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玲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影視劇以其生動形象、視聽結合、觀看渠道多樣的優點而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累為影視劇的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素材,與此同時,影視傳播也成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對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狀況進行了調查,并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在此基礎上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出新方法、探析新路徑。
關鍵詞:影視傳播;問卷調查;傳統文化
一、研究設計
任何一種影視文化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價值觀念。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潛移默化地傳遞一個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價值觀。[1]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最豐富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2]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和底氣,在意識形態競爭愈加劇烈的當今社會,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播也成為了一項必不可少的“社會事業”。
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影視劇對我國傳統文化傳播的影響,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問卷通過QQ、微信等社交平臺發放,共收到278份有效問卷。所有統計數據都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問卷第一部分主要是調查觀眾的性別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調查觀眾觀看影視劇的頻率;第三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來調查觀眾受影視劇呈現出的傳統文化的影響程度。在正式開始研究前,先列出十項假設:第一,觀眾更喜歡富含文化底蘊的影視作品;第二,影視劇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第三,通過影視劇,可以學習到許多的傳統文化知識;第四,一些影視劇所傳遞的文化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也很有用;第五,觀眾會因為某一影視劇而去學習該劇所處朝代的歷史知識;第六,觀眾會學習影視劇里正面角色的為人處世;第七,觀眾會學習影視劇里出現的詩詞;第八,觀眾會學習影視劇呈現的美食美酒的制作;第九,觀眾會學習影視劇的禮儀;第十,觀眾認為影視劇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 。
二、信度效度檢驗
信度檢驗是指問卷的可靠性檢驗。效度是指調查問卷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事物的程度。
在信度分析中,首先分析α系數,如果此值高于0.8,則說明信度較高。本次信度檢驗的α系數為0.849,大于0.8,因而說明研究數據信度質量高,根據該調查數據來進行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詳見表1)。
效度檢驗是用統計學上的因子分析這種數據分析方法來進行。對KMO值進行分析,如果此值高于0.8,則說明研究數據非常適合提取信息,從側面反映出效度很好。使用KMO 和 Bartlett 檢驗進行效度驗證。KMO值為0.926,KMO值遠遠大于0.8,說明研究數據非常適合提取信息,從側面反映出效度很好(詳見表2)。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
從性別來看,278份有效問卷中,男性人數為144;女性人數為134,男女人數總體上相差不大,所以就可以忽略后續研究中由于性別差異所造成的誤差。從年齡段來看,接受問卷調查的觀眾中,18歲以下的有4人;18至24歲的有83人;25至30歲的有149人;30至40歲的有34人;40歲以上的有8人。總體來說,在所有的被調查者中,18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是最多的,累計占比高達83.24%。從學歷分布來看,學歷為高中及以下的有48人;大專學歷的有81人;本科學歷的為129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為20人。總體來看,在本次調查中,學歷為大學本科和大學專科的被調查者所占比例是最大的,累計百分比為75.54%。從觀看影視劇的頻率來看,有41.01%的被調查者表示經常觀看影視劇;有51.44%的被調查者表示偶爾看;有7.55%的被調查表示幾乎不看。
(二)性別與影視劇傳統文化傳播的差異分析
本文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來研究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對不同性別觀眾的影響會不會有差異。每一項的P值均大于0.05,所以性別這一變量與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影響這一變量的各因素之間均沒有呈現出顯著性,說明在不同性別的樣本中,調查結果都不會出現顯著性差異(詳見表3)。
(三)年齡與影視劇傳統文化傳播的差異分析
為檢驗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影響在不同年齡層之間是否具有差異,同樣是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通過方差分析結果可知:第2項、第4項和第8項的顯著性水平P值小于0.05,這說明不同年齡段的樣本對于假設2、假設4和假設8具有顯著性差異,但是通過對比平均值可知,總體差異還處于適中水平。對于其他的7個因變量來說,P值都大于0.05,說明不同年齡段的樣本對于這7項不會表現出顯著性差異(詳見表4)。
(四)學歷與影視劇傳統文化傳播的差異分析
為檢驗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影響對于不同學歷的被調查者是否具有差異,本文引入了非參數檢驗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出只有第六項的P值小于0.05,其余項的P值均大于0.05,總結分析可知,不同學歷的樣本對于“我會因為喜歡某一部影視劇而學習該劇正面角色的為人處世”呈現出顯著性差異;而對于其他的傳播影響來說,就算是學歷不同也不會呈現出差異,全部都表現出一致性(詳見表5)。
(五)影視劇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影響分析
影視劇對我國傳統文化傳播的作用分析是通過李克特量表將被調查者對影視劇傳統文化傳播作用的認可度進行賦值,選項設置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別對應1-5分。選項一的得分均值為4.04,這說明被調查者的整體意見是在同意以上,文化底蘊深厚的影視作品更容易受觀眾的歡迎;選項二的得分均值為4.28,是所有選項中得分最高的,這說明觀眾非常認可影視劇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作用;選項三的得分均值為4.08,說明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影視劇是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選項四的得分均值為4.05,這說明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影視劇所呈現的文化價值觀念是由現實作用的;選項五的得分均值為4.15,這說明影視劇的播出有益于激發觀眾學習歷史知識的動力;選項六的得分均值為3.99,這說明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觀看影視劇可以學習到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八和九這兩個選項的得分均值都是4.23,在所有選項中得分排在第二位,這說明影視劇對于我國的詩詞歌賦、美食美酒等傳統文化的傳播作用是巨大的;選項十的得分均值為4.13,這說明影視劇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是至關重要的。
四、結語
影視劇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具有積極作用,且影響力較強。調查結果還顯示,性別因素對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效力不會產生影響,年齡因素和學歷因素會對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效力產生輕微影響,但是總體來說影響不大。本研究針對“影視劇對傳統文化的影響”進行了調查。大部分的被調查者都表示非常認可影視劇的文化傳播作用,并且更加喜歡觀看文化底蘊深厚的影視作品。但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如今的影視行業過于的心浮氣躁,許多的影視作品空有外殼而毫無內涵。自然起不到文化傳播的作用,還會讓追求文化享受的觀眾對影視劇喪失信心。因此,影視行業要積極響應國家“文化強國”的號召,創作出更多反映我國經典文化、能代表我們的國家形象的影視作品。讓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不少被調查者還認為影視劇的傳統文化傳播是有現實意義的,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影視劇的功能只是閑暇時間解悶。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影視劇不僅只是在觀眾的休閑工具,具有正確價值導向的影視劇還能成為觀眾的良師益友,向觀眾傳授我國古代的風景園林、詩詞歌賦、服飾禮儀等相關知識,還能激發觀眾對歷史知識的興趣,引導觀眾主動去探尋某一段歷史故事。大部分被調查者都認為影視劇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今后的文化傳播過程中,要合時宜地利用好影視劇的文化傳播作用,在影視劇中融入適當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張帥.新媒體語境下影視文化的傳播策略研究[J].當代電視,2018(1):87-88.
[2] 儲峰,趙聰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探析[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9,36(5):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