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摘要:物理,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現階段的實驗教學,其目的并不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本身就夠了,而是要引導學生發現物理實驗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學習物理知識,讓學生的求知欲在生活中不斷放大,不斷從生活中去汲取物理知識。這樣的形式,無疑要比學生通過紙筆、教具做實驗等方式得到的知識要掌握得更加牢靠,更會讓學生養成終身探索的良好品格,讓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不斷上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實驗教學生活化的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所有教學活動中絕對的主體,這一概念在現階段已經被更多的老師所認可。老師無論以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都不可否認的是,效果最好的教學方式,一定是以學生為出發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可以保有充分的主動性,學生才會更容易融入到教學中,才會更容易釋放自己的潛能,全身心地去學習新的知識。實驗教學生活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建立生活與物理知識的橋梁,讓學生可以在實驗中,收獲知識服務生活,也可以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增長物理知識,所以老師的角色更應該是幫助者,而不是主宰者,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將這座橋梁建立得更加穩定,最大程度的去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制式化地幫助學生建立出統一標準的橋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學生的財富,因為經過磨礪后,學生的橋梁才會更加穩固,才能更好地在物理學習以及生活中成長。
2.生活性原則。
初中生,是非常樂于觀察生活的,但其實十分缺少解釋生活中各種現象的能力,因此很多觀察都是止于表面。而物理,就可以解開生活中種種現象的面紗,讓學生了解到這些現象背后蘊含的奧秘。在進行物理實驗時,老師可以構建出生活化的場景,運用生活中的各類器材去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謎團。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場景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隨著課程內容靈活布置與知識相關的生活場景。
二、具體開設策略
1.教學資源生活化。
若想使物理實驗教學實現生活化,就必須將全部教學資源完成生活化的轉變,要讓各類教學資源與生活更加契合,從而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學習內容更好地與生活進行聯系。生活中無處不在都存在著物理教學資源,如生活現象,生活習慣,生活用具,自然現象等,都存在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因此老師應該仔細地觀察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從生活中提煉大量的教學資源,給予學生新奇的體驗,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建立聯系,從而積極的進行思考。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可以運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并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是物理實驗教學中最終的教學目標,老師通過將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引入,會讓學生直觀的明白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是物理現象,從而對物質知識有一個更正確的理解。
2.實驗器材生活化。
實驗教學生活化的開設的首要條件,就是將實驗的割裂器材生活化。只有確保實驗的器材全部來源于生活,通過來源于生活的實驗器材,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其中蘊含的概念,因為離開實驗課堂回到生活中,學生只要看到相應的物品就會立刻想到相關的物理知識。同時,相比起實驗室專業的各種實驗器材,從生活中選取的實驗器材,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除此之外,從生活中選用器材,也會讓學生更好地去探索生活。因為在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現象都是可以產生物理想象的,所以學生只要專心觀察生活,就一定可以從生活中找尋到適合教學的器材。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一課時時,其實生活總存在很多的凸透鏡,如放大鏡、照相機鏡頭等,大多數的學生都只知道照相機可以照相,但其實并不知道照相機的成像原理,而利用凸透鏡、蠟燭、光屏等道具進行相應的實驗,學生就會理解照相機成像的原理,也會明白凸透鏡的作用。
3.創設生活化實驗情境。
初中物理中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與生活存在關聯的,這就表明物理知識是可以很好地服務生活的,并不是學到的知識只能用來應付考試。實驗教學生活化,是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最有效的措施,所以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盡量真實的實驗情境,要讓學生覺得做實驗并不只是在做實驗,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一些現象,這樣的形式會讓物理知識更加深入學生的生活。除此之外,在真實的情境下進行相應的實驗,會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樹,可以在生活中遇到相應問題時,迅速找到解決辦法。例如,在生活中聲音是無處不在的,但學生并不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課時時,雖然通過專業的真空器皿等,會更容易讓學生明白聲音是通過空氣、固體、液體傳播,但生活中的器材也是可以很好地詮釋這一行為的,保溫杯和普通水杯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去印證聲音只能通過空氣、固體、液體傳播這一概念,因為保溫杯是具備真空層的,學生可以將一個正在播放音樂的音樂播放器放在普通杯子中,并蓋上蓋子,學生可以發現,音樂是依然可以聽到的,而放在保溫杯則不行。這些實驗會讓學生更具象地明白相應的物理概念。
三、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成績早已不是衡量學生水平的唯一標準。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改變生活、了解生活的實際能力,才是現階段教學的最大意義。在實際開展中,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對教學進行優化,這樣才能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幫助,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梁喆.實踐關鍵能力與創新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對“內能改變”創新小實驗的再優化[J].中學物理,2019,037(004):6-8.
[2] 施加林,邢海根.有效運用生活物品提升實驗教學效果———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0(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