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祖華
關鍵詞:翻轉課堂;大學體育;應用研究
引言
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包括傳統的體育活動,將教師主導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組織活動,又包含創新活動,例如學生喜愛的運動操、定向跑、益智活動等。翻轉課堂是當下大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傳統教學理念的方式之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投入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提高體育知識,擴展體育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課堂實踐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實現體育課堂的高效教學。
一、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應用意義
翻轉課堂是通過轉換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主導權實現的,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非凡。傳統的體育課堂,主要以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一系列體育活動為主,通常將體育項目劃分為田徑類、球類等。大部分體育項目學生都參與過很多次,再沿用傳統的體育項目,無法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枯燥的體育項目,以及統一化的標準,不能完全用來衡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會導致學生對完成體育課感到吃力[1]。
對于大部分高校大學生來說,體育鍛煉,以及體育課程往往沒引起同學們的重視,高校大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學習課程繁重,平時疏于鍛煉,高強度的運動會影響學生后續參與學習,教師需要針對課程進行合理規劃。再者,各個班級、系別的學生身體素質差距較大,往往有體育運動經驗的學生傳統的體育項目已經無能帶給他們更好的提升,而疏于鍛煉的學生又無法跟上傳統的體育鍛煉項目,如何找尋針對全體學生都有益的課程,是教師應當考慮的重點。因此,翻轉課堂應運而生。翻轉課堂主旨是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能夠主動思考如何鍛煉身體,體會身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學生自身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如何鍛煉不如讓學生參與其中,進行體育課程內容的制定,也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
二、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應用理念
(一)課前準備
翻轉課堂重點主要是在學生和教師主體之間進行轉換,因此教學課堂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身上,將以學生為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堂之前應當將每個體育課程開展的具體計劃告知學生,由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總的計劃查閱資料,拓展實踐活動,為體育課堂做準備[2]。
翻轉課堂對于課前準備環節是非常重視的,需要教師對于各個課程課堂內容的詳盡概述讓學生能夠有全面的認識,這是完善翻轉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促進學生理解各個課堂的知識詳盡,以及當下課程的具體實施需要教師正確引導,提供方向,給予具體實施辦法策略,還需要教師有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課前準備不僅僅是針對課堂內容的提前規劃,也是針對課堂內容的引入,需要教師生動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課堂準備
在進行課堂準備的時候,教師需要明確認識。自身的教學地位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但仍然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想要更好的配合學生完成翻轉課堂,就需要教師把控課堂的具體流程推進。選擇合適的學生主體也非常重要,找到適合當下課程的學生主體,帶領學生完成整體的體育時間活動。需要學生自身有很強的計劃能力,領導能力以及執行能力,同時教師需要利用自身的體育專業知識保障學生的體育實踐安全。完成體育時間活動的狀態下,能夠對體育專業知識有所了解,甚至能夠完全掌握并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運用是翻轉課堂教學重要理念。
(三)課后總結
翻轉課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課后總結,要是需要在完善實踐活動后給予課堂小結,告知學生課堂內容在整體體育課堂中占據什么地位,同時告知學生這節課堂完成了什么內容,以及自身的心理預期應該達到什么,是否合格。當然這些問題不應該由教師完全回答,同時應該作為最后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針對本級課堂時間活動是否有不足之處,是否有哪些地方,能夠提煉出經驗應用到下一節時間課堂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讓學生能夠從翻轉課堂中獲得應學到的體育知識,而不是一味的放任學生自由活動。因此翻轉課堂的課后總結也非常重要[4]。
三、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科學技術進行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部分在翻轉課堂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非常重要。根據以上針對反轉課堂課前準備的總的理念,進行課前準備具體分析[4]。
首先,對于翻轉課堂的課前準備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內容以及形式的創新。例如,教師在進行“太極拳”課程的時候,可以開設相應的線上課堂,將“太極拳”的基礎知識進行總結,以及太極拳的基本拳法進行歸納,做成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簡單的課程引入。再進行課前預習作業的布置,需要每位同學分成小組,完成不同的基礎拳法的視頻錄制或是進行太極拳知識的科普。這樣的課前準備是為了普及太極拳的基礎知識,在實際教學動作練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加深印象,幫助學生記住動作,理解拳法知識以及太極拳的發源和發展是體育文化知識的輸出,課前準備應當加入不同的文化內容,不僅為了學生能夠理解當下課堂的知識,還促進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弘揚大學生文化自信。
