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數字出版肩負為人們提供豐富文獻資源的重任,凸顯時代發展獨具及鮮明的特色。新媒體時代下,為數字媒體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促進數字出版發展模式呈現個性化、數字化、多載體化,創新數字出版發展模式,提升數字出版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對此,依據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優勢、機遇、挑戰,提出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方向及實踐路徑,旨在推助數字出版走可持續發展路徑。
關鍵詞:數字出版;新媒體;發展方向;創新
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技術及思維的生成,推助時代發展進入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是在各種新技術的發展之下生成的,是對人類文明及文化的一種數字化傳承。在數字出版工作實踐中,所有的工作內容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如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整合等,以此使數字出版呈現數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態勢。在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的發展應重視先進技術的運用,創新數字出版工作模式,提升數字出版工作成果,彰顯新媒體技術及思維在數字出版中的運用價值。
一、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優勢
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發展進入新的局面,使數字出版呈現新的發展優勢。具體而言,第一,打破地域限制。數字出版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撐下,從以往的區域性發展向全國性、全球性、國際性方向進程。從數字出版的服務對象層面來看,不再是以往固定的服務對象,其服務對象更多元化。數字出版借助新媒體技術傳達信息,人們依托于移動終端獲取相關信息,拓寬數字出版受眾面積[1];第二,豐富數字出版內容。依托于新媒體技術開展的數字出版工作模式,其信息呈現模式多元性,也豐富了數字出版內容。其內容呈現不僅延續傳統的模式,更呈現圖文并茂化,短視頻、短音頻都可成為其信息內容傳播的主要形式,從而滿足人們對信息獲取與認知、閱讀的多元需要;第三,創新數字出版形式。新媒體技術以交互性、互動性的方法,創新了數字出版的形式。人們在獲取數字出版信息中,可與數字出版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包含留言、在線交流等,實現雙方的交流、互動模式,提升人們對數字出版工作實踐的滿意度。
二、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機遇
(一)數字出版日益成熟
在新媒體時代下,促進數字出版平臺的建構日漸完善,使數字出版發展模式成熟。數字出版在新時代背景下,認知到新媒體技術對數字出版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研究,促進新媒體技術與數字出版發展模式的融合,在此背景下,建構新媒體平臺的數字出版體系,從而日漸完善數字出版產業鏈[2]。數字出版的發展需要在多產業的支撐下實現,產業鏈的完善,可吸納多個產業及運營商融入其中,在協同合作、協同共進的視域下促進數字出版模式的創新,構建多產業發展協同的產業鏈模式,使數字出版發展模式不斷地向成熟方向邁進。
(二)創新數字出版流程
新媒體時代下,促進數字出版工作流程的創新,提升數字出版品質與效率,從而促進數字出版創新發展。新媒體技術在數字出版中的運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數字出版的工作內容與形式,工作人員可依托于網絡技術、網絡平臺完成所有的工作流程,進程信息存儲、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共享等,可大大提升數字出版工作的效率。相比較傳統數字出版的編、印、發的工作流程,在新媒體技術支持下呈現為集、編、傳。一是集,即是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進行數字出版信息的檢索,從中收集數字出版信息,豐富數字出版信息的內容。而這一信息呈現模式為可視化、集成化;二是編,即通過信息數據的數據模式,在此層面中進行信息的編輯工作,簡化多余的工作流程與環節,在多部門協同工作中,增強編輯工作的協調性,如構建一個數字出版資源庫,促進多部門工作信息在平臺中流通,便于工作人員獲取這些信息,以此進行信息的編輯,增強工作管理實踐的信息化、網絡化,從而創新工作管理實踐的流程[3];三是傳,即將整合好的工作信息,借助新媒體技術傳達給受眾面,為受眾面提供多元的數字信息,包含視頻、音頻、純文字以及圖文并茂的信息,使受眾用平板、手機、電腦就可獲取這些信息,拓寬數字出版信息傳播的渠道同時,也實現數字出版信息共享信息,滿足人們對數字出版信息獲取多元需求,為數字出版工作有效性實踐提供保障。
(三)技術創新得到支撐
數字出版的發展自始至終都不離開先進的技術支持。在新媒體時代下,多技術的發展與生成,為數字出版創新提供機遇,也推助數字出版向新的方向進程,使數字出版工作更為滿足受眾面需求。數字出版的工作載體依托于計算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撐,實踐數字出版工作,并在此技術運用中,不斷促進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推助新研發的技術融入其中,為數字出版技術的創新提供保障。總之,新媒體技術運用到數字出版中,不僅創新數字出版模式,也為先進數字出版技術的創新指明方向,從而極大地滿足數字出版創新發展需要。
