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校;德育極目標。
1當前德育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
1.1學生思想意識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科技時代的快速進步,新文化、新潮流日益更替,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攀升,在需求的刺激下,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也層出不窮。這其中好的思想觀念和物質基礎將極大地促進人類生產生活,但是諸如消費主義、奢靡主義、攀比主義等極端不良主義則會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成長,對于思想不夠成熟、三觀還未健全的學生群體而言,這些不良思想觀念存在著極大的誘惑力,極其容易將學生帶入歪曲的三觀泥潭中。而正因為這些日益更新的外界因素,極大程度地阻礙了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中職教育而言,因招生率和中職現狀地位的特殊性,導致中職階段的學生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就導致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進而加劇了中職德育工作建設的難度。
1.2教育工作者缺乏正確的思想認識,急于求成
德育工作的開展是有條有序的,需要循序漸進,不能盲目和急躁。但是因當前客觀的現狀局面,中職學校急需開展德育工作,改善學生思想意識,健全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然而,急躁便會出現冒進的情況,例如不少教師只是將自己認為“對的、健康的、正確的”思想觀念傳輸給學生,根本不去考量自身所認識的觀念是否真的經得起現實和實踐的推敲,便直接傳授給了學生。這樣冒進的開展德育工作,不但不會促進德育工作的健康推進,反而還會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形成無形的阻力,增加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難度。
1.3學生家庭教育的欠缺
家庭教育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名詞,但也側面的證明,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的不足。學生成長的第一個環境便是家庭,家庭教育在學生一生的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學生思想道德意識、個人綜合能力、三觀健全等一系列個人意識、行為表現的養成源頭。而目前,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部分學生存在著思想和行為不符合社會準則的情況,而正因為缺少家庭教育而養成的意識觀念根深蒂固,導致德育工作的推進變得更加艱難。
2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實踐與探索策略
2.1科學構建德育教育評價體系
在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科學構建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以此來展示出德育教育評價的約束功能,督促學生嚴于律己,更加自主、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當前的中職德育教育評價中,存在德育教育評價體系和現實發展“脫軌”的情況,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德育教育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再只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德育成果,更要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德育落實過程,全面檢測學生的技能、情感、知識,引導學生在德育活動中不斷自我修正、反省、強化、學習,構建形成性、發展性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同時,除了要利用德育教育評價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還需要評價教師的德育教育過程,引領教師強化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圍繞中職學生的實際需求來落實德育教育活動,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發展。在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還要注重德育教育評價形式的多樣化,不再以考試、口語的形式來展開評價,而是要通過學習檔案、過程性評價、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讓德育教育評價更為全面化、系統化、多元化,詳細記錄學生的德育現狀,防止學生出現違背道德倫理的行為,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舉止,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2.2設立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在中職德育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設立德育教育管理制度,以此來約束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讓教師、學生積極參與到德育教育活動中,這樣才能取得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教師要設定清晰的德育教育目標,讓德育教育活動有導向、有方向、有目標,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教師還要圍繞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科學設定德育教育目標,如其中包含了中職學生的年齡變化、身心變化、思想變化、學習狀況等,綜合設定德育教育目標和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德育學習需求,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成長。同時,教師要基于心理健康層面來設定德育教育目標,以此來緩解學生焦慮的學習心理,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生活態度。同時,教師要科學設定德育教育規則和制度,為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支撐。對于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加以修正與指導,讓德育教育全面落實在學生的生活中,實現德育教育和生活教育、課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展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更加自主、積極投入到德育教育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要科學設定德育教育評比與監督機制,讓班級之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與監督,且選擇的德育知識要貼近中職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展示出德育教育的激勵機制、功能。
2.3營造積極的德育教育環境
在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營造積極的德育教育環境,優化德育教育環境,讓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德育教育活動中,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圍,引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展示出德育教育的優勢與作用。教師要在德育教育中強化道德教育,以此來優化德育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基于道德視角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之間實現相互幫助、借鑒,共同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班級氛圍、德育氛圍,創設優良的德育教育環境。同時,在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而是要給予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交流的機會。學生在犯錯之后,教師不要急著批評學生,而是要學生自主檢討,讓其他學生監督、觀察,這樣既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夠優化德育教育環境,提高德育教育活動有效性。
3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科學設定德育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持續優化德育教育環境,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遵守班規制度的情況下,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創新意識、人文素養,真正展示出德育教育的優勢、人文功能,促進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呂本越.淺析中職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