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超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促使社會各個領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新聞媒體行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融媒體時代傳媒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全面融合,不斷變革發展的融媒體環境使得傳統媒體面臨挑戰。因此,要求相關的新聞采編人員結合融媒體環境特點,對新聞采編流程進行不斷完善。基于此,本文重點從融媒體相關概述入手,簡述融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特點,提出新聞采編流程中的問題與流程再造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現存問題;再造策略
當前環境下,信息化技術不斷涌現,為新媒體快速發展帶來良好契機,實現了多種媒介的有機融合,這幫助人們在獲取、傳播新聞信息時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受眾群體被分流?;谠摤F狀,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人員需要結合現狀來思考如何優化新聞采編流程,在此基礎上,提升新聞創新能力,促進新聞業健康發展。
一、融媒體相關概述
(一)融媒體概念
所謂的融媒體,實際上是充分利用各種媒介載體,如報紙、廣播以及電視等不同媒體具備的較好的互補性,能夠實現宣傳、內容及人力等方面的全面整合。融媒體屬于一種新興媒體,可以實現多方面互通,包括利益、資源、宣傳以及內容等[1]。融媒體將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實現持續發展作為根本前提,轉變傳統的單一媒體模式,是多媒體優勢的整合,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二)融媒體建設關鍵
融媒體建設過程中,不僅要創新理念,還要在理念創新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模式創新。第一,融媒體時代下模式創新的關鍵是要實現各個媒介之間的有機融合;第二,要處理好傳統媒體網站中的文字、圖片、影音資料,建立數據庫模式,從而對資料數據庫中的信息資源、數據進行整合與利用;第三,為快速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要建立新聞專線服務模式,通過該方式可以對媒體輿論產生影響。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特點
(一)可以重構新聞采編流程
通常情況下,新聞采編工作流程是以數據收集、數據挖掘為主,在該過程中要對所有數據進行重新解釋,然后進行重構。傳統新聞媒體高度重視新聞消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因此通常會應用數據來完成新聞采編流程的有效重構。
在融媒體時代下,則需要迎合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需求與新聞采編報道的需求,結合具體數據,優化新聞采編工作,提升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2]。
(二)更加關注讀者的閱讀體驗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的紙媒新聞采編更加關注讀者的閱讀體驗。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與手段,全面了解讀者的閱讀狀態,通過具體分析,能夠準確掌握讀者閱讀頻率、閱讀傾向以及閱讀時長等,結合讀者的閱讀狀態,科學、合理地對新聞采編工作做出優化與調整,為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相比于傳統新聞采編工作,基于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可以更加精準地掌握讀者的閱讀需求,并針對性、個性化地滿足讀者的閱讀期望,使讀者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3]。
(三)實現事件可預測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新聞采編更加關注對事件的預測,通過對大量的新聞材料進行收集,整理新聞線索,最終形成完整的新聞報道。但是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分析、整理數據,從而獲得更加精準的預測性報告,該預測性報告的判斷較為準確,并能為閱讀群體提供一定的指引。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流程存在的問題
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融媒體時代。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要求具備更加科學的采編流程。不過,受到種種因素影響,新聞采編流程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不利于新聞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新聞時效性不高
從以往的新聞采編工作流程看,大部分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通常會要求采編工作人員獲取新聞信息線索,然后新聞記者根據該新聞信息線索來展開進一步的新聞采訪、報道工作。這要求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能夠科學、全面地整理相關報道材料,還要做好新聞信息線索的編輯、新聞信息稿件審核等相關工作。在該情況下,以往的新聞信息采編流程,各環節間存在緊密的聯系。一般情況下,廣播電視新聞會在固定的時間播出,且新聞信息采編流程較多,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從而對廣播電視新聞播出的時效性產生了較大影響[4]。
(二) 新聞靈活性不高
