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軍 王珍
摘 要: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機電專業人才,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然而一些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工作存在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有待加強等問題,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中職院校應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改革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并 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優化課程設置,引進專業力量,提高人才培養效果。
關鍵詞: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0-0064-03
機電一體化專業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關聯,涉及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空調的安裝與維修、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大型工程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等。機電一體化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架構,如機械加工、電工電子、檢測檢 驗、氣動和液壓、電氣控制、自動化生產、機電設備維修等技術,還要求學生真正掌握設備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維修技術,并能夠從事自動化生產等安裝調試工作,對生產技術進行管理、服務和營銷,能夠對機電產品進行輔助設計和一定的技術改造。中等職業學校作為我國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通道之一,承擔著為我國建設發展輸送人才的重要任務。因此,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改革發展應當聚焦我國經濟建設和擴大就業的現實需求,加快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勞動者的腳步,逐步形成適應我國基本國情的現代職業學校教育培訓體系。中職院校應根據人才培養以及成長的規律,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及學生職業規劃的特點,堅持貫徹以職業發展為導向、以職業素養為本位、兼顧學生的個人性格和學習能力的思想,深化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水平,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建設。本文對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工作進行相關探討,以期為我國中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提供參考。
一、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1.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機電一體化涉及“機”與“電”兩個方面,但部分 中職院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以平衡“機”與“電”的關系,兩者的教學比例失衡,且普遍呈現出重 “機”輕“電”的現象。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時關于 “機”的方面知識體系較為扎實,對于機械類知識的 學習能力較強,但對電子知識的掌握則較為薄弱,在學習時無法真正達到機電一體化的要求。此外,部分中職院校無法兼顧理論與實踐,主要表現為理 論課程設置得過多,而實踐課程安排得則比較少,導致學生能做題,會考試,但是一遇到需要動手的 問題則不知所措,無法培養出真正的高素質復合型 人才。
2.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部分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存在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將書本知識、教學體系與市場實際需求相結合。使用的教材大多陳舊,主要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涉及的技術也大多老套落后。即使教材改版,也是數年才改動一次。而機電一體化技術飛速發展,涉及的設備、技術、理念日新月異,教材的內容無法跟上現實技術發展的步伐。盡管教師盡心盡力地教學,學生認真地學習,但還是無法和社會需求很好地銜接。此外,中職院校的經費扶持大多較少,大多教學用機械設備亦陳舊,而這些設施很多已經被社會所淘汰,造成教學與社會需求脫節,不利于學生未來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
3.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有待加強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個十分講究實踐操作的專業,也是工程類專業中的重要專業,需要學生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包括對新設備、新技術的學習與掌握的能力。然而,部分中職院校教師隊伍趨于年輕化,這些年輕教師對于理論知識掌握得非常扎實,但是大多缺乏實際的工程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依葫蘆畫瓢,與實際 需求相脫節。另外,教師缺乏實際的工程經驗,也就無法把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無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難以適應現實生活的實際要求,導致教學局限于課本教輔,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真正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
二、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面對全球信息化,我國矢志不渝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也必然需要大量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不斷加快工業化進程,并提出了“工業制造2025”的重大戰略目標,而機電一體化則是這一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中職院校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的重要輸出口之一,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體系已然不能滿足當下國家發展的需求,與先進國家的職業教育水平相比亦有較大的差距。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以實踐操作為主的專業,強調實用性、操作性。從目前的社會用工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中職院校畢業學生整體質量不高,有的學生甚至根本無法進行基本操作。第二是部分畢業生雖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但是不好學,不求精進,工作態度不積極,責任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進行團隊協作。這些都是中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會影響中職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究其根本,在于中職院校目前所采用的教學體系無法適應當下社會的實際需求,教學內容陳舊落后,學生不能做到學以致用,不符合“就業導向”的辦學要求。
為了滿足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適應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中等職業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要推動教學工作從學科本位轉變為能力本位。這就要求中職院校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調整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結構,合理安排相關課程的教學比例,規范教學,還應推進多種模式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改革,使課程內容體現綜合化、模塊化、信息化的特點。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應切實落實改革措施,努力提高教學與社會實際需求的適應性,做到真正為社會生產生活提供高素質復合型技術人才。
三、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內容
1.教學理念
