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娜
摘要:在廣泛要求德育的教育大環境下,小學少先隊關乎祖國發展、民族未來,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探索實踐,將德育融合入小學少先隊的發展中,要想全方位調動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應當使其先了解德育工作的深刻意義,本文對德育與少先隊活動融合的意義以及探索所得的發展策略建議做出較為全面的概括。
關鍵詞:德育;少先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精神;信息技術
少先隊是國家為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懷,養成愛國精神的中國少年兒童的群團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為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搭建的平臺,旨在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是建立起人民共同思想基礎的搖籃。促進小學少先隊與德育融合是新時代對少年兒童做出的要求,小學生的思想正處于朦朧階段,思維邏輯日益清晰,抓住這個階段做到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高質量教育,保證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德育融入少先隊活動中的意義
少先隊活動是傳播紅色思想,感受紅色精神的搖籃,心智不成熟的小學通過少先隊活動初步感受到紅色革命的啟蒙,德育便是對于當今社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體系,為新時代少年樹立起國家社會思維,為今后學生發展打好基礎。
(一)有利于轉變落后的教學思想及觀念
隨著經濟日益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曾經的教學模式變得臃腫冗雜,已經不再適配當今的社會發展,為尋求新型教學模式,啟蒙新思想,將德育融合于少先隊教育活動中,有利于教學創新,將側重點放在教書育人,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系,幫助少年階段學生遇到的困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家國思想,逐步使學生成為一個品德優良,有偉大抱負,熱衷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青年。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授學生做人的道理、愛國的道理乃是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務,當時社會,我國發展進入新時期,隨著兩個百年目標相繼攻克,我國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能否在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格局中完成現代化,振興中華民族,有很大一部分要靠當今的青年和少年,他們終將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教育工作者應該端正思想、轉變理念、緊跟時代,為國家發展輸送高質量優秀人才。
(二)有利于推動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少先隊實踐活動組織和展開離不開德育工作的鋪墊,少先隊員的實踐活動設計展開少先隊工作和教學的主陣地。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便是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從課堂上的潛移默化的學到的禮貌,友善,誠信等等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學生們在有了共同的認知之后才會在后來的思想進步中保持團結一致。這對我們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即可以保持共產黨的初心和純潔性,又可以堅持國家 發展正確道路,維護社會長治久安,還可以在關鍵時刻凝集民族力量,在重要時期迸發出無窮力量。將德育工作融入實踐活動便是把今后思想的成長大廈根基固牢,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中能夠保持思想純正,聽從正確思想自我約束,自我突破。
二、少先隊活動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
對于德育和少先隊實踐活動的融入工作要遵守人性化,個性化,不能生搬硬套,要將德育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展開,根據各地區的不同教學特點,發揮自身特色,將德育工作創新融入授課和少先隊實踐活動中。對于融入德育的策略要從多角度入手,多方協作。
(一)強化少先隊活動內容,培養德育意識
少先隊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端正態度,積極對待小學生的思想工作建設,切不可因為受眾年齡小,便敷衍了事,樹立起德育培養學生的意識。教師應該對教育工作有明確的計劃,對于建設方向以及如何展開有著明確的大方向規劃。少先隊活動內容不能流于形式,深化工作內容,精心準備活動方式都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注意到的份內之事。
例如,在學習紅軍的艱苦抗戰和兩萬五千里長征時,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影紅色故事或者參觀烈士陵園,在濃厚的英雄精神環境下,感受學習黨的精神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內心中認可,發自內心的學習少先隊活動內容。
(二)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開展少先隊育人活動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普及到教育方面,多利用信息技術展開現代化教育有著重要意義。現代設施對于改善教學模式,營造新形勢課堂氛圍有著重要作用,而將現代化教育技術融入少先隊育人活動,本是便是一次大膽創新,是教育工作者在緊跟時代潮流所研討出來的新型方式。
負責少先隊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做到隨時隨地都可學習,課程內容也將變得豐富多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提高教學的靈活性。
(三)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實施德育
理論聯系實際是保持發展進步的基礎,時刻聯系群眾是共產黨員的紅線。教育工作者應該以身作則,多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和學科教育融合,建立起少先隊與班級德育建設并駕齊驅的復合育人體系。教師可以定期對學生慰問或家訪,發掘潛在危險或隱患,對學生問題做到提前發現、提前治理、減少發生!少先隊的負責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成長,不可知講大道理脫離現實,要將黨的力量和溫馨充分帶學生,讓其從小沐浴在春風里,培養起對于共產黨的崇高信仰,童心向黨。呵護好小學生便是守護了新中國的明天,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生活,既能為學生答疑解惑,又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結晶思想,促進德育工作的進行。
德育工作是近年來教育部門對各階段教師的統一要求,在這個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的世界上,我國已經完成首個百年目標,正處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培養好下一代接班人是民族復興的關鍵,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德育工作應當被嚴謹對待,教育工作者應當拿出更高的注意力來呵護、培養少先隊成長,樹立起深刻的家國意識。
參考文獻:
[1]孟益君.讓“雛鷹”在校園活動中起飛——淺談如何在少先隊工作中滲透德育[J].新課程,2022(01):18.
[2]宋俊林.開展少先隊活動,提高小學德育實效性[J].新課程,2021(51):228.
[3]崔琳琳.對小學少先隊與班級德育管理融通的實踐與思考[J].科幻畫報,2021(1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