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梅
[摘要]審計專業圖書是審計知識生產和傳播的重要載體,發揮著為審計事業發展提供理論與知識支撐的重要作用。在研究型審計視角下,審計專業圖書出版工作應當緊扣研究型審計要求優化出版內容,以“時、度、效”為導向提升策劃水平,通過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出版模式,讓高品質審計專業圖書為開展研究型審計提供有效服務,推動實現新時代審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審計專業? ?圖書出版? ?高質量發展
審計專業圖書是審計知識生產和傳播的重要載體,發揮著為審計事業發展提供理論與知識支撐的重要作用,對創新審計理念、推動審計技術進步和知識更新、發揮審計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當前,在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積極開展研究型審計的大背景下,審計專業圖書出版工作應當堅持守正創新,聚焦審計主責主業,密切關注審計實踐對審計專業知識的新需求,及時轉變觀念,改變傳統思維模式,補足研究型審計圖書出版內容方面的短板和弱項,不斷優化出版內容、調整選題策劃重點、創新出版形式,以高品質審計專業圖書的出版發行為開展研究型審計提供有效服務的載體,推動新時代審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緊扣研究型審計要求,優化審計專業圖書出版內容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審計署提出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把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型審計要求把研究作為審計工作的基本前置,沿著“政治——政策——項目——資金”這個鏈條研究立項和實施;同時又要作為審計工作的基本方法論,沿著“資金——項目——政策——政治”這個鏈條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到一條主線雙向貫通、首尾循環、正反可逆。按照研究型審計的內在邏輯,對審計對象的研究應當放在首要位置、作為主要內容。在進行審計專業圖書出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進行內容的合理化選擇,以保證圖書內容能夠有效滿足審計人員開展研究型審計的知識需求。
(一)完善審計專業圖書常見的結構框架,重點補充研究型審計的“研究”內容
從近年來出版的審計專業圖書情況來看,框架結構一般按照“審什么”“怎么審”的邏輯來設計,其中“怎么審”是主體內容。出版研究型審計亟需的審計專業圖書,應當改變一直以來形成的重點強調審計程序、技術方法、法律法規適用的審計專業圖書編寫邏輯,更多在“審什么”上面下功夫,對各專業審計領域的實操類圖書,在圖書框架結構中增加并細化“審計對象”“被審計單位”等內容。在該部分內容的編寫中,應當以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為根本遵循,以通過傳播相關決策的出臺背景、戰略意圖、改革目標,進而不斷提升審計工作的政治性和前瞻性為根本目的,具體包括審計事項涉及的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背景、目標、路徑、具體要求、配套措施,以及審計對象所在行業、地區、單位涉及的法律法規、發展規劃,包括被審計單位的職能職責、管理體制、業務流程、重大經濟事項、審計整改情況等。
(二)系統策劃出版審計背景知識圖書,拓寬審計視野、夯實研究知識基礎
應當從“審計監督首先是經濟監督”的定位出發,圍繞《“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確定的主要審計任務,策劃出版一批財政、稅收、投資、企業、金融、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農業農村、資源環境、民生等領域的專業知識讀本。專業知識讀本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對該領域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該領域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家層面及地方層面關于該領域的發展戰略,以及該領域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該領域的歷史發展、工作現狀、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和面臨的風險挑戰等。
(三)針對年度重點審計項目安排,編印內部學習資料
內部學習資料具有出版周期短、指導及時、交流充分、保密性強等優點。針對一些全國性的年度重點審計工作任務,比如2022年1月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中就提到,“要圍繞宏觀政策要求深化財政和金融審計,要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問題開展各項審計,要圍繞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等政策要求開展相關領域審計,要圍繞社會政策要求開展民生審計,要圍繞規范權力運行和促進干事擔當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針對上述事項,可以根據相關審計領域的需求及時編印內部學習研究資料。
二、以“時、度、效”為導向,提升審計專業圖書策劃水平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監督活動,其工作安排體現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因此,出版審計專業圖書要圍繞審計中心工作進行策劃,把握出版的時間節點,反映審計工作的要求,在講求時效的同時,還要確保內容表達的準確性和審計人員的認可度。落實到審計專業圖書的出版工作中,就是要做好前置研究,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做好調查研究這項“基本功”,深入研究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審計實踐對審計專業知識的新需求,提升選題策劃水平。在選題策劃上面下真功夫、實功夫,打造出有品質、受歡迎的審計精品書,從而更好地服務審計工作。
(一)增強政治敏感性,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