三、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挑戰
(一)數字出版產業鏈發展受阻
新媒體時代下,為數字出版創新提供了機遇,使產業鏈發展模式成為其發展的主方向。從當前數字出版產業鏈發展現狀來看,還未達到發展的最佳態勢,使產業鏈發展模式受到阻礙。一方面,在數字出版產業鏈發展進程中,多產業在其中協同力度不強,不具備大局觀,影響數字出版工作的創新化;另一方面,數字出版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受到運營模式的阻礙,多產業在其中管理方法、運營形式單一,無法助力于數字出版產業鏈的全面性發展。
(二)版權保護問題突出
在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的發展模式呈現數字化、信息化,多信息在網絡平臺中流通,人們獲取這些信息較為便利[4]。在此背景下,版權保護問題突出,對數字出版全面性發展帶來一定的挑戰。版權是作者知識創作享有的根本權利,是受到法律法規保護的。而新媒體時代下信息海量,傳播速度快,許多作者的版權受到侵害,不利于數字出版良好的發展,急需對數字出版的版權問題進行關注與重視,從而維護知識產權的合法利益。
(三)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升
在數字出版發展進程中,新媒體技術運用到其中,創新數字出版工作模式,促進數字出版進入新的格局。而工作人員作為數字出版工作實踐的重要資源,對其業務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例如,要求工作人員具有文化素養、專業能力,也應具有信息素養、創新思維,以此更好地推助數字出版工作的實踐。但從當前數字出版實踐中,部分工作人員信息素養不高、業務能力不足問題的存在,對工作人員實踐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急需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從而使工作人員更好為數字出版工作發展與創新服務。
四、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方向
(一)數字化
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的發展向數字化方向進程,凸顯信息呈現的數字化,從而推助數字出版創新發展[5]。新媒體在數字出版中的運用,其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凸顯信息數據運用的重要性,實現信息數據的共享模式,打破數字出版工作流程,簡化工作環節,提升數字出版實踐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數字出版人員應具有數據化、數字化的工作思維,促進新媒體技術與數字出版工作的融合,彌補傳統數字出版的不足問題,從而凸顯數字出版模式的數字化發展趨勢。例如,數字出版工作信息的呈現為數字化,依托于大數據傳承數字化的信息,進而增強數字化信息傳達的便捷性。
(二)個性化
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工作模式向個性化方向邁進。新媒體技術創新數字出版工作模式,倡導人性化、人本化的工作理念,本著為受眾面服務的原則,為受眾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的信息,從而獲取受眾對數字出版工作創新的滿意度。基于此,數字出版工作的創新,重視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以網絡平臺的信息數據為導向,加強受眾信息的分析,明確受眾對文獻信息資源的所需要模式,以此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文獻服務。同時,也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出版系統,結合人們個性化文獻資源需要,打造多文獻閱讀、文獻共享、文獻自主討論的空間,以用戶權限為導向,融入到平臺中進行文獻資源獲取,增強數字出版個性化服務成果。
(三)多載體化
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的發展應向多載體化方向邁進,根據受眾需要,實現文獻信息獲取的多元化,為其提供多元的體驗、實踐的平臺,滿足用戶對文獻信息閱讀與認知的需要,既延續傳統的數字出版信息服務模式,也依托于新媒體技術,開展網絡的數字出版服務工作,更促進網絡與線下數字出版服務工作的融合。
五、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的實踐路徑
(一)樹立新媒體發展理念
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應樹立新的發展理念,順應市場、時代發展趨勢,加深信息內容的開發,從而推助數字出版工作的轉型[6]。首先,樹立新媒體發展思維,優化數字出版工作方法,重構數字出版工作體系,實現數字出版與新媒體的融合化,深化工作人員新媒體工作思維,從而使工作人員踐行新媒體技術,開展個性化、多元化的數字出版工作模式;其次,加強對數字出版內容的研發,借助新媒體技術,加強數字出版內容的整合與挖掘,豐富數字出版平臺的內容信息,轉變工作方法,重視精英文化工作模式的推廣,為受眾推廣精品文獻信息;最后,樹立協同發展理念,聯合多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多產業工作的融合,使數字出版內容在多平臺中推廣,從而拓寬自身數字出版工作層面,構建數字出版產業鏈的發展格局。
