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教師要開創新的教學模式,主動從三尺講臺走入學生群體中去,深入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需求,結合新一代學生的學習特性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提出疑問,挖掘學生的自主探究潛力,并繼續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文章就高中階段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培養展開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一、開展英語活動,培養自主能力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類學科,不少學生平時很少使用英語,所以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記憶,但往往記憶的效果甚微。因此,需要教師開展活動,為學生建立一個練習使用英語的平臺,讓學生之間通過英語進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自查和糾錯,在對話過程中聆聽他人的表達,在不斷重復的英語訓練中夯實語法知識,提升主題理解及溝通能力。
首先,學習英語要通過記憶單詞和語句的理解來進行學習,但記憶對于學生來說是異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學生對所記憶的內容并未理解的情況下,這樣不僅記憶效果差,還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改變教學的策略,另外,教學策略的改變要針對每一位學生,畢竟每一位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理解的方式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同,所以教學方式要適時地進行調整。教師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真正與學生站到同一角度來思考問題。
其次,英語是學生課下接觸不多的學科,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長時間不接觸英語就會容易對英語有生疏感,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多接觸英語,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可以進行英語溝通。另外,還可以辦英語競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全面了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活動的開展需要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學生在參與英語活動的過程中會互相彌補對方英語知識的缺漏,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彌補學生的的不足,學生之間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進行英語學習,不僅能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還能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水平。
最后,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需要日積月累地記憶,面對日常接觸不到英語的現實,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打造一個接觸英語學習空間,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新的理解,增強對英語的了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二、課前自主預習,培養自主能力
英語需要學生利用大量的課下時間來進行學習和記憶,學生單靠課堂上的學習是遠不夠學好英語這門語言類學科的。由于高中的詞匯量較大,學生在課堂上是不能完全掌握的,這就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前預習來幫助自己學習英語。學生課前預習英語,教師在講解新單詞和新句式時學生便容易接受和理解。學生進行課后自主學習,還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增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程度。英語的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地積攢,主動復習學過的知識是對英語知識的加強鞏固,學生通過不斷地鞏固,有助于在學習新知識時快速掌握,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成績。
英語的學習需要課前的預習,學生在進行預習后,教師在課堂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就能夠更加快速地理解并掌握知識,避免課堂時間的浪費。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英語需要大量的時間,就像語文學科一樣,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經常使用,英語也同樣需要學生時常進行學習。養成課前預習英語知識的習慣,學生可以提前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進行改正。
學習的過程需要學生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來完成,自主學習便是學生學習的一種良好方式,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通過提前預習的方式,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得以解決。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否合理安排時間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高低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樣的學習時間,有的學生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時間進行英語學習,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有的學生卻是虛度光陰,沒有對時間進行合理地分配,這就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同樣的時間,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成績。另外,沒有利用好時間的學生還會喪失對于英語學習的信心,慢慢的,英語成績就會越來越差,導致英語成為學生的弱勢科目,因此,合理分配英語學習的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相比數學,數學需要大量的理解和不斷地演算,英語則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記憶,成績進步非常緩慢,但隨著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不斷前進,學生逐漸掌握了學習英語的方法后,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將會有顯著提升。當然,良好的學習方式是可以助力好習慣的養成,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課后鞏固復習,可以加強對英語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
三、利用課堂時間,培養自主能力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來對英語進行初步的了解,產生對于英語的認知。學生利用好課堂時間是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可以輕松地進行英語的學習,在教師的帶動下,學生可以快速掌握好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另外,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思維能力的產生將會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高效的學習。
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利用好課堂的學習時間,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就是利用好課堂上教師的教導。教師的講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源泉,學生想要建立英語的學習思維,就需要在課堂上緊跟教師的腳步進行學習,這樣的話,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習效率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教師需要改變課堂上的講解內容,隨著教育的不斷革新,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也要隨著教育的改革而變動,面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進行改變,將原本枯燥的英語進行趣味化改變,改變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使英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發現英語的有趣性,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可以不斷增強學生英語的學習能力,也能帶領學生在其他學科認真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使學生受益終身。學生根據課前預習的內容可以發現自己不能理解的內容,在課堂上利用好課堂時間,聆聽教師的教導,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最后,學習需要學生主動地去進行自我管理,利用課前預習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在課堂上利用課堂時間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英語知識,通過課后的鞏固,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在英語學習中精進自己,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產生,是需要在學生合理分配時間和學生主動融入學習的過程中而逐漸形成的。
四、結語
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努力來提高學習水平,教師需要開展英語活動鍛煉學生,使得學生在使用英語日常交流過程中不斷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另外,還需要學生合理分配學習時間,進行課前的預習,通過課堂上教師的教導和課后的鞏固復習,學生會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田田.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 中學生英語,2022(02):82.
[2]江凌云. 探究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 科普童話,2019(23):58.
[3]李錦宏. 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試題與研究,2019(25):48.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