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胡亞光
摘 要:當前旅游業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通航旅游已成為一種新的旅游發展形式。在大眾旅游的背景下,本文通過梳理江西通航旅游產業的現狀,總結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通航旅游總量偏小、專業人才缺乏、人才教育不足、存在安全風險、消費認知不足等問題。因此,本文提出做大通航旅游產品市場規模,加大通航旅游人才政策力度,振興高校通航旅游專業教育,建立保障通航旅游安全系統,激發通航高端旅游消費動機,做強通航旅游產品品牌等對策,為江西通航旅游融合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新時代;江西通航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對策
本文索引:李曉華,胡亞光.<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8):-152.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4(b)--03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為江西通航旅游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大力發展通航旅游產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實際行動。新時代下,江西應積極搶抓當前發展機遇,深入推進“通航強省”戰略,努力推動“通航+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通航旅游產業的創新發展。
1.江西通航旅游融合發展狀況
1.1 江西具備良好的通航旅游資源
地理位置上江西屬于我國中部地區,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種類多、品位高的旅游資源,隨著近幾年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的市場推廣,江西旅游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目前以山岳型旅游方面優勢尤為突出,把通航與江西富饒的旅游資源結合起來,打造通航旅游融合的新興模式,以江西的名山、名川為支點,通過空中游覽,開發出通航旅游新產品,同時也會帶動航空運動、通航小鎮,通航地產、教育培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18年大飛機C919在瑤湖機場成功轉場試飛,民航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北航江西研究院等掛牌成立,全力推動江西省現有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航空產業優勢,打造通航旅游強省的發展戰略。
1.2 通航產業是推動江西旅游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2019年6月出臺的《江西省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和2022年1月20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激發旅游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旅游+’和‘+旅游’,形成多產業融合發展新局面”, 以上文件相繼發布,無疑給通航旅游的深入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通航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跨界融合是推動江西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路徑,在經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后,江西省2020年GDP全國排名15,然而全省的旅游收入竟然首次進入全國前十,當大眾旅游成為主流方向,走馬觀花式的傳統景點觀光游,逐漸被以深度體驗為主的目的地旅游所取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后疫情時代旅游消費復蘇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如何打造符合目標客戶群所需要的美好體驗,并讓目標客戶群觸及體驗到這份美好,從咫尺到天涯,通航旅游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受疫情影響,旅游產業按下了暫停鍵,但是具有高端性通航旅游正好能夠滿足人們旅游需求的變化。通航旅游產業鏈中,可以利用比較低的成本實現行程的快速化和安全性,可以從空中觀賞景色,避開人流的聚集,從大眾化的景點觀光過渡到深度體驗游的美好。面對這一趨勢,通航旅游產業的融合可以對養生游、研學游、休閑游、自駕游、房車游、劇本殺等產品形成消費差異化的優勢,能夠促進居民消費升級與通航產業發展。
江西培育通航旅游消費市場處在發展起步階段。在婺源、井岡山、南昌瑤湖、廬山西海、安福武功山等通航機場+景點開展“航空+旅游”服務發展宣傳力度不大,通航旅游產品研發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只有上海和利通航景德鎮分公司、江西天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天祥通航)等少數幾家通航旅游企業經營通航旅游活動。
2 江西通航旅游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頂層設計和高位推動不足,體制機制有待理順
雖然江西近年來出臺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近期推進全省通用航空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任務,但在省級層面上缺乏統籌規劃與組織協調的頂層設計,造成在實際操作上的一些問題,諸如江西的通航運營、民航運輸、臨空經濟區等職能分屬民航監管局、商務廳、機場集團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門、機構管理,造成一定的協調困難,在調研中其他省份專門設立了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實驗區與省直部門的直通車制度,這都值得江西借鑒。
