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摘要:網絡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要想可持續發展,媒體融合是必由之路。這就對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質培養工作應該得到充分重視。本文從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工作入手,探討采編人員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提出培養新聞采編素養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滿足新聞采編工作需求。
關鍵詞:媒體融合;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培養對策
在新時代背景下,媒體開始呈現融合發展的趨勢,并展現出新的發展面貌。新聞采編人員作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執行者,面臨著更多機遇與挑戰。而通過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素養,使其掌握創新思維、靈活的工作方法以及信息篩選重構能力,能夠促使他們在融媒體平臺發揮更大作用,從而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媒體融合下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
不同于傳統媒體環境,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形成的媒體融合平臺,在技術方面具有更多優勢,同時也呈現出更加明顯的特點,具體表現在:第一,較強的互動性。當下媒體基本建立了功能性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以此為與受眾間的溝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并且一些節目還設置了排行榜等模塊,使受眾有了更多討論的話題,增強了與受眾的互動性,也使得媒體平臺更加符合受眾的心理需求;第二,信息覆蓋范圍廣。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內容,受益于快速發展的網絡科技,可在更多平臺呈現出來,幫助人們拓寬了信息來源,也增加了信息的覆蓋面;第三,信息多樣性。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但更多新媒體的誕生使信息平臺呈現的內容良莠不齊,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做好信息篩選工作,以保證采編工作質量。[1]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培養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新聞采編人員承擔著采集、認定與加工制作新聞信息的工作。新聞采編人員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新聞內容質量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工作要求不斷提升的融媒體平臺,這就需要重視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具體而言,應結合現有的問題以及新媒體環境的特點,明確融媒體平臺的發展方向,逐漸增強新聞采編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從而提升采編人員的工作質量,為新聞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落實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培養工作,對媒體融合環境下的各項工作開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新媒體平臺的新聞采編人員開始采用采、編分離方式進行工作。隨著行業內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個媒體在發展中需要重視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關注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與深刻性,不斷提升特色新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而為達成這一目標,新媒體平臺開始轉變傳統工作方式和管理制度,采用采、編分離方式開展相關工作。實踐證明,借助采、編分離制度可提升整體工作成效,加快傳統媒體平臺向新媒體平臺轉變,使得新聞內容能夠實現高效傳播;另一方面,可促使復合型人才不斷增加。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備創新思維、靈活的工作技巧以及復合型技能,既要掌握撰寫新聞、編輯圖片、視頻和處理數據等方面的技能,又要熟練掌握多種新型軟件,熟悉各大新媒體平臺以及傳統媒體平臺功能的共性,從而快速適應現代社會信息變化的節奏。
三、媒體融合下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
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媒體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保證他們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更好地發揮自身功能,需要做好對他們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工作,以提升他們的職業水平。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
(一)政治素養
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內容的編寫中,要具備較強的影響力。同時還要增強政治素養,不斷提升對各項政治要素的解讀能力,要將人民利益和國家安全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在對海量文字、圖片和視頻進行整合與修改的過程中,避免出現過度解讀或錯誤解讀。總之,新聞采編人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思想,保證新聞報道的正確性和嚴謹性,避免受社會輿論影響。[2]
