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美術作為一門可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課程,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在高中階段,教師可以將動畫藝術融入美術教學,充分利用其多元性,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和感知。
關鍵詞:高中美術;動畫藝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2-0091-03
引? 言
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中學美術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科技將動畫藝術這一教育資源融入實際教學,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和感知。
一、動畫藝術的特性
(一)造型性
造型性是動畫藝術的基本特性。與一般電影的拍攝手法不同,在動畫創作中,所有的形象都需要人為塑造,需要結合藝術和美術造型進行設計,突出動畫的形象特點,展現動畫獨有的視覺藝術。
(二)形象性
在事物、人物或場景的表達上,動畫采用形象的圖像來表示較抽象的文字,更容易理解。動畫由連續的圖像組成,能夠非常直觀地向學生傳達出所要表達的信息,并加以解釋,這樣會使課堂氛圍更輕松有趣。
(三)時尚性
在現如今的生活中,動畫藝術具有較強的時尚性,經常在娛樂場所中出現,如商場中和人互動的布朗熊的動畫形象。
(四)綜合性
動畫是一門新興學科,涵蓋了文、理、技、藝等內容。動畫藝術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美術、音樂、戲劇等傳統藝術。此外,動畫藝術還涉及科學技術,如攝影和計算機等。由此可見,動畫藝術是一種將藝術和科技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和獨特性。
(五)技術性
技術性是動畫藝術重要的特性之一。動畫人物及形象剛創作出來時都是靜止不動的,只有當它們在熒幕上活動起來才叫作動畫,這就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動畫藝術可以將造型藝術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具有電影形象的特征和功能。
二、動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具有的優勢
(一)運用動畫有效激發學習興趣
動畫藝術可以憑借有趣的角色形象、飽滿和諧的色彩基調及活潑生動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關注度[1]。教師在教授美術課程時,可以根據其藝術性強的特性,適當插入動畫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學習,增強對美術學習的新鮮感,這樣學習效果會更好。
(二)運用動畫生動解釋枯燥知識
傳統教學通常采用口述或者板書的方式,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比較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在這種方式下并不能很好地解釋演繹出來。教師在課堂上加入動畫藝術,可以使具體的概念、現象及本質以擬人、比喻、類比等多種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做到概念表達準確化、復雜知識分解化,使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采用概念與實際相結合的講述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將教材中枯燥乏味的知識采用動畫藝術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快地理解其中的知識,還能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三)運用動畫巧妙突出重難點
高中階段的美術學科教材知識點多且雜,講解任務繁重。同時,學生面臨高考,時間緊張,文化課學習壓力較大,用于學習美術的時間并不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動畫運用到美術課堂中,利用動畫的藝術特性,巧妙突出重難點。動畫藝術色彩飽滿,動感強烈[2]。教師將重難點通過動畫演繹,能夠達到教師精講和學生好學的雙重效果。
三、動畫與高中美術課堂的結合
動畫藝術在當下已經普及,從電視動漫頻道、飾品、吉祥物到服裝、掛畫、青少年讀物等,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動畫形象。隨著時代及科技的發展,動畫藝術同音樂、圖像、文學作品等一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動畫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許多人。動漫是動畫的一種特殊形式,如《名偵探柯南》《龍貓》《千與千尋》等,深受學生喜愛。但是很多學生對動漫的理解僅停留在娛樂階段,對其審美、鑒別能力還有待提高。
從娛樂到鑒賞,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亟須加入動畫藝術,而美術鑒賞也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一部動畫作品從了解、欣賞到感受、分析再到深刻領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動畫作品的本質內容,而不是僅停留在娛樂層次[3]。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歷程,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盡量和學生在情感上保持一致,不僅要支持和鼓勵學生喜愛動漫,還要引導學生理解感知其背后的意義。
四、高中美術動畫課程建設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高考大關,大部分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對高考科目的學習上,忽視了美術這門課程,認為其并不重要。這種認知是亟須改變的。學習美術可以鍛煉學生的欣賞和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將二維及三維動畫加入美術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盡量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作品,讓學生在提升審美和鑒賞能力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電影一改往日敘事平淡、畫面單調和內容深度缺位的劣勢,將全新的人物故事呈現在大眾眼前。在該電影中,人物形象特點明確,拍攝風格輕快明亮,明暗線縱橫交錯,將一個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該電影,讓學生體會用心良苦、行動勝過言語的李靖詮釋了父愛如山;獨立自強、馳騁疆場的殷夫人打破了古代女性只能在家勞作的形象;而太乙真人顛覆了人們對他的印象,富有生氣,鮮活立體,是本片的搞笑擔當;哪吒和敖丙身為雙生子,他們互相吸引,最終相互成就。學生被影片中的人物、故事和畫面吸引,逐步沉浸在電影所構建的世界中,感受人物的行為和情感,深度體會影片所要傳達的思想,達到動畫的教育目的。此外,學生還可以感知動畫藝術帶來的視覺震撼,多幀畫面和元素的結合將其魅力完美地呈現出來。
(二)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
