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
[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傳播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傳播環境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有聲語言工作者的專業要求。文章探討新媒體時代中職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中職;播音主持
[中圖分類號]? ? G7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2)06-0097-03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發展迅速,社會對播音主持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學校應當對播音主持課程內容以及教學體系進行一些變革,進而實現人才培養目的,最終促進我國文化行業的整體發展。
一、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開發訓練
思維開發訓練是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教師要讓學生的播音主持能力在現有的基礎上得到更大的提升,就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開發訓練。播音主持工作者應具備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思維、應變思維、發散思維三個方面。
(一)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指的是將圖像和具體形象作為思維主要內容的一種思維形式。形象思維通常運用具有獨特性的形象來表現事物的本質。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同時能夠運用典型化的方法,借助聯想和想象進行藝術形象的塑造,以此將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現出來,這一思維也常被稱為藝術思維。形象思維的主要特點是想象性、非邏輯性、形象性以及粗略性。廣播稿或主持稿中包含形象思維的語言會對播音員或主持人的情緒調動有一定幫助,能夠激發播音員或主持人的讀稿意愿 。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播音員或主持人會過分強調稿件中的文字,而忽略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這樣就難以將稿件中所蘊含的情感準確表達出來,就會影響稿件的表達效果。由此可見,形象思維在播音主持工作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應變思維
播音主持工作所需要的應變思維分為主動應變思維與被動應變思維。擁有主動應變思維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與人交流過程中能夠及時捕捉新的信息,同時其思維也會保持在較為興奮的狀態,能夠根據現場情況的變化而迅速調整。例如,在采訪的過程中,采訪對象給出的問題答案與預期的不一樣,主持人就應當及時對接下來的話題進行一定的調整。擁有被動應變思維的主持人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夠從容應對,采取恰當的處理方式。例如,當采訪過程中突然出現技術類的問題時,主持人需要及時進行場面控制。
(三)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為擴散思維,主要強調的是思維主體針對某一個問題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從一個目標或者起點出發,將眼前的信息與腦海里的信息進行重組,從不同的角度、依據不同的關系對問題進行思考,而后提出不同的設想,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二、加強對學生的播音主持語言教育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播音主持能力,應加強對學生的播音主持語言教育。
語言藝術的創作規律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中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每一個廣播電視節目在創作過程中都應該積極尋求其自身定位。廣播電視節目的定位應當從受眾的角度出發,考慮受眾的愛好、年齡、審美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受眾的情況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定位和制作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播音主持工作者應當隨著節目定位的變化而進行自身的轉變,這就對播音主持工作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些要求涉及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自身形象乃至性格等。播音主持工作者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所說的話語必須與節目創作的初衷相符合。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必須是經過了再創作、再加工的。
記者、編輯、編導通常會將采集來的新聞、要通過節目傳播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加工和取舍,采用文字的形式將其編寫成廣播稿或主持稿。播音主持工作者拿到稿子之后,應當分析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內容,同時了解作者的情感狀態,進而將其轉換成有感情、有感染力以及有韻律的聲音傳遞給聽眾或觀眾。這就對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感染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將文字轉化成有聲語言的過程,也可以被認為是播音主持工作者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
三、讓學生了解播音主持專業素養提升路徑
播音主持工作者要較好地達到新媒體時代對其提出的要求,應當全面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中職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也應了解如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現將播音主持專業素養提升路徑總結如下:
(一)語言素養提升路徑
播音主持藝術也可以稱為語言的藝術。播音主持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播報以及節目主持的過程中,其語言清晰度、語言組織方式以及語速都會對新聞的播報和節目的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播音主持工作者應當在日常工作以及學習中加強對普通話的練習,使自身的普通話更為標準。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語言思維能力的提升。在節目準備過程中,播音員或主持人應當親自對節目稿進行整理,全面了解稿子,這樣能夠鍛煉自身的寫作能力,培養自身的語言思維能力,進而能夠在節目主持過程中游刃有余。
(二)政治素養提升路徑
