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強
【摘要】本文以新一輪新課改為背景,結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討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對策。找準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的教學措施,希望更多的高中數學老師能認識到這門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創新改革自我的課堂教學模式,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教學問題;教學對策
一、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分析
1.過于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鍛煉
在最近幾年我國的高考政策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數學也反映了許多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內容,越來越多的高中數學老師認識到數學這一門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課堂上以關注新課程改革的相關教學要求,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更多的老師在課堂上,把課堂教學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有效發揮,這確實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的主體地位過于明顯,可能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課堂中,部分教師并沒有深刻的理解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意義。盡管老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機會,體現了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但這種開放型的模式,完全由學生自主決定,導致教師并沒有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大部分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體現,甚至有一部分教師沒有關注到自我教學的方法是否準確,只想達到新課程改革這一個目標即可。這樣的錯誤思維想法,難免會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與鍛煉。
2.新課改教材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教材角度分析來看,相比于傳統的教材課本,新課改教材內容有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和變化,有助于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但這些教材的改革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教材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內容編寫不夠合理,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背景中,高中數學的教材內容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調整,有一部分內容已經有刪減,有一部分內容安排了順序的調整,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而且在高中內容刪減中,除了一些技術性的知識,還增加了許多探究性的活動,如果內容刪減不當,也會影響高中數學不同知識點之間的教學協調問題。
數學這一門學科,主要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知識。但是由于新的數學教材借鑒了西方數學的各種內容,并且注重學生的思維鍛煉,從這樣的角度分析來看,發現高中數學的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可能更多沒有體現出高中數學的應用價值。而且數學這一門學科的教材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銜接不夠明顯,存在著脫節的問題。再加上高中數學課程的基礎性要求需要學生滿足高中階段的學習共同需求,在實踐中可能有一部分的數學教材內容[1],已經超出了高中階段學生所能接受的學習能力范圍,這些是目前新課改的數學教材方面的問題。
3.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學生的這一個基礎教育階段中,不僅要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更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教師要從全面評估的視角來考慮如何構建教學評估系統,重視學生的知識教學,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綜合素質提升是重點關注的內容也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從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的角度分析來看,發現更多的學生在數學這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更多偏向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缺乏數學學習方法的靈活應用,也很難將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之中。整個數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建設與實踐教學意義難以得到綜合的體現,大多數教學更偏向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如果學生長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可能會影響自我的學習質量。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缺乏客觀的評價,缺乏全過程動態的評價,教師不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不能根據每一個學生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目標,這些都阻礙了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二、新課程改革數學教學的重點分析
數學是高中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顯著提高了學生邏輯思維和問題處理能力的培養。結合新高考數學改革,必須加強對學生相關問題的培養和問題解決意識的教育。從目前高中數學的教學改革角度分析來看,更多教學工作指向學生的多元化能力的鍛煉與培養,需要教師關注學生專業水平知識提升,也需要將更多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內容融合到高中的教學課堂中,體現出高中數學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在學生數學專業技能培養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體現出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發展模式。
新高考的主要改革內容:一是增加了對數學主要知識的考試,包括函數、導數、級數、三角學、立體幾何等。研究了算法框架、統計和通用邏輯;二是強調數學知識的整合,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包括函數導數的綜合題、序列知識的交叉、學生數學思維方法的考查,包括數學中的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變換函數法等[2]。這是當前高考改革的發展趨勢。對于這方面的考核內容,考核分數也有所提高。在整個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結合新高考試題的特點,不斷改革教學內容。
三、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對策分析
1.鞏固基礎知識,加強對公式的理解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有的數學解題思想都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之上的。只有使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對公式的探索和理解,加強數學公式的應用,解決學生的數學學習問題。
例如,在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歸納公式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詳細講解數學知識的基本內容和本節使用的公式,使學生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和公式的具體應用措施。通過簡單問題的實例和教師的教學指導,使學生能夠將公式應用到問題解決過程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同時,通過對該節內容的公式應用,教師可通過提出多樣化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在課堂上思考,以此達到學生解題水平的提高。比如,教師可直接列出公式求解cos135°的解題過程和結果。讓學生通過對該公式的理解和運用,使學生通過135°=180°—45°解決方式讓學生求出不同的cos180°和cos45°的值,進而相減得到計算結果,進而得到最終的結果。