2.2 通航旅游專業人才缺乏
通航旅游缺乏專業人才支撐,這阻礙了江西通航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江西通航旅游產業要成為推動江西省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增長點”,實現快速發展需要大量通航旅游專業人才作為支撐。江西省通航旅游專業人才總量和結構都存在瓶頸,通航旅游專業人才與通航旅游產業發展供需矛盾、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通航旅游發展所需要的飛行人才、維修人才普遍缺乏,飛行計劃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另外通航旅游服務專業人才不足,難以大力推進通航旅游產品等市場營銷工作。
2.3 通航旅游人才教育投入不足
江西本身處在欠發達地區,本土高等院校不多,而高大上的航空類專業更是鳳毛麟角,高校教育難以支撐江西通航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據麥可思調查報告,江西高校中的航空類專業在所有專業中占比不足13%,通航旅游專業本土培養方面存在“專業不聚焦、設置不完善”,現有專業每年培養出的航空類畢業生占比不足11%,導致航空類專業培養出的學生不能有效適應大眾旅游時代通航旅游人才發展需求。
2.4 通航旅游存在安全保障風險
通航旅游產品的創新必然會帶來一定的風險,飛機一上天注定有安全的考慮,在通航旅游安全保障方面,一直是一個比較頭痛和敏感的問題。據市場調查,通航旅游安全保障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通航旅游者旅游活動安全風險、通航旅游企業運營風險和通航旅游對社會環境的可能風險,這不僅在江西省,在全國范圍內都是一個沒有得到切實解決的問題,以上風險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消費者安全感不能滿足,將極大阻礙經營者的持續投入和游客的參與熱情,進一步阻礙江西通航旅游產業的發展。
2.5 通航運營和產業規模不大,產品創新亟待提升
相對于沿海發達省份,江西省經濟條件相對落后,一般旅游消費者不理解通航旅游或理解片面,導致通航旅游消費認知不足。針對江西旅游消費調查研究顯示,人們對通航旅游的認識不足,普遍認為通航旅游是要坐飛機游玩的項目,機票當然很貴,這就使得人們不愿意接受通航旅游產品。江西的通航產業起步較早,早在1987年就有通航公司,但“醒得早、沒起來”,基礎比較薄弱,這幾年大力發展通航產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全國來看通航旅游市場規模偏小,由于低空領域還未完全開放和其他航路限制的一些原因,目前江西的通航企業無法跟隨市場需求推出更多的通航旅游新產品,還只能在一些農林噴灑和森林防護等傳統業務上做文章,更談不上能吸引人們眼球的新業態,新產品。江西省內參與的通航產品開發的文旅企業也非常有限,目前通航旅游產品主要以直升機觀光為主,業態方面較為單一。江西知名的廬山、井岡山以及三清山等旅游景區相對國內其他旅游大省的同類景區發展比較緩慢,其競爭力也不具有明顯優勢,造成通航旅游項目建設較分散,形成不了一定的規模和吸引力。
3 江西通航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對策
3.1 優化頂層設計,圍繞地方產業升級推進通航旅游深度融合
當前江西航空產業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產業升級轉型本身并不是目的,不論是通航產業還是旅游產業,永恒的追求就是要獲得增長,只有增長,才能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隨著疫情期間旅游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做好線上產品和線下實體的打通和整合,再推進通航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目前,江西通航旅游產品的商業模式也較為單一,因此,在市場的利益調節下,迫切需要政府統一規劃和直接引導,一開始就要思考如何進行全面布局,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元和全面,江西的通航和文旅企業也應該更全局地去開發新的產品和運營業態,形成通航旅游深度融合的市場平臺,把平臺擁有的內容,廣告營銷,流量陣地,交易服務等各方面的能力全方位打通,從而進行全面地布局和運營,真正打造通航旅游的線上體驗場,連接線下美好生活的生意場。
3.2 加大通航旅游人才培養政策力度
任何行業應對轉型升級的浪潮一定是從業務流程,服務創新和思維觀念等多個角度,多管齊下進行調整和推動,通航和文旅行業也不例外。江西要大力培育和引進高層次通航旅游人才,強化對高層次引進人才的保障和激勵。市場需求不斷向復合化,散客化,分層化,健康化發展,這要求我們提供更加專業化,細分化,品質化的通航旅游體驗內容,要加大通航旅游精英人才的培養力度,要解決痛點,最需要做出的改變,在于加大行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通航旅游不同于傳統旅游的產業鏈延伸,缺少一批既精通文旅行業業務又懂通航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作為中堅力量,領軍行業發展,所以還是要發動高校、行業組織、媒體等多方力量,去培養更多的通航旅游精英人才,借助江西經濟發展的勢頭,為通航旅游產業多儲備一些人才。
3.3 振興江西高校通航旅游專業教育
江西要重視全面振興高等學校通航旅游專業教育工作,高等教育資源要適應江西通航旅游產業發展,以培養高技術應用型通航旅游人才為目標,發揮本土高等教育資源優勢培養通航旅游人才。在通航旅游學科設置上,江西高校可以大力引進通航相關專業人才,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院校把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向通航旅游產業集聚區延伸,為通航旅游產業后續發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可以重點支持南昌航空大學、江西飛行學院等做大做強通航旅游相關專業。
3.4 建立保障通航旅游安全系統
從通航旅游安全系統實現路徑來看,其關鍵在于行業管理與業務層面的雙方認可,而最為核心的是合同標準化與法律化,如果通航旅游行業能夠在擁有統一監管保障的合同下交易,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通航旅游產業效能以及消費者保障程度,同時也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門的公共管理與公共安全救助,江西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要整合資源搭建通航旅游風險防控研發平臺,近期重點建設通航旅游大數據信息服務安全保障示范區,相關數據信息需要行政主管部門的介入,其中一個重要的抓手,便是建立統一的保障合同的標準,這可以有效防范風險化解危機,給通航旅游的各方參與者吃下定心丸。
