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科
摘要:英語是我國各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在新課改要求下,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尋求有效地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而言,教師需要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以新課改為背景,探究了初中英語教師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當下,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活動需要突破傳統模式下的限制,充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將初中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遵循提升學生英語素養的原則,為學生制定符合其實際需要的教學方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有必要英語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探究,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結合學生興趣特點,創建情境教學模式
初中生較為活潑,從整體上來看,他們更喜歡較為輕松的學習環境。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興趣所在,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跟隨教學節奏,熟悉教材內容,提升課堂效率。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建情境教學模式,以此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集中精力在教師的教學節奏中,并且在一定的情境下,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以《Neighbours》為例,這篇文章的整體內容具有較強的情節性,而且比較貼近實際的生活。在講授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氛圍,同時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可以鼓勵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活,將思維放在自己與鄰居的互動中。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相應的學習環境,學習一些英文式的問候以及相互之間的介紹,對話內容可以如下:你在哪里住?我在某某大街某小區住。或者:你的鄰居怎么樣?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組建英語對話小組,進行場景模擬對話。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能夠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口語練習中,使其在課堂上保持較高的注意力,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二、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性,創設分層教學模式
在學習英語方面,學生表現出來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能夠表現出較強的語言能力,很輕松就能正確的發音;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經過教師指點即可掌握英語語法;也有一些學生,存在各種原因的限制,使其在英語方面表現得較為吃力。對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學生的各種表現,以培養人才的思維,深入研究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方式。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理念,結合初中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給予學習上的幫助。
比如,英語教師在檢查學生生詞掌握情況的過程中,會采用到“聽寫”的模式,這一方式,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對此,教師在給學生進行評判時,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鼓勵型的語言,以分層理念為基礎,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況給予鼓勵和認可。比如有的學生10個單詞全對,而該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學一般,也不經常得到聽寫滿分的情況。為此,教師可以給出認可其努力學習英語的態度。針對聽寫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出“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的評語,以此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并且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并沒有藐視其學科成績,而是對其充滿信心,相信他一定能做到。在這樣的分層理念下,師生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學生因喜愛教師而熱愛英語學科,進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在新課改模式下,教師要將教學工作進行深化,不再停留于表層的學科成績,而是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熱愛學習、學會如何學習。為此,教師可以培養初中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將其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將其從傳統聽課下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來,成為英語知識的主動探究者。
例如,在學習《Seasons》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每一個季節的不同,向他們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為什么?鼓勵學生踴躍回答教師的提問。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學習結合之前的學習內容,對自己最喜歡的季節進行模式,涉及顏色、溫度以及情緒的描述,能夠為學生提供探究英語知識的機會。同時,在這樣的提問中,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表達,為他們創造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以此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奠定構建高效課堂的良好基礎。
四、結語
總之,在新的教學形式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獨特性,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他們對英語的熱愛,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進銀.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智力,2021(36):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