進入信息時代,我國的信息技術得到迅速發展,這導致我國的傳統媒體受到劇烈的沖擊,面臨較大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新媒體事業快速發展,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的不足也逐漸顯現出來。以往新聞信息采編上,會經過較為復雜的采編流程,同時,新聞采編環節會使用較多的設備設施,嚴重影響到了新聞的靈活性。因為傳統新聞信息采編流程相對比較煩瑣,且新聞發布的步驟較多,需要對其進行層層審核,這也是導致新聞信息機動性不強的主要原因。
(三)新聞互動性不高
根據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的播出形式、播出時間來看,其具有顯著的固定性特征,這也就意味著新聞采編流程存在較強的固定性,會在固定的新聞形式下播出相應的新聞節目,進而使得新聞電視節目無法與觀眾之間形成積極、合理的溝通與互動。在融媒體時代下,大部分廣播電視臺已經作出了改革,創設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官方平臺,并開設專欄來加強同受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但是實際應用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開辟的專欄的不能以受眾視角進行設置,無法讓人們將自己的觀點、想法充分表達出來。
四、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策略
(一)明確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思路
雖然時代變遷更迭,傳統媒體的格局要有相應的變化,要想在融媒體時代下達到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目的,應對新聞采編流程再造思路加以明確。新聞媒體作為輿論引導機構,要充分發揮其在引導輿論方面的作用,肩負其正確引導輿論的責任。要盡可能避免在新聞采編、制作中出現消極、負面、錯誤輿論對大眾產生誤導的問題。在新聞采編流程再造中要始終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則,要始終堅守新聞媒體作為輿論主陣地的責任,更加積極地應對融媒體時代所帶來的信息沖擊[5]。在實際的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工作中,各個新聞媒體要確保所發出的信息是以事實為基礎的,在審核工作中要以法律為標準,從而確保各類新聞信息的可靠性、權威性。要始終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作出新聞信息評判,如果某新聞事件無法確認結果,還必須要進行持續的追蹤報道,直至該新聞事件獲得最終的確定性結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聞信息核實這一環節,必須要確保其強制性特點,這樣也可以使新聞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提升。不管是新聞選題審批階段還是新聞節目審編階段,一旦其中出現信息失準的問題,就需要堅決執行“一票否決制”。要依照新聞采編流程,從新聞采寫、編輯、新聞節目播出的整個環節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要始終堅持重播重審,并切實落實個人工作責任制,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并做好新聞采編本職工作。
(二)加強新聞采編的精準傳播
融媒體時代下,網絡信息更加復雜,越來越多的網絡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某一新聞事件,在經過網絡媒體加工后可能會衍生出多個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版本下新聞評論也會各不相同。思想深度不高但是熱度較高的新聞信息比比皆是,情緒化、煽動性強的發言也非常多。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新聞媒體要承擔起其輿論導向的責任,基于戰略性角度思考問題,不能僅僅關照受眾的短暫關注,而是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發掘新聞的深度,看新聞信息是否具有被社會大眾認可的新聞價值。在新聞采編過程中,要合理應用唯物主義辯證思維,讓混亂化的網絡思想實現清晰化的轉變,從片面化、要素化向全面化轉變,使得新聞的深度更深,高度更高,可信度、可靠度提升,獲得受眾的廣泛認可[6]。新聞采編過程中,新聞編輯、新聞記者可以對新聞信息產生個人認識與見解,但是不能在新聞報道中不負責任地發表個人的片面之詞,而是要承擔起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引導者的責任,要明確發表主觀言論會產生何種影響。新聞記者要更加關注新聞信息采編中的客觀事實,不過多評價、發表主觀的情感與意見。如果新聞記者以己度人,則會導致新聞采編的客觀性訴求無法滿足。新聞媒體應當面對民眾的質疑與批判,并將其作為引導正確輿論導向的契機,要通過客觀、辯證的新聞采編工作,加強新聞采編的精準傳播,使新聞信息更加真實、可靠。
(三)逐步建設規范化的全媒體記者團隊
優質新聞媒體工作者是實現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關鍵,基于融媒體時代下,要正視傳統媒體新聞采編中的問題,再造新聞信息采編流程,并逐步建設規范化的全媒體記者團隊。對于全媒體記者團隊而言,新聞記者應轉變以往思維模式,實現與融媒體的互動、溝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并整合新聞采編流程中的采訪、收集、編寫等,并促使記者團隊的專業能力、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為實現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在逐步建設規范化的全媒體記者團隊過程中,先要確保新聞信息實現同步、實時報道,這樣不僅能夠突破區域方面的約束,還能提升區域媒體的知名度與影響力[7]。還要盡可能地實現對現場新聞的實時報道,通過該方式可以使新聞信息報道工作的說服力、生動性顯著提升。要實現動畫演示與新聞信息報道工作的全面整合,這也是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的顯著優勢與特點。在融媒體時代下,要想實現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就要逐步建設專業水平過硬,綜合素養高的規范化全媒體記者團隊,進而促進新聞媒體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新聞機構可以通過逐漸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來提升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健全的激勵機制能夠使新聞記者準確地把握自身的責任、權限與價值,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與主動性,將重點放在新聞采編流程再造上,履行自己在新聞采編再造中的使命與責任。
