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芝
摘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已經沒辦法被傳統教學的授課方式所滿足了,傳統教學模式沒有辦法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初中時期是一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們正處于為未來打基礎的背景下。在這個時期內培養好學習能力,就可以直接影響未來的初中幾年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本文對于初中教師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進行生物課程教導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為我國的教育業提供一定的教學靈感。
關鍵詞:因材施教;初中生物;教學應用
生物是初中階段的重點科目之一,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初中生物進行教學能夠充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初中時期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打基礎的重要時期,教師們要針對學生們的學習特點來制定學習計劃。在對學生們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前,教師自身也需要對這個教學方式的本質具備一定的了解。如果能做到針對學生個體實施因材施教,并且對其有針對性的生物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當前自身的水平。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精確把控學生們的生物學習水準,針對其基礎較弱的方面實施教學,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們都能按照合適的學習方式來進行生物學系,提高學生們學習生物知識的整體水平。
一、因材施教教學在初中生物學習中的意義
針對學習課程中而言,初中時期增加的生物課程難度與內容同初中的科學課程相比提高了一大截,尤其是對于剛入學初中的新生而言,新鮮課程的難度較高,若是沒有辦法理解這門課程,就會大大的影響學生們學習生物的熱情。教師們在教授初中學生們生物課程的時候就要掌握好合適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們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們創造學習生物知識的條件。這將會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全面均衡的發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然而,由于學生們擁有個體差異,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各有不同,所以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選取更適合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同時對于課內包括課后的習題練習以內的學習內容,都需要教師進行切塊細化,保證能夠讓學生們吸收知識,從而達到學會生物的最終目的。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因材施教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構建情境課堂,激發學生們的興趣
要想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的創造能力,就要善于利用設問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培養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并且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正因如此,初中生物教師需要擁有準確把握生物課堂中的重點以及難點知識點的能力,根據這些重難點,向學生提出情景問題,讓學生們在進行聽課的同時進行思考,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因為學生們通常會對于未知的知識產生好奇心,教師提出問題會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學生們自主學習所收獲的知識自然會比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更為牢固,思維也更加活躍。因此,主動學習才是幫助學生們更好掌握生物知識的最好學習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問題的創設時,需要具備足夠的趣味性,并且不能夠超綱,這樣才是完美的因材施教教學法,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生物相關知識。比如說,在生物課程進行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節課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然后再聯系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這讓學生們提起興趣。緊接著教師們就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問題,引導學生們產生興趣,再通過授課技巧幫助學生們將注意力放進課堂中,讓學生們根據課前問題作為線索,進入課堂中尋找答案,從而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學習動力。
(二)設計探索試驗,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作為理科科目之一,生物課程的學習與實驗息息相關。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生物課程。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們習慣了讓學生們觀看自己做實驗,忽略了學生們對于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渴望,這就容易讓學生們無法理解知識的內涵。因此,教師們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需要給學生們創造自己動手的機會,幫助學生們完成生物實驗,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到生物學是知識,在動手中學習生物學的內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中間存在個體差異,對于生物知識的探究與接收能力也各有不同,教師在指導學生們進行試驗的時候,要重點觀察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這部分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對其耐心輔導,保證其學習的權利,讓學生們更加擅長學習生物課程。
(三)設計戶外教學,擴展學生們的視野
在生物教學中,課堂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另一方面,在課外學習中開拓學生的視野也極為重要。眼界決定了學生成就的高低,教師可以通過擴展空間,幫助學生們進行生物知識學習,積極培養學生們的生物思維能力,在讓學生們進行探索匯報總結的時候,還可以順便鍛煉學生們的口才與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在家里種植一些較為好種的植物,每日記錄植物們的生長狀態,并且在期末的時候進行種植比賽,看誰的植物養的最好。這會激發學生們的好勝心,為了勝利而努力培養自己的植物。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不斷的學習種植知識。這就會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培養自身動手能力,同時推動生物課外教學活動的良好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們在進行初中生物的教學工作時,可以利用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并且對癥下藥,根據水平決定不同學生們的不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們找到自身的不足,帶領學生們進入課堂中,融入課堂中,引導學生們喜歡上生物這門科目,并且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在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們調整心態,維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只有積極構建好一個完整且現代化的的生物教學課堂,才能夠幫助祖國培養人才,踏出課改革新的重要一步。
參考文獻:
[1]張鈺.因材施教,分層探究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的應用[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3(3):71-71.
[2]劉敏.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1):130-132.
[3]張聿.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分層合作教學的實踐解析[J].中華少年:下,2015(14):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