陳云龍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通過對初中生進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共情能力和綜合素質。文章論述了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怎樣把情感教育滲透到其中,促使學生的個人品德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實現其預期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情感教育;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
前言
通過對當前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深入剖析,發現當前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尚待完善。隨著新的政策改革的深入和完善,道德與法治的老師應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有效地提升。然而,在教學中,教師僅僅注重學生的成績和理論的教學,而忽略了情感教育,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自身的認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由于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基本上是以學生、家庭、社會、學校等為基礎,因此應通過恰當的途徑,傳達出與我國社會和學生有關的內容與法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教師注重對知識的片面理解,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從而影響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和情感教育的滲透。
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是課程教學目的的基本要求。當前,新課改要求將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三者的有機統一,并在其中突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律三個層面,學生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同時,養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遵守社會道德,遵守國家法律,發揚民族精神。因此,道德與法治教育應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其二,有助于加強初中生的良好品質與健全人格的培育。初一新生正處于身心急劇轉變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情感、思想都會出現劇烈的波動。盡管意識掌握和獨立心理的發展很快,但是他們并沒有表現出一種穩定的狀態。這個階段是進行情緒教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情感教育能使學生獲得突破、啟發、樹立正確的心態、情感價值觀、學會與人交往、養成良好的性格;其三,師生關系的協調發展的保證。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寬容與諒解是教師情感關系和諧發展的保證。在這三方面,情感教育、教師、道德與法治課堂都要有一種正面的情感體驗,以培養學生的耐性,注重情感教育的改變和發展,并鼓勵學生在發掘內心環境與外界的矛盾時保證冷靜,正面面對,積極處理。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現狀
(1)對情感教育目的的忽視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必須明確情感教育是新課程改革、新的素質教育需求。但是,由于傳統的考試導向,很多教師依然把理論知識視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首要目的,忽視了情感教育的重要功能,只關注于對學生對道德與法治中知識點的理解,忽視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對學生健康的價值觀的培養,只重視分數,不重視學生的思想發展與行為。
(2)“情感教育”的強制性灌輸
新課改實施情感教育后,中小學老師們也相繼將情感教育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要目標,對“情感教育”過于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強行向“情感教主”靠攏,強迫學生進行情緒教育。不僅如此,教師還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思維從而無法和學生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下降,并且會導致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產生偏差。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具體戰略
(1)情感教育滲透于課前準備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教學中,可以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課程的準備之中,從而為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堂上,要實現學生的情感教育,必須從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意識入手。他們不但要向學生傳授教科書所學,更要重視文化意識,更要從教材中發掘情感教育。同時,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目的,設計恰當的銜接,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創造出一種能有效提高學生情感教育的課堂。
(2)情感教育滲透于教學環境中
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既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又能向學生無形中滲透情感教育。教育環境越舒適、和諧,就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初中,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育的整體氛圍卻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更別提把情感投入到學習中去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為滲透情感教育做鋪墊,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3)滲透情感教育與多種教學方式中
今天,教學活動已不再具有特殊性,且正逐步走向多樣化,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遷,教學內容也更貼近實際,但課堂上卻始終采用原始的教學方式,如果沒有明顯的改變,就很難使學生真正有所進步。基于這一點,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地進行形式的革新,傳統的課堂教學,要想進入到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就需要讓學生真正地主動起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逐步使其降低對老師的依賴性。
(4)滲透情感教育于實踐活動中
其實,情感教育與現實活動是緊密相連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建設要結合實際需要,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實踐欲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由于學生在獲得知識時,往往會受到情緒上的影響,有時會產生厭惡、恐懼甚至迷茫等消極情緒。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個體意識和自信心。在進行情感教育滲透時,教師要注意、尊重、理解、關愛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和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
四、結語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對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師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教育形式,要不斷地去發掘更多、更好的內容。持續改善課堂教學,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冰芳.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華夏教師,2020(08):34-35.
[2] 任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N].發展導報,2019-06-18(017).
[3] 劉東霞.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J].速讀(下旬),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