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文
摘要:生物是基礎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科學課程,對學生創新素養的發展起到著很大的影響。而實驗則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概念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學生實驗探究素養發展不夠充分等原因,導致了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當對實驗教學進行充分的探索,了解其中存在著的不足,通過優化設計來真正地發揮出實驗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設計
生物作為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對于學生的生活可以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實驗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路徑。但是當前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卻存在著教師很少優化實驗方案、忽視學生自主探究等問題,學生也無法養成良好的課下探究習慣,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面對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師有必要對實驗教學的價值和設計形成全面的理解,探索更多有效的實驗設計方案。
一、篩選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感,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科書上一般都會對實驗材料的選用提供參考,但是教師要明白,這些材料并不一定要真正地應用到學生的實踐探索中來。教師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實驗材料進行更新和替換,從而更好的達到吸引學生實驗探究興趣、挖掘學生思維潛能等目的,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開花和結果》的過程中,傳統的實驗設計是讓學生利用桃花來進行操作,但是因為桃花的花朵比較小,花粉也比較小,所以經常會出現學生操作失誤的情況。在確定了這一現象之后,我對這一實驗的材料進行了改進,對花的種類進行了優化,選擇了我們學校可以獲得的、實驗現象也更加明顯的紫荊花來進行教學。在替換了實驗材料之后,學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完成授粉等操作,并且對花朵的各個組成部分能夠進行更加充分的探索,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
總之,在選擇實驗材料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地考慮到如何為學生的實驗探究提供便利,使學生可以將目光集中在實驗現象上,避免無關問題影響學生的思緒。
二、設計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在過去的實驗教學中存在著被忽視的問題,部分教師不僅不會對實驗裝置進行優化,甚至還會直接將組裝好的裝置擺放在學生面前,導致學生失去了寶貴的探究機會。實驗裝置的搭配和使用也是提升學生實驗素養的重要手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符合科學性和簡易性原則的實驗裝置,讓學生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實驗探究,并且使學生在實驗裝置組建的過程中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
比如,在教學《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去了解植物葉片的面積和植物水分散失之間的關系,而教材上提供的實驗裝置只能夠讓學生在學校里面才可以完成實驗探索,不利于使學生在課下進行實踐探索。因此,我在學生完成了實驗探索之后,和學生一起對實驗裝置進行了分析,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學校里面提供的這些實驗裝置。這樣的提問給了學生很多的探究空間,有的學生想到了可以使用廢舊的塑料水瓶來代替量筒,之后,我們還一起進行了裝置設計,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從而讓學生養成課下在家里利用簡易材料進行實驗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總之,教師要形成創新的教學意識,積極對實驗裝置進行優化,使學生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上感受到生物實驗的快樂。
三、優化實驗方法
在過去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一板一眼地按照導學案來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導致學生也失去了探索的興趣和廣泛實踐的意識,十分不利于學生實驗素養的發展。實驗是一個強調學生親身參與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自身也要形成隨機應變的教學觀念,根據實際情況來優化實驗教學方法,從而取得更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流動的組織——血液》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小魚的方式來進行實驗探索,但是小魚是活物,無法長時間地保留在我們的顯微鏡鏡頭下,從而給實驗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因此,在觀察到了學生們遇到的困擾之后,我讓學生用浸過水的紗布來包裹住小魚的整個身體和頭部,并且還要注意給小魚的魚腮部分滴上水,從而確保小魚的呼吸順暢。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觀察小魚,并且不會損傷小魚,在提升實驗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探究素養。
結語:
對生物實驗教學設計進行優化是初中生物教師面臨著的一個重要挑戰,需要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而材料、裝置和方法作為實驗環節中的三個重要因素,則可以成為教師優化實驗的重要思路。教師要關注學情,了解學生對實驗探究的需要,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來制定實驗優化方案,促進實驗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潔嫻.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王惠琴. 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江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