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婭
【摘要】新課標明確提出:“寫作須有創造性,要重點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個性思維進行培養,使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擺脫傳統寫作模式的束縛。”此外,還要求教師“提倡自由作文,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力求個性、有創意地表達,推動作文走向主題鮮明化、個性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初中生個性化寫作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個性化;寫作;策略
我國新課標明確提出了初中生在寫作過程必須有創造性,教師在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時,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創作思維和個性思維,使學生在寫作當中能夠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進行表達。脫離傳統的流水賬式寫作模式,教師應當倡導學生個性化寫作,讓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挖掘自身的寫作潛能。
一、激發寫作興趣,開展初中個性化寫作
初中是形成個性化的關鍵時期,然而,學生的心智和人格還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當循序漸進地培養個性化寫作才能。寫作才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只有充分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和性格特點,才能發揮學生的寫作特長。在開展寫作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每一名學生敢于表達、抒發自己的寫作情感。
在開展寫作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首先應當尊重學生的權利,通過尊重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寫作觀點。教師應當正確地引導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寫作觀點,讓學生能夠有感而發,從而培養學生創新寫作模式,教師應當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寫作觀點,從而培養學生個性化寫作和獨立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個性化寫作人格的培養。在平時的寫作教學實踐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合理地引導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化作文課題,教師應當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當中積極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經驗和寫作素材的積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提高寫作素材積累,比如學生在閱讀散文或詩集時,可以將其優美的語句摘錄下來,作為寫作素材或者裝訂成冊,以便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教師通過嚴格要求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從而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知識積累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注重寫作積累,開展初中個性化寫作
在開展個性化寫作課堂教學時,教師的教學目的應當是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為主要核心,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讓學生在寫作內容上標新立異。通過學生個性化的選材和個性化的語言表達等形式,讓學生能夠丟下傳統的思維寫作包袱,在寫作過程當中能夠個性化表達和規劃寫作,培養學生的寫作靈感。另外也應當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個性化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積累寫作詞匯和生活閱歷。通過豐富生活,提高生活閱歷,用心體驗生活才能在寫作過程當中,根據自身的寫作情感,來自由地寫作。此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閱讀活動。指導學生應當根據個人的寫作愛好和閱讀愛好來選擇閱讀內容,通過積累相應的寫作經驗和寫作才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能夠自主寫作。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個性化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當有耐心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知識的積累和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讓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能夠有感而發,能夠有話可寫、有話敢寫,豐富學生的真實情感。
參考文獻:
[1]徐大才.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5):25-27.
[2]曹海.分類·分層·分級:SOLO評價理論對習作教學的啟示[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9,(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