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正確認識教授與學習、教師與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機電一體化專業講究實踐操作能力,是真正為實際的生產生活服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教授方式,更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重視實踐學習與技能的靈活運用。教師在教學時要講究方式、方法,避免對書本內容生搬硬套,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要讓書本上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通俗易懂,技能操作簡單實用。教師還應跳出教材的知識體系范疇,結合當下的技術熱點進行拓展,以突出實際操作訓練為教學主線,將相關知識點融入其中,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2.教學模式
機電一體化專業涉及的課程較多,學科交叉也較多,往往一個設備機械的學習涵蓋多個學科知識,既有基礎的機械設計制造,又包含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可能還涉及編程。在有限的學時中要系統地教學顯然比較困難,教學時常一帶而過,導致學生囫圇吞棗,并未能真正地掌握這些教學內容。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要突出針對性、實操性、前瞻性,不局限于教材本身,應適當結合當 下技術發展動態在授課過程中添加一些新技術、新理念、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努力縮短學校學習 與企業生產之間的距離。教師還應以引導為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重理論,更要重實踐操作,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融入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刻體會理論知識,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3.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對于授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要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對不同類型、不同要求的學科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同一學科的不同教學內容也要采取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對強調概念性、基礎性的內容主要采取講授的方式,主要是讓學生形成概念,能具有基本的認知。而對一些應用性、有一定深度的知識點,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可以以實踐方式為主,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知識點有更加形象生動的認識。對任務型的課程,可以采取分組分工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某個任務,體會各個工作內容的銜接與配合。對解決問題型的課程,教師可以開展情境教學,必要時可以聯系校外力量提供課堂素材,讓學生能夠將學校所學轉化為社會生產生活的實際生產力。
四、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1.激發學習興趣
學好機電一體化是該專業學生的本職任務,關系到個人今后的就業與生活。興趣是學習機電一體化的動力,只有具備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主動積極地探索,做到舉一反三。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意義,結合學生的興趣與職業規劃,幫助學生消除畏懼心理,還要通過一個個實際問題的設立,讓學生能夠利用所學解決問題,樹立學習信心,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2.優化課程設置
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設置是為了向社會輸送相關領域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是面向社會實際應用的。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可適當弱化理論課程地位,加強實踐課程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同時,課程設置要平衡“機”與“電”的關系,要使兩者充分融合,避免機械性分離獨立,應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體會“機”與“電”的關系。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分組開展針對性教學,以某些課程為主,另外一些為輔,專精一項,同時輔以其他學科內容,以滿足實際的生產生活需要為目標,培養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性人才。
3.引進專業力量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雖然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教師的水平也至關重要。好的教師可以傳授經驗,幫助學生少走彎路,也更加貼合實際需要,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因此,中職院校應引進專業力量。一方面,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時避免過度強調教師隊伍年輕化,唯高學歷化,要注重教師的工程經驗是否豐富,是否能夠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聘請或者邀請一些行業中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作為顧問或者專家進行講學,開辦講座,甚至將課堂搬入工程師所在單位進行實地學習,加強校企合作。
五、結語
總之,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出的學生必須滿足市場的需求,能夠從容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因此,中職院校在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上必須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始終將教學與我國建設發展相結合,不可脫離實際。
參考文獻:
[1]呂原君, 陳瓊, 丁長濤.以“三耦合、三融合、三結合”為導向的中高職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2020(05).
[2]陳容.中高職銜接背景下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4).
[3]劉愛云,王宏斌.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2016(04).
[4]宋彭華.中職機電專業“三個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J].職業,2018(29).
[5]阮犖.關于中等職業教育機電一體化項目技能比賽訓練的探索與思考[J].職業,2018(12).
[6]李剛.機電一體化專業中高職銜接的途徑探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06).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tronics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Talent Training
Huang Haijun, Wang Zhen
(Maanshan Technician College, Maanshan 243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jor of mechatronic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is mainl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ound mechatronics professionals for the society and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echatronics in some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lack of rationality of curriculum, certain defects in teaching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which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reform the teaching of mechatronics 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start from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introduce professional forc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mechatronics; reform in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