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紅
摘要:依照“像專家一樣去思考”這個重要原則,“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則想要依靠“像美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使學生面對真實性創作主題,把美術家的思維與創作過程變換成教和學的手段,依靠師生協作的探索和“學中做”,全方位培養與強化自身的美術核心素養。本篇論文基于教學實踐經驗,圍繞農村初中學生美術創作能力培養展開簡要的研究。
關鍵詞:農村初中美術;美術創作;能力培養
農村初中美術這門學科,不僅具有非常高的綜合性,而且還具備豐富的教學形式,其的開設并非要使所有學生變成一位技藝嫻熟的畫家,而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得以逐步培養出實踐思想與創新意識,可以如同于藝術家那般展開自由創作。將美術創作課程引進到一半的美術課程體系當中,這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使他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逐步培養與發展自身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
一、豐富教學,激發興趣
興趣可以說是任何學習的內驅力,其可以使學生長期維持學習積極性,從而會促使學生自覺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所以要想讓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則需要老師在教學課堂中提升教學資源的多樣性、趣味性,且合理有效地設計與構建學習情境,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全部感官,進而讓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能夠更加踴躍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比如說,在進行人體素描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老師可讓班級學生輪換當模特,且在繪畫創作結束后,要求每個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畫作,在這之后,由其他同學與老師展開點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并給予表揚與獎勵。亦或者,在上靜物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自行展開靜物的制作和擺放,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強化他們的空間感與構造感等。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在看、說以及畫這些過程中真正體會到美術學習的快樂,從而產生對美術學習的強烈興趣。
二、走出課堂,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靈感其實就屬于感覺中的一類,這種感覺是非常微妙的,其與繪畫緊密相關。一位不具備靈感與意圖的人進行繪畫,也僅可以展示出繪畫技藝,而無法使作品凸顯出意義與價值。藝術源自我們身邊的生活,不過僅來自生活的藝術也僅不過是復刻藝術,真正的藝術創作是必須要具備靈感的。
1816年,法國畫家席里科前往意大利國家,在其圍繞米開朗琪羅大師作品進行欣賞與探究時,被作品遒勁的線條、強烈的色彩和富有動態的場景深深吸引,其心中激動的情緒有了寄托。在羅馬時,席里科從不到畫廊欣賞作品,而到街上,行走在人流之中,通過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來尋找靈感與激情。羅馬的狂歡節給其帶來了無限的創作靈感,所以,一幅優秀的、有意義的畫作《古羅馬的也馬賽》就此誕生。
農村初中生在學習美術時,也必須貼近自然,融入生活,通過身邊的點點滴滴來激發個人內心中對美的向往、對美的激情。在農村初中教材《用心靈接觸自然》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游覽校園,重新看一看自己熟悉的校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慢慢看到校園的美,獲得從未有過的感受。
三、注重技能培養,增強創作水平
毋庸置疑,對農村初中生而言,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才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創作。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僅需要教授孩子們一些基礎且重要的美術知識,而且還需要圍繞他們的美術技能展開鍛煉,譬如說,在造型表現類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讓學生認真欣賞,這樣有助于延伸學生們的視野,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藝術之美。不僅如此,這樣還可以使學生更清晰更明了地掌握到一些重要的繪畫技巧。
此外,也有大量知識要拓展至課后來強化。比如:開展畫展、美術知識講座等,在學生看見所創作的繪畫作品被展示出來時,便會產生更加的自信心,從而積極踴躍地投入到美術學習活動當中。
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創造性思維的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只有具備了創造性思維,才能夠實現創造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創造思維是創造能力成功培養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因此,在美術教學環節中,老師必須要懂得怎樣去促發學生的思路,這是特別關鍵的。一個富有活力與激情的課堂必定會比無趣乏味的課堂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及熱情的強化,引領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明顯提升學習效率及質量。而且,相對比之下,這樣課堂也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的輕松、愉悅,使學生能夠以最優異的狀態投入到繪畫創作當中。不管是對成年人,還是學生來說,學習的過程均應當是自主探究、摸索的過程,所以在實際教學時,老師必須要知道怎樣最大程度地采取啟示式的教學形式及手段,從而促發學生的深刻體會與無限聯想,讓他們產生更多的創作靈感。
五、注重實際操作,動手創作
積累大量的基礎知識,其目的在于更順暢無阻地完成美術創作。對農村初中生而言,美術創作的過程是具有較高的難度的,不過在該過程中能夠培養與強化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等。在掌握了多種多樣的美術知識以后,學生的思維方式才能夠被開啟,這樣一來,才可以真正掙脫固定思維的制約,畫出富含創新性與涵義的繪畫作品。在老師及時有效的引導之下,能夠使學生產生自身獨特的想法,采取不一樣的創作手段,如此便可以誕生出豐富的美術作品。
本文圍繞農村初中生美術創作能力培養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在美術教學中,師生一起致力于美術創作探索之中,這推動了師生一起提升;并且,通過教中學、學中做這樣的方式,不斷推進學生培養出越來越強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吳強.試析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11):141+143.
[2]鮑江霞.淺談農村初中美術繪畫創作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