對于播音主持工作者來說,提升自身政治素養是極為必要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應當加強對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學習,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還應當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黨政思想講座等,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播音主持工作者關注時事新聞也有利于獲得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從而有助于自身工作的開展。
(三)情感表達能力素養提升路徑
播音主持工作者的人格魅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聽眾、觀眾的互動能力都與其情感表達效果息息相關。尤其是在直播的過程中,主持人的情感表達會使觀眾產生情感共鳴。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應當加強對受眾情感的把握,也應當把控現場氣氛,從而更好地傳遞信息。播音主持工作者應注重積累經驗,摸索表達情感的方式方法。不同的用詞以及不同的表達方式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播音主持人提升自身語言素養也有利于其情感表達能力素養的提升。
(四)文化素養提升路徑
不同類型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文化素養的提升方面側重點也應不同。例如,新聞類播音主持工作者應當對當下的國際形勢進行充分研究;財經類播音主持工作者應當研讀經濟學著作,并且對我國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形勢進行全面了解。
四、強化發聲和吐字訓練
(一)強調發聲的科學性
在播音主持專業基礎課教學中,發聲和吐字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在科學發聲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以氣帶聲”“氣乃聲之帥”“用氣發聲”等,需要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的發聲技巧。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從中國戲曲、民間說唱藝術等藝術表演中學習發聲技巧。
(二)強調吐字的清晰度
中職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在科學練習發聲的基礎上,還需同步進行吐字的專業訓練。“聲”和“字”的完美結合,才造就了播音藝術獨特的語言美感。學生在進行吐字訓練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①字頭有力,叼住彈出。漢字中,聲母和韻頭是字頭的主要構成,字頭發音時需要口腔相對閉合,確保聲母加韻頭能夠一步到位,應將口腔肌肉力量集中在唇舌的縱中部。②字腹飽滿,拉開立起。為了在播音時給人以聽覺上的字音飽滿感,播音員或主持人需在發元音之時,確保口腔打開,提升聲音的洪亮度和清晰度。“拉開”是在字頭彈出之后將口腔快速打開,在口腔之內形成泛音共鳴。在這個過程中,字腹發音不可橫咧,否則會導致口腔難以打開,形成拖腔唱調。③字尾歸音,趨向鮮明。字尾處在音節的末端位置,發音特征以力度放松、口閉合、氣息減弱為主,否則會出現歸音不到位的情況,導致字音的完整性受影響。
五、新媒體時代中職播音主持專業教育提升保障措施
(一)重塑課程體系
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專業需要重塑課程體系,確保學生在專業學習之余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課程實踐環節,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播音主持能力。既有的課程體系大多以播音基礎課程為主,此類課程可充分幫助中職學生在專業學習階段奠定播音基礎。夯實基礎之后,才能進入課程實踐環節。這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容易導致學生的專業課程與實踐之間出現斷層。要避免該弊端,教師需在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專業基礎理論的同時預留足夠的實踐時間,讓學生可以充分開展實踐活動。
(二)打造播音主持教育數字化新環境
在新媒體時代,中職學校需從新聞傳播課程教材改革入手,引進數字化教學理念及內容。此外,還需要將智能電子白板、教學一體機等智能化教學手段引進課堂,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為課堂主體,進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三)強化師資力量
要想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水平,全面做好師資力量強化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學校可以引進專業水平高、播音主持經驗豐富的行業佼佼者來校授課,對其薪酬福利待遇予以保證;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在校內建立完善的教師互助機制,促使高級職稱教師、播音主持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對剛入校擔任教學工作的青年教師進行科研工作、專業技巧、教學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和指導,促使學校整體播音主持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播音主持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與鍛煉。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應當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這樣才能成為能適應新媒體時代要求的,素質高、能力強的播音主持工作者。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思璽.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傳媒類專業雙創探索與實踐:以播音與主持專業為例[J].藝術科技,2018(3):44,157.
[2]? 師曉鑫.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J].新聞傳播,2019(15):113-114.
[3]? 余俊彤.新生態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育的適應與調整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8(11):326.
[4]? 孫曉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模式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9(1):65-66.
[5]? 陳琳.探討播音主持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青年時代,2019(1):210-211.
[6]? 張愛萍.淺析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的創新與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8(11):40.
[7]? 肖瀟.淺析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提升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8(11):41.
[8]? 石艷. 基于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20):165.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