2.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發布相關問題時,必須注意運用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并掌握各種思考方式與解題方式。為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到一題多解的學習情境,教師應培養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高中數學一題多解的思維能力和學生的多題一解思維能力相對來說屬于高中的一個重要階級的思想,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不同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中學數學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高二數學第三必修課《古典概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教給學生相關知識。在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解決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老師可提出問題:質地均勻的硬幣和質地均勻的骰子。當這兩個物體被拋向空中時,當硬幣和骰子的正面和背面有不同的六個點時,通過投擲點和正面和背面的組合,有多少不同的可能性。列出了各種解決方案。通過對具有這兩個特征的概率模型的討論和分析,學生可以理解經典概率模型的意義。
很多數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都有相同的原理,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問題情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大膽猜想數學中的某些問題。通過讓學生對數學解題方法進行猜測,能有效梳理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掌握程度,并且做到舉一反三,提升問題的解決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考慮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和提問。比如在隨機事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翻數學課本,觀察左手頁數和右手頁數,可以得到什么樣的規律?比如拿出一個轉盤不同顏色組成,將轉盤自由轉動,指針會指向哪一種顏色?這就是隨機事件,在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入方式,提高學生興趣。
3.注重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
高中數學學生的綜合能力更注重學生問題解決思維的培養。問題解決思維決定了學生理解數學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簡化問題解決過程,事半功倍,節省學生解決問題的時間。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要從思維的視角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包括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變換思想、函數和方程思想等[3],可以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思維。當看到一類問題時,可以從一個實例中得出推論,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高中數學中講授隨機事件概率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首先向學生講解與隨機事件概率相關的基本知識,使學生理解概率的概念,理解基本的概率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了相關的問題解決思維和問題解決模式。例如,在計算概率時,對于不同的問題類型,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概率方法。此時,學生應根據在做和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類型,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掌握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以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對于問題情境教學方法的使用,讓學生對于本堂課所學內容以及相關的數學內容進行思考。在提問時,老師可以從趣味性的角度,考慮調動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對老師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討論。比如在等差數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一個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讓大家計算1+2+3+...+100=?也可以列出5.15.25.35.x這一數列,讓大家猜想x等于多少,這就是趣味性的一種提問方式。然后引出德國科學家高斯的故事,講解等差數列,這種教學的方式提現了與數學故事規律的趣味性融合。
其實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包括了多個方面,比如常見的解題思維、邏輯思維、數學建模思維、歸納總結思維、逆向思維等。在這些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的課堂教學效率。并且抓住不同思維教學方法的特點,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完善自我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4.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進行相應的分層教學
在實施相應的分層教學法之前,教師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相應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劃分,并將優秀學生、中等學生和差生逐一分組,以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在相應的分區中得到合理的安排,并在安排的過程中告訴學生分層的原因是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不是給學生打分。避免在教學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欲望。
例如,在高一數學第二必修課《圓與方程》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針對不同水平的同學,采用分層提問方式。針對優秀學生,要加強綜合運用、發展思維、合理、高效地解決問題,提高學業水平。中等學生的問題應與現實相結合,使學生在鞏固基礎的同時,能掌握相應的中高難度問題的解決方法,有效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在對學困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學習相應的基礎知識,結合運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需的公式和定理,以保證學生能夠鞏固和學習基礎知識。
在分層教學中把優生和差生結合起來,讓差生在優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優生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優生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差生。同時,它的作用是讓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復習基礎知識,這對于學生在綜合應用問題的過程中,保證其基礎知識能夠非常穩定。優秀學生可以引導差生學習相關知識。通過觀察優秀學生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思維方式,學困生可以學習優秀學生的學習方式并提高自己。在優秀學生的領導下,學困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通過對優秀學生的學習思路、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優化,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成績。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數學教學需要關注基本教學目標的落實,需要引導更多的學生掌握并且熟練應用數學規律以及數學的原理,將數學學習的知識內化為自我的知識,進而可以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各種數學生活問題。基于教學的任務和目標,結合學生的生活閱歷,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理解數學知識,培養自我的學習能力。這個過程都離不開教師的因材施教教學原則,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
總的來說,在目前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且分析數學這一門學科的教學特點,提高數學的教學水平。教師應基于目前新高考的教學背景,了解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從教學方法、教學思維、教學模式等不同的角度,完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找準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與技巧。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水平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關注綜合素質教育的教學工作落實。
【參考文獻】
[1]王加白.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20(11).
[2]姜甄.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智慧,2020(15).
[3]陳志江.明體達用:新課標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建設之思考[J].數學通報,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