在學生看來,動畫是一門結合多學科知識和文化背景的現代藝術[4]。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動畫元素,教師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熟練運用現代科技,如各種作圖軟件。然而,部分教師對專業領域前沿知識和科技并不敏感,并未及時提高自身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盡快調整狀態,努力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學習新知識,提升自己的美術素養。
教師可以適當用軟件制作動畫,將動畫形象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既能提高教師的軟件操作水平,也能激發學生制作動畫的欲望。依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動畫可以分為多種。根據制作手段可以分為手工繪制動畫、計算機電腦動畫、利用攝影制作的定格動畫;根據空間視覺效果可以分為三維動畫和二維動畫等。以《玩具總動員》為例,教師可以制作簡單的三維動畫來提高自身的創作水平。《玩具總動員》講述了平日受盡寵愛的胡迪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與巴斯光年展開一系列斗爭的故事。在動畫里,教師可以表現出不同人物的表情、姿勢、動作和位置,之后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此來進行的。隨后是布景,修改完善動畫場景。在這一步驟中,教師要學會構建多個模型(如建筑、風景等)。這一過程極為復雜,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使模型看起來更加真實和生動。在布局動畫中,教師要按照布景和鏡頭來設計關鍵動作,從二維轉變為三維,反映出角色的肢體動作。在這一步驟中,人物的立體轉變將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之后,教師要添加動畫細節,擠壓、拉伸、重疊等。此時,核心動畫便已完成。最后就是進行模擬、上色、添加特效和燈光、渲染等,給人物和背景上色,添加毛發、衣服布料,利用特效制作水流、火苗和風等,借用虛擬燈源模擬自然光。教師可以通過基本渲染算法使動畫看起來更真實。至此,一幀簡單的三維動畫便完成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提升了自身的動畫授課水平,也使學生感受到動畫創作的魅力。
(三)學校應更加重視美術教學
為了更好地呈現動畫作品,只靠教師口頭講授是不夠的。教師通過大熒幕、計算機等設備來播放動畫,能夠使學生真實地體會到每幀動畫畫面,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5]。基于此,學校應大力支持動畫進入課堂,積極購買所需設備,支持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首先是對美術教具的配備。從畫板畫紙到多媒體軟件,學校都應配備齊全。鑒于美術動畫的特色,多媒體播放是達到較好教學效果的方式。通過多媒體,動畫人物的表情神態、動作位置和風景情境都可以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動畫場景,從而加深印象。此外,學校還應大力推崇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可以根據實際要求開設美術課,同時要將動畫相關內容融入日常教學,切實將新課程改革下的美術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四)及時轉變教學方法
從實際情況來看,動畫制作藝術已經被廣泛使用。因此,教師除了講授動畫理論知識,還應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方式讓學生構建動畫框架,以動畫大作業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創造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動畫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
以“埃博拉病毒”的經典動畫為例,其詳細講述了全球第一例埃博拉病毒患者的出現及其侵害人體的過程,將原本復雜恐怖的科學傳染病知識詳細立體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對該病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如果在講述埃博拉病毒時,從概念、爆發時間和地區出發,就會使課堂索然無味,無法使學生感知這一病毒的巨大危害。而從畫面、聲音、配色及人物的表情和狀態中,學生可以真切感知20世紀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概括出該病毒的特點,對該病毒形成初步認知,繼而對大自然產生敬畏心理。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依據“埃博拉病毒”的動畫視頻特點,制作簡單的三維動畫。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鍛煉自身的敘事和邏輯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加深對動畫的認知。
五、高中美術動畫開發與建設的意義和展望
在高中美術課堂中加入動畫藝術教學,符合當下的趨勢。現如今,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的審美多元化,精神需求更高。與繪畫、雕塑等傳統藝術相比,動畫藝術更能滿足人們的精神娛樂需求。同時,動畫融合了多學科知識及現代科技。因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依據不同學科及不同藝術形式,對動畫所涉及的元素和知識點進行分層教學,加深學生對動畫藝術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合作、創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學生的合作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習動畫藝術符合現代社會需要。我國動畫創作前景廣闊,相關設備也趨于完善,未來會需要更多優秀的動畫技術人才。
結? 語
動畫作為傳統藝術和現代科學技術交叉領域的一部分,有著極高的鑒賞和學習價值。教師將其應用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創作能力,還能發揮動畫獨特的魅力,展現其獨特的教學價值。教師要關注前沿領域,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了解并使用繪圖軟件,與學生一起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周科.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動畫教學策略[J]. 新課程(下),2019(09):76-77.
[2]彭越.高中美術動畫教學實踐能力探討[J].南北橋, 2019(08):188.
[3]李吉.中學美術課堂中動畫教學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7(01):185-186.
[4]彭一茗.以提升高中生美術表現素養的動畫課程開發與實踐探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9.
[5]劉立潔.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6(11):155.
作者簡介:阮錦雄(1978.5-),男,福建霞浦人,任教于福建省霞浦縣第六中學,一級教師,榮獲2017年霞浦縣第四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初中組美術一等獎、2020年第十屆校園藝術節優秀課外輔導員稱號、2021年寧德市第五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高中組美術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