再者,例如在“健美操”、“街舞”等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多選取一些學生喜愛的舞蹈類型進行課堂引入。學生喜愛民族舞蹈,可以將民族舞蹈以及簡單的舞蹈動作相結合,成為體育課堂鍛煉舞蹈,課前可以進行舞蹈內容的選拔,將學生喜愛的舞蹈類型歸納到一起,投票選舉成為當天的課程內容,激發學生對于興趣的學習性,其次是很好發展翻轉課堂主體轉換的方式。學生自己創編選取的舞蹈動作,可以由學生小組進行全體學生的教學,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反映了學生對于動作的理解,以及對于知識傳授的實踐能力。
(二)拓展課堂內容實踐活動形式
翻轉課堂不僅是簡單的將大學體育教學課堂中學生和教師的主體地位轉換的一種課堂形式。主要理念是想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體,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題,更應當讓學生表達自身對于體育課堂的理解以及對于體育課堂實踐的想法因此教室可以進行實踐課堂活動的創新。將學生喜愛的,感興趣的實踐活動放到大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嘗試課堂內容的拓展,將課堂內容形式交給學生進行發揮[5]。
例如在課堂中,教師選取總的教學方向,交給學生進行實際活動創新發展,在體育課堂中教師選取可以是關于操場的運動。給予學生場地,讓學生自行選取自身喜愛的活動或是擅長的運動。實踐活動在具體化實行中往往是較為單一的,教師可以選擇拓展實踐活動形式,這也是進行翻轉課堂試驗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選取操場作為課堂的實踐場地,學生可以選取跑步等田徑類運動,又或是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器等球類運動,當然也可以是跳繩等運動器材。同學們還可以圍坐在一起開展實踐游戲。同樣是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不規定是球類運動還是田徑運動又或是其他運動,可以讓學生自行選取,即豐富了實踐活動的形式,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由選擇權。考慮到不同學生身體素質差距,簡單的球類運動、跳繩、小游戲就給予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運動機會,既保障了學生對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又可以將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提升綜合素質實踐能力。
(三)組織新穎的實踐活動
除了拓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翻轉課堂的主體之外,還可以進行新穎的實踐活動,將學生組織起來開展相應的比賽,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深刻理解,開展相應的活動雖然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體育課堂,但在一方面上可以完全脫離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活動中[6]。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校園定向跑活動。在校園的不同地方進行數字標記,給予學生校園方向圖,開展實踐定向跑活動。定向跑是社會實踐中較為輕松能夠進行實踐的活動。不存在利用其他的體育器材校園內的環境,學生具有一定的熟悉感,也可以保障學生的安全性。校園定向跑活動可以主要劃分為以下四到六個方面的區域。首先可以劃分為操場區域、教學樓區域、花園區域等學校特有的區域,將不同的區域中再找目標物進行數字標記。過多的區域學生無法按規定時間完成,區域太少又缺少參與感。在進行定向跑的時候,教師應當根據人數合理安排學生的小組分配,安排不同的方向牌打卡,保證全體同學拿到的號碼牌數字是有區別的,防止惡意參與。定向跑活動在提升學生方向感,小組參與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加強。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也是調節傳統課堂的枯燥感,將翻轉課堂理念實踐。
總結語
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應當根據以上方面進行具體實施。首先,需要根據翻轉課堂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理念。開展實際教學方向,其中包括針對大學體育教學中課前預習方向,課中英語方向以及課后總結方向。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不同方面的實際理念發展方向,為學生進行正確方向的引導。再者,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深刻理解自身在于翻轉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給予課堂中的主導權,充分給予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有參與感、實施感。在課堂中能夠獲得基礎的體育知識,在過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只有充分給予學生參與感,才能真正實現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高效應用。
參考文獻
[1]景懷國, 龔建林. 新工科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21, 41(5):4.
[2]王彬彬.關于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9(42):152-153.
[3]李振東.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22.(38):58-59.
[4]孫朝勇. 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 體育風尚, 2020(1):115-116.
[5]王勇, 張宇潔.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 2020(06):37-38.
[6]莫菲. 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路徑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20, 10(15):2.
2017年校級人文項目(RW1708)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