(二)職業道德素養
在信息爆炸的當下,為保證新聞媒體具有市場競爭力,且傳達的信息具有足夠影響力,需要新聞采編人員能夠以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準確傳達各項新聞內容。同時,為切實發揮新聞信息的引導作用,就要保證信息內容的時效性以及話題度,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以確保編輯的內容具有更高價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了人們認知和思維方式的正確性,且健康的“三觀”可對社會秩序產生正面影響。而新聞采編人員作為新聞工作開展的核心,其編寫的內容又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所以,為切實發揮新聞采編人員正確的輿論引導價值,就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新媒體環境下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對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沖擊,也對新聞采編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帶來了巨大考驗。如果新聞采編人員的道德素養不過關,就容易出現違背職業道德的現象,如收取賄賂,為一己之私,以違背客觀事實的方式進行虛假報道或夸大其詞,導致編輯的內容在客觀性、準確性、完整性以及真實性上嚴重缺失。甚至部分媒體為搶奪更多流量,以斷章取義的方式報道新聞內容,導致受眾產生錯誤認知,嚴重時甚至加大了社會矛盾。
(三)基本業務素養
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工作技能,這就要求通過不斷學習和素質培訓,提升基本業務素養。要通過長期鍛煉,不斷提升新聞采編人員新聞內容的編寫能力,幫助他們形成較好的專業素養。
(四)新聞策劃能力和信息采編實操技術
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本質上是新聞策劃和采編實踐。媒體融合的環境,使得新聞采編人員在工作中面臨著巨大挑戰。因此,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提升對具體新聞內容的策劃能力,并通過實踐逐漸掌握采編信息的技能,以便為開展各項工作打下良好基礎。[3]
(五)創新意識
當前形勢下,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呈現出多樣化特征,為受眾獲取信息以及媒體傳播新聞內容提供了良好條件。如果傳統媒體還像以往那樣長期采用固定、僵化的新聞傳播方式,將會導致受眾產生厭煩情緒,這就需要在進行新聞采編中做好創新工作,以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新聞采編人員要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在采編工作中,要在內容不失真的前提下優化創新內容,拓展傳播途徑,將具有新意的內容傳遞給廣大受眾。
四、提升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對策
(一)樹立新型工作理念與意識
為推動傳統媒體行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新聞采編人員順應時代,樹立創新意識與理念,加快改善傳統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采編工作質量。首先,新聞采編人員應從客觀角度分析、思考新聞內容,以保證新聞內容真實可靠性;其次,樹立新聞創新意識,對新聞采編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以保證采編工作開展的質量;最后,為保證新聞內容符合受眾需求,需要在工作中主動融入群眾生活,采集更多貼近群眾生活的信息,從而獲取更加具有價值的新聞資料。
(二)拓寬新聞采編渠道
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面臨的信息更加復雜,為保證工作質量,需要提升新聞采編技能,做好對各項新聞素材的整理和編輯工作。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全面掌握編輯工作內容,通過選稿、組稿以及后期制作進行合理編輯,并對稿件進行審核,避免出現內容錯誤、字詞不當以及語句不通等問題。同時要求掌握新聞語言,有效統一新聞視頻和聲音,確保畫面處于正常狀態。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寫作基礎,并掌握相應的新聞寫作技巧。新聞采編人員應長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積極應對各項工作,并借助各種網絡渠道,加強對社會當前流行趨勢的了解,要能結合新聞專業知識和技能,將獲取的信息轉化為深度新聞。
(三)完善新聞采編人員基礎培養機制
新聞內容的制作質量,不僅與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養相關,而且涉及工作的各個環節以及采編細節,這就需要對采編人員的基礎進行完善,確保其能力素養能夠滿足新聞工作需求。首先,需要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復合能力的培養,要不斷優化采編人員的培養方式,以增強媒體行業的公信力和名譽度,從而吸引更多人才參與到新聞采編工作中。同時,重視復合型的人才培養,使他們能夠掌握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以便為采編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其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并結合行業發展需求,對人才進行系統化和多樣化培訓,如舉辦講座和信息交流活動等,以促進新聞采編人員的全面發展;最后,媒體行業應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并利用績效激勵、獎懲等形式,激發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熱情。[4]