3.5 做大通航旅游產品市場規模,做強通航旅游產品品牌
做大通航旅游產品市場規模兩大舉措:把通用機場用起來使通航產品多起來。充分利用已有支線運輸機場贛州黃金、景德鎮羅家、吉安井岡山、九江廬山、宜春明月山、上饒三清山、南昌瑤湖、上饒婺源、南昌高新區、萍鄉市人民醫院等現有機場,完善通用航空設施,設計科學實驗、教育訓練等項目,更加以全流程服務為中心,加大“低密度+高質量”的品質旅行和“大眾化+高頻次”的進程,使通航旅游成為老百姓旅游出行的新常態。
以“江西風景獨好”為主線,強化宣傳與營銷力度,做強通航旅游產品,可以依托專業公司打造智慧通航旅游系統,通過硬件與軟件的結合,收集到更多的用戶數據,為通航旅游產品營銷打好基礎,聚焦于用戶的需求,以數字化的手段提高營銷準確度,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便是精準描繪消費者的畫像,為前端營銷產品設計,服務流程打造等提供更具有意義的參考,致力于打造高品質之旅,做強江西通航旅游產品品牌。
在通航旅游融合時代,以市場運營為要點的全要素,全場景和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創新,會成為一個新的未來。江西的通航旅游要堅持“新場景+新物種+新體驗”的三新理念,真正以人為中心,營造多元化體驗場景,配合復合型業態,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讓千變萬化的新科技和我們的新生活,新消費有機結合,讓飛機從機庫里飛出來,讓旅游進入美好生活中去,產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化學反應,才能更好地豐富通航旅游融合帶來的深度體驗感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楊創.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以安徽省W縣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12):60-62.
謝春山,徐淼.“一村一品”模式下鄉村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研究[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4):27-31.
廉志雄.新時代鄉村旅游開發對策探析:以蘭州市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20):144-145.
王琴,岳中剛,楊穎.數字金融與鄉村旅游產業創業型企業的成長[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5):48-61
常雅文,寇猛.陜西通用航空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分析[J].產業創新研究,2019(9):66-67.
伍鋒,胡其波,沈智慧.江門市加快通用航空旅游小鎮建設的規劃研究:以恩平牛江鎮為例[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4):55-59
黃華,羅怡.“全域旅游”視角下城鎮群旅游規劃策略探析:以江西信江河谷城鎮群為例[J].低碳世界,2017(36):326-327.
武旻.珠海通用航空旅游發展對策研究[J].廣東經濟,2016(9):76-79.
Research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Paths of Navigation Tourism in Jiangxi
in the New Era
Jiangxi Institute of Economic Administrators? Nanchang, Jiangxi? 330038
LI Xiaohua? HU Yaguang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navigation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mass tourism, by sorting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iangxi’s navigation tourism,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problems including the small total amount of arrivals of navigation tourism,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sufficient talent education, safety risks, and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awareness and so 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enlarge the market scale of navigation tourism products, strengthen the policy of navigation tourism talents, revitalize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navigation touris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stablish a safety system to ensure the navigation tourism, stimulate the consumption motivation of navigation high-end tourism, and strengthen the brand of navigation tourism product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Jiangxi’s navigation tourism.
Keywords: the new era; navigation tourism in Jiangxi; deep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