導向出版是圖書策劃的基本原則,必須始終堅持,不能有絲毫動搖。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全國審計機關和內部審計機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審計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審計全覆蓋,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為促進中央令行禁止、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等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開展研究型審計的背景下策劃審計專業圖書,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時刻關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決策部署的動態,充分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挖掘審計工作中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弘揚社會正能量、傳播審計好聲音。
(二)胸懷“國之大者”,提升審計專業圖書的時效性
為審計人員提供及時的知識服務、智力支持是審計專業圖書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提升審計專業圖書的時效性,從事圖書出版工作的策劃人員、編輯人員、審計科研人員和審計實務工作者等都應養成良好的調查分析和積累素材習慣,注重研究中央和地方重大政策措施、經濟社會運行和發展全局,以及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增強選題策劃的政治敏感性和職業敏感度,以確保相關文件出臺后能盡快組織出版配套圖書。要深入學習《“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全面準確掌握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審計委員會會議、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等與審計工作關系密切的重要會議精神,了解下一年度審計工作重點,提前制訂年度出版計劃,明確重點圖書選題,力爭圖書出版周期與審計項目實施周期相契合。
(三)以服務審計工作為導向,突出選題的針對性
審計工作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做審計專業圖書的選題策劃必須有針對性,既體現審計的專業性,又能使更廣泛的非審計專業人士看得懂、能接受。為此,一要有系統思維,從審計項目立項、審前調查、現場審計、出具審計結論、審計建議、項目審理、結果運用等審計全流程的視野,多環節判斷選題內容是否全面、準確并具有指導性;二要有辯證思維,善于從審計機關、被審計單位和有關監管部門等不同主體的視角出發,多角度、多維度思考選題是否科學、合理并具有針對性;三要有互聯網思維,利用大數據技術比對分析各大網站審計專業圖書銷售情況、讀者對出版機構的意見反饋信息,以及通過資訊類客戶端、社交媒體、智能媒體收集與開展研究型審計相關的各類知識需求,拓寬策劃審計圖書選題的范圍。
三、堅持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審計專業圖書出版模式
研究型審計需要把審計立項當課題來研究、把審計發現當課題來研究、把審計建議當課題來研究。因此,既要以更廣闊的視野關注審計對象,也要對審計全過程進行深度研究,就審計人員而言,對知識擁有的廣度和深度將超過以往任何時期,通過持續閱讀及時獲取新知識將成為審計人員的工作常態、學習常態。隨著智能手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有效促進了人們對碎片化時間的開發和利用,極大改變了現代人的閱讀和學習方式,也為研究型審計背景下獲取知識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審計專業圖書出版工作應該借力信息技術的賦能。在互聯網時代,審計專業圖書應當充分利用各類信息技術,打破網絡出版與紙質出版界限,構建全媒體出版模式,改變傳統審計專業圖書的單一出版形式,使傳統文本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傳播,為審計人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知識服務和閱讀體驗。
(一)有選擇地實現紙質圖書向數字圖書的轉換,打造精品數字圖書
應合理協調好紙質圖書和數字圖書兩大出版渠道,統一整合線上線下審計專業知識需求信息,實現選題策劃的創意聯動和資源共享。在審計專業圖書品類的選擇上,可以將審計人員關注度較高的應用類知識,如審計案例、審計技術方法、審計定性處理處罰依據、審計業務文書寫作等方面的紙質圖書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編輯加工。在編輯加工時,應當根據審計人員閱讀時間碎片化的特點,以及當下讀者偏愛多圖少字等閱讀習慣,將長篇內容進行壓縮,形成篇幅適中、內容精練、觀點突出、形式多樣的數字圖書。另外,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在紙質圖書上加載視頻聲像,通過技術轉換,在書中相應位置穿插與之相關的視頻資料,生成二維碼鏈接,讀者用手機掃碼點擊即可觀看視頻影像,形成文字、圖片、視頻的互動聯通。
(二)關注審計技術的進步,探索“VR+審計圖書”出版模式
虛擬現實技術(VR,Virtual Reality)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圖書領域,能夠增強閱讀的沉浸感。近年來,隨著科技強審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級審計機關扎實推進大數據審計,審計人員的大數據審計水平顯著提升,區塊鏈、無人機、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也不斷應用到投資審計、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高標準農田建設審計等審計項目中。出版審計專業圖書應當針對新技術特別是可視化技術應用于審計實踐的現狀,促進虛擬現實技術與審計圖書出版的結合,提升審計案例學習、審計技術方法學習的效果性、趣味性。
(三)從審計人員的多元化閱讀需求出發,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審計專業圖書功能不斷豐富
在全媒體時代,可以依靠審計專業圖書出版機構的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新媒體打造與讀者溝通的平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構建編者、讀者、作者之間的互動空間,積極主動與讀者溝通,使審計專業圖書的閱讀者能夠直接與作者實現遠程互動。同時,還可以靈活運用各類論壇、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邀請業內專家學者對審計專業圖書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及時解答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實現審計專業圖書在文化傳承、知識傳播、輿論導向、指導工作、陶冶情操等方面的功能。
(作者單位: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有限公司,郵政編碼:100069,電子郵箱:3471285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