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彬
摘要:現階段的教學活動,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生本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生本視域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了簡單探究,以期對小學的數學教學活動有積極地影響作用。
關鍵詞:生本;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逐漸被廣大教師所接納,并積極地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生本理念就是運用較為廣泛的教學理念之一,這一理念的運用有效提升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為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帶來新的生機。為此,作為小學數學的一名教師,有必要對這一教學理念的應用做進一步研究。
一、教師應為小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學習空間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有很多,但最需要為小學生創造的就是一個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小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學習,掌握有效學習的方式方法,并且在小組中或個人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因此,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教師需要注重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知識的機會。
比如,在學習完20以內的數字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一下10以內的數字,找出兩者之間的聯系,并和小學生一起學習30以內的數字,之后引導他們探究接下來的數字。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個人特點,適當地增加難度。首先,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之后的數字。如果通過這樣的引導,小學生還是無法推導出40之后的數字,那么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引導,這樣不致于讓小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還能夠為他們提供適當的自主探究知識的機會。
二、提出假設問題,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構建生本教學模式,教師還可以設置問題的方式,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而言,教學過程就是啟發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需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鍛煉小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為他們自主地解決數學問題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深入探究數學知識。這樣,通過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能夠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在今后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時,能夠進行有效地思考,之后再給出自己的答案。
以《體檢中的百分數》為例,這部分內容是接著健康教育知識引導出數學中的百分數。借助教材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小學生進行探究。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我們可以從這組數據中得到什么信息呢?學生就會給出答案:某某小學近視眼的人數是36人,某某小學的是27人,某某小學的是24人。之后,教師可以直接詢問學生:那么教師可以直接判斷是擁有24個近視眼的那所學校學生視力更好嗎?通過這樣的詢問,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讀題的重要性,也能夠幫助他們掌握解題應該使用的正確方法,并且知道應用百分數的意義。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的探究動力
情境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采用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個人特點,讓他們對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想象,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被具體化,幫助他們這個年齡段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此外,當小學生進入相應的數學知識情境中,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力會增強,并且對這部分內容產生深刻的記憶。
比如,在學習百分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情景放在家庭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都會教導孩子分享自己的零食給長輩或小伙伴兒。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分享小零食的生活場景展開教學。比如,一袋裝有10塊餅干的零食,父母說小朋友只能吃五分之一,剩下的留到爺爺奶奶吃。之后小朋友說:我要吃十分之一,剩下的給爺爺奶奶。這是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樣怎樣安排小朋友吃到的餅干多呢?學生通過分析得知,小朋友的方案是吃的最少的方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進而激發他們探究知識的積極性。
四、教師應與學生增加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構建生本課堂,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需要教師與學生保持高效地溝通。教師需要認識到自己在小學生心目中所擁有的重要形象,給予他們的鼓勵和認可,都會對他們學習數學的態度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需要增加師生之間的話語上的互動量,借助對小學生說出鼓勵和認可的話,讓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比如小學生在接觸乘法的初期,會因為乘法口訣的背誦產生畏懼心理。這是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自己的信任,告訴學生不要過于將這一內容的難度夸大,它沒有那么難學。當教師擺出這樣輕松的態度時,學生在心理上就會放松下來。在之后作業檢查中,部分學生可能還是會比一些學生掌握的速度慢,這時教師可以給予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不要因為比其他學生背誦得慢而著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言語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并引導他們調整學習方式,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生本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個人特點組織有效地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課堂和學習中的主動位置,采用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教學中體現生本理念。
參考文獻:
[1]胡火金.小學數學生本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名師在線,2021(32):8-9.
[2]楊閔萍.生本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