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雙創”;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探索
一、探究“雙創”視角下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融合雙創教育是社會賦予職業教育的重要職責
作為一種職業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素養,創新創業是在崗員工需具有的意志品質。在這其中,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敢于創新的內在精神,同時也是崗位、職業中精益求精的服務精神。立足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具備鮮明立場的工匠精神可以引導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切實推動其建設發展。于職業教育而言,在雙創教育背景下專業教師的育人方向更為明確,教師借助育人理念培養方向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主體性,之后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助力學生核心競爭力提升。
(二)是素質教育下的必然要求
當前,素質教育逐漸成為職業教育改革重要指向標,同時《職業教育改革》文件中指出,中職不同專業教師在育人過程中,需結合學生能力發展需求、社會崗位對人才能力的要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對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來講,教師圍繞雙創教育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同時整個學習過程也可以體現學生主體,從而讓學生能夠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利于教師實現新時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標。
二、“雙創”視角下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圍繞雙創教育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培養現代化畜牧獸醫專業人才,逐漸成為眾多中職學校研究內容,且很多學校和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教育成效。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雙創教育視角下的畜牧獸醫專業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改革進度。筆者認為,其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雙創教育目標不明確。這一內容主要體現在部分中職院校在畜牧獸醫人才培養方面,過于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整體培養方向過于單一。但在雙創視域下,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較強的專業能力,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業能力,這意味著一些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很少融入工匠精神培養,其培養方向模糊不清,導致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展,雙創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其次,雙創教育與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融合不徹底。當前,教育改革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更多職業教育教師加入教育改革隊伍,也積極進行實踐。但因一些外界因素影響,如自身教育能力有限、學校不重視與企業的聯合,導致教育改革效果不佳,且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素養得不到提升,新時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標難以實現。
三、“雙創”視角下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措施
(一)提升師資力量,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對雙創教育視角下的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來講,教師綜合教育能力是決定性因素。在全新的社會需求以及教育視角下,校內師資隊伍的優化關系著學生多元素養的發展,這一內容也要求各專業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教學技巧以及較高的育人水平,他們可以圍繞全新的育人目標、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以及工匠精神人格發展。基于此,中職學校為了進一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升校內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和課程教師教育能力。
筆者認為,學校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提升教師綜合教育能力。第一,校內管理人員轉變思想,注意到教師教育能力提升對畜牧獸醫專業改革的引導價值,以便之后開展嗎師資力量培訓工作。第二,在學校范圍內提升專業教師教育能力,組織教師參與培訓。同時,針對一些教師疲于參與培訓的情況,中職學校在重視校內教師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可以落實必要的獎勵機制,鼓勵在校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參與各不同的培訓,或前往企業一線進行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掌握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之后將這些內容連同本專業未來發展空間告知學生,帶領學生做好職前規劃。第二,打造線上名師交流平臺,邀請更多的專業教師加入其中,共同探究在雙創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的方法,以此來構建現代化師資隊伍,確保整體育人成效。
(二)強化校企合作,完善雙創教育體系
校企合作是發展畜牧獸醫專業學生雙創素養的關鍵措施,因此在雙創教育視角下,中職學校需針對畜牧獸醫專業學生能力發展,積極與企業合作,從而構建完整教育體系。一般情況下,中職生在畢業后大多選擇直接就業,他們在畢業后面臨著就業以及創業等的選擇,而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前沿的創新思想,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使其可以走向市場競爭的有力保證,也是當前背景下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因此,中職學校和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需在發展中強化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搭建雙創培養平臺。首先,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可以調查相關企業的工作標準以及對社會創業所需要的條件,進而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工作情境”,讓學生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完成工作任務。在育人過程中,教師可將情景模擬成某個企業的技術開發部門,讓學生擔任職員,隨后將某一領域的開發作為任務,組織學生們恪守崗位,嚴格按照標準完成分配到自己手中的任務。其次,教師以及企業優秀人才擔任指導人員,引導學生做到精益求精,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除此之外,校企聯合也是發展學生“工匠精神”的有力方式。專業教師連同企業員工,對當前學校內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目標等進行調整,之后在理論教學中為學生講解本專業創業空白點,在實踐教學中借助企業實踐標準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以及職業素養,進一步實現雙創教育下的專業教學改革目標。
(三)創新教學方式,開展有效實踐教學
傳統的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雖給學生較多自主探究時間,但并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思維意識以及職業素養的發展,因此專業教師在育人過程中,需要積極引入教學方式,以此來開展融雙創教育的實踐教學活動。例如,在“母豬產后護理”實踐教學中,筆者運用混合教學法開展了相關教學活動。首先,開展線上實踐知識預習。此階段是學生大體把握學習內容、進行實踐的關鍵前提,結合教學內容,筆者將教學案例、母豬產后護理及惡露、產后喂料技巧等內容上傳,并在其中融入案例分析、工匠精神教育等內容,實現深層教育的目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理念,并掌握重點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進行整理,或在評論區留言,以便于教師整合。其次,結合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以及存在的疑問,開展針對性教學。這一階段主要筆者結合學生在線上理論和案例知識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針對性引導,因此筆者連同企業工作人員,開展了線下實踐教學活動。在實踐中,學生需要明確以下幾個點:做好環境控制,確保豬舍保持適宜溫度;做好消毒保健工作;在母豬產后為其提供水分,可補充電解多維或生理鹽水,但是需要把控好量;做好消炎工作。之后學生在組內結合實踐項目完成各項操作,之后筆者為學生引出了養殖技術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并發展學生創新意識,促使其創新能力發展。
(四)融入課程思政,發展學生多元素養
課程思政是發展學生雙創能力的又一關鍵要素,因此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可有意識地在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此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第一,教師在病理實踐教學中借助思政教育發展學生雙創能力。目前,本專業面向崗位需要的不僅要求人才具備高超職業技能,同時其在工作中,要做到尊重每一個生命,具備良好的認知,并可以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標準解決問題。因此,專業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病理內容的引入,重視學生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知識灌輸,在講解各類疾病的診斷以及救治方法時,在其中貫徹工匠精神、職業理念等內容,引導學生尊重生命,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借此來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理念,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第二,在實踐教育中融合思政教育元素,發展學生職業素養以及創新意識。例如,專業教師在病因分析的實踐練習中,可以組織學生前往校內動物醫院,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觀察并分析小動物的病因,使其掌握內科疾病的診斷方式與有效治療方式。這一過程需要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并要求學生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工作,做到細致診斷。為此,教師則可以在其中滲透職業素養、愛崗敬業等精神,并帶領學生了解目前相關崗位的創業空白點,以此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
四、結語
職業教育每年為社會提供一大批技術型人才,他們對社會建設有卓越貢獻。而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和鄉村振興背景下,畜牧獸醫相關崗位需要更多技術型人才,且崗位要求學生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并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這對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和學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培養具備較強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人才,成為中職學校和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研究的重點,筆者認為學校需要重視教師教育能力提升,并強化與企業的合作,專業教師則需要借助學校和企業搭建的平臺,積極開展實踐教育活動,以此來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切實深化專業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杜娟.“以賽促學”推進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畜牧科技,2021(08):21-22.
作者簡介:蔣能高(1993-),廣西桂林市灌陽人,本科,助理實驗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教學等工作,廣西農牧工程學校-畜牧獸醫品牌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