(二)重視技術的研發
數字出版的發展不離開先進技術的支撐,在新媒體時代下,應重視先進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強化技術的轉變能力,從而促進新技術運用到數字出版體系中。首先,數字出版關注技術的發展趨勢,在技術的研發中下功夫,花心思促進技術的創新,如組建技術團隊,加強技術的分析與研究,明確數字出版未來發展趨勢,開展技術的針對性研發,從而增強技術研發的成果;其次,以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關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運用,重視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開展文獻閱讀推廣活動,增強數字出版工作實踐的個性化,從而獲取人們對數字出版的認可;最后,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組織優秀技術研究隊伍,以此為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提供保障。
(三)完善數字出版平臺
在新媒體時代下,完善數字出版平臺與系統是關鍵。一方面,重視數字出版工作系統及平臺的打造,推助傳統的數字出版工作模式向新媒體方向進程的同時,也促進線上線下數字出版工作的融合開展;另一方面,構建數字出版資源庫,促進多信息在平臺中流通與推廣,實現多部門工作的銜接,豐富數字出版數據庫的內容。同時,也以數字出版產業鏈發展模式,推助社會信息、行業信息及其他產業信息在平臺中流通,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為受眾面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四)建立產業發展機制
在數字出版發展進程中,新媒體技術運用既帶來發展機遇,也帶來發展挑戰,基于此,應構建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保障機制,從而促進數字出版工作有序開展。首先,重視知識版權工作,從法律法規視角,加強知識版權制度體系的建設。同時,政府應根據數字出版發展模式,構建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其次,構建數字出版工作發展機制,增強工作機制操作性,從而為新媒體時代下的數字出版工作實施提供支撐;最后,將激勵機制融入到數字出版工作體系中,帶動工作人員工作熱情,使工作人員為數字出版的創新發展助力。
(五)提升工作人員業務能力
在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的發展,應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使工作人員既具有專業化工作能力,促進多項業務工作的實踐,也具有職業化素養,包含創新能力、道德品質、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服務能力、信息素養,從而組建優秀數字出版工作隊伍,促進新媒體技術在數字出版工作中的落實,從而增強數字出版工作實踐的有效性。在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的提升中,開展數字出版培訓工作,并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培訓工作方法及模式的創新,以線上線下數字出版培訓工作為導向,既傳達數字出版人員理論信息,也提升數字出版人員工作實踐技能,掌握信息素養,提升數字出版工作人員綜合能力,從而開展科學化、數據化、針對性的數字出版工作,為數字出版工作的創新提供保障。
六、結語
新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發展方向及路徑的實踐,依據當前數字出版的現狀,重視新媒體技術及思維在其中的運用,明確數字出版發展的優勢、機遇及挑戰,推助數字出版工作向數字化、個性化、多載體化方向推進。同時,數字出版工作的創新化,也從樹立新媒體發展思維、重視先進技術的研發、完善數字出版配套、建設產業發展機制、提升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五個維度創新數字出版工作體系,促進新媒體技術良好地運用到數字出版中,從而提升數字出版工作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謝菁.關于新媒體環境下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融合發展的思考[J].新聞傳播,2021(24):71-72.
[2] 汪于祺,周俊華.“新全球化”背景下數字出版編輯的融合發展素養研究[J].大學,2021(41):85-88.
[3] 本刊編輯部.本刊已加入“中國知網”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平臺[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21,26(9):416.
[4] 《中國醫學裝備》雜志社加入中國知網(CNKI)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平臺[J].中國醫學裝備,2021,18(9):83.
[5] 翁曉峰.失衡與治理: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產業鏈利益分配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32(8):1016-1025.
[6] 朱軍,張文忠.新時代背景下數字出版專業能力“鐵三角”構建及培養要求[J].新聞知識,2021(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