(四)明確新聞采編人員能力培養的要點
在進行新聞采編人才能力培養中,要想保證整體培養質量,需要明確具體培養要點,以此為指導落實各項培養工作。第一,在新聞采編人員能力與素質培養中,應逐漸增強其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確保新聞信息的客觀性和權威性;第二,為保證新聞采編內容真實、完整和可靠,需要做好對相關新聞事件的調查工作,并對工作環節進行分析,避免對事件進行主觀臆測,以保證新聞傳播效果;第三,不斷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社會責任意識,使他們避免直接采用網絡中的不實內容進行新聞編輯,以降低輿論引導產生的負面影響;第四,要提升新聞敏感度,并通過參與社會基層實地采訪的方式掌握正確的新聞切入點,充分挖掘新聞內涵;第五,要培養新聞采編人員挖掘內容的能力,盡可能挖掘完整、豐富的內容,合理編輯新聞,確保其能夠引發人們深刻思考。
(五)增強新聞資源敏銳度
新聞采編人員應轉變傳統新聞的采集方式,在保證新聞時效性的同時融入適合的采集方式。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增強對素材資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新聞的核心內容,并從眾多新聞中選擇出具有較高傳播價值的內容和線索,明確新聞內容與主題。此外,新聞采編人員還應不斷增強自身創新思維,通過有針對性的采訪,提升整體新聞報道效果。
(六)提高職業采編人員的入職標準
需要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選拔標準,既要做好對新聞采編人員專業素養的考察,又要對其思想道德進行考核,從而保證新聞采編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夠更好地適應采編工作。由于具備良好思想道德修養的新聞采編人員,可如實傳遞信息,并對輿論進行正確引導,因此,必須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入職標準,以從整體上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水平,為新聞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七)加強采編人員綜合素養培養力度
一方面,應做好對采編人員的技術培訓,幫助其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以提升采編工作質量;另一方面,應對專業素質進行強化,并以新聞業務流程為基礎,接觸更多新聞語言,掌握更多寫作技巧,確保能夠從更多角度展示新聞內容。
(八)提升采編人員新聞信息的策劃水平
新媒體環境可使新聞內容快速擴散,同時,利用獨特的信息編輯方式可提升新聞內容對受眾的吸引力。因此,需要培養新聞采編人員的信息策劃能力,要求他們能在策劃過程中全方位、無死角地分析評價新聞事件,對新聞內容進行二次挖掘。同時,還需要對新聞展開個性化評價,盡可能提升新聞信息的附加值。
(九)培養新聞采編人員的信息整合能力與價值判斷能力
新聞價值判斷能力和新聞信息整合能力,作為新媒體融合環境中的基本素質,需要做好人才素養培養工作。需要培養新聞采編人員能夠從海量信息中提取新聞素材,并對素材進行加工,做好對信息的整合工作;還需要不斷對新聞信息進行充分挖掘,分析其價值,從而不斷提升價值判斷能力。
(十)對采編方式進行優化
對新聞采編工作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此滿足傳媒行業發展的需求。一方面,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平臺的融合建設,共同建立融媒體采編中心,并合理利用錄音筆、數碼相機等工具展開采訪工作,獲得更多新聞內容,加快塑造新的廣播電視品牌和網絡媒體品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體便捷、快速等特點和互聯網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優勢,加強對互聯網網民和廣播聽眾的了解,并以此為基礎對采編方式進行調整,以鞏固新聞業的影響力和用戶黏性。此外,在新聞采集過程中,還應與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平臺合作,運用短視頻編輯軟件做好文字、畫面以及濾鏡處理工作。[5]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新聞采編人員在工作中面臨著更多發展機遇,可為其開展各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但同時,因傳統媒體的工作模式限制,導致很多新聞采編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難以滿足新媒體發展需求。為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質量,需要使新聞采編人員了解新時期采編工作的特點以及自身的價值,明確自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媒體行業也要采用多種策略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的素質培養。
參考文獻:
[1] 原曉明.論新媒體環境下采編人員職業素養提升[J].中國報業,2022(1):118-119.
[2] 鄭淇夫.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的能力與素質討論[J].新聞前哨,2021(10):60-61.
[3] 陳璟.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培養與提高的路徑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2021(19):37-38.
[4] 陳正飛.媒介融合環境下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素養培養[J].記者觀察,2021(32):37-39.
[5] 亓康碩.新媒體視域下提升教育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素質的方法[J].新聞文化建設,2021(1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