(四) 制作更加個性化的新聞節目
根據當前的融媒體整體環境來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已經實現了全面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媒體新聞信息、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傳統媒體新聞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也顯著提升。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具備了便捷性、及時性等顯著優勢特征,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傳統媒體的實效性、可靠性有效提升。融媒體時代下逐步構建健全、完善的全媒體信息技術平臺,可以確保新聞采編流程中的選擇新聞信息主題、編輯、審核等多項工作同時展開。在新聞采編策劃過程中,可以通過融媒體記者采訪所獲得的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資源,加強同受眾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制作出更加個性化的新聞節目。
(五)積極引進、更新技術設備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流程再造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就是技術設備。因此,為了能夠促進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就需要積極引進、更新技術設備。在信息時代下,如果在新聞采編中應用信息技術,則相關的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可以利用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相關數據分析軟件,基于計算機存儲數據庫的技術支持,深入挖掘相關的數據信息,以此滿足融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要求。新聞機構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對新聞采編系統進行升級,使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能夠從新聞采編的文字、視頻、圖片等工作中解放出來。也可以合理地引進、使用云計算技術或者是商業智能技術,從而重新整理現有的新聞信息資源,這樣可以使新聞采編的信息檢索更加科學,并有效提升數據分析結果的精準性,促使新聞采編制作質量提高,并對新聞采編流程完善有所助益。以《信息日報》與中國江西網的融合為例,《信息日報》與中國江西網兩家機構直面融合問題,網站在傳統媒體發展中起到了良好的主導作用,能夠通過新聞內容、發行、運營、融媒體四個“穿透力”,對兩家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問題進行集中探索與解決。截至目前,《信息日報》的發行量逐漸提升,且其盈利能力明顯增長,這也意味著融媒體時代下新媒體為主導傳統媒體融合發展取得初步成效?!缎畔⑷請蟆放c中國江西網可以看作是傳統媒體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實例,可以汲取其中的經驗,來創新傳統媒體的新聞采編內容、采編流程,并通過采編渠道與新聞采編管理的不斷優化,使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更具影響力。
五、結語
作為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媒體融合發展可以實現多個不同媒體平臺、信息傳播載體的融合,使信息傳播、普及面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競爭,為凸顯新聞媒體的權威性特點,必須要進行新聞采編流程再造。要堅持質量為核心的根本原則,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嚴格避免在信息沖擊下新聞采編工作脫離新聞的本質,可以進行新聞事實的客觀論述,進一步提升新聞信息的可信度,進而使得新聞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李紅星.融媒體時代影響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綜合思考[J].新聞文化建設,2021(8):39-40.
[2] 張晨光.善用技術再造流程:融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新聞轉型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7(8):172-173.
[3] 劉玉紅.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實踐及思考分析[J].新聞前哨,2021(1):60-61.
[4] 周玉祥.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實踐及思考分析[J].傳媒論壇,2020,3(6):85-86.
[5] 馬越,金子龍.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51.
[6] 劉芳.城市廣播新聞采編流程再造與創新:以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為例[J].中國報業,2019(13):74-75.
[7] 鮑新文.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