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葛偉
摘 要 :中國民族特色大漆工藝家具產品凝聚大漆工藝技術的質樸與雅致,同時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溫和之美。現如今將民族大漆家具運用回歸于新時代生活中,重拾中國傳統大漆工藝技法的同時,為現代機械化產品帶來了新的創意元素與活力,賦予了新的文化意義。本文通過對民族漆藝家居產品的發展現狀的分析與創新設計應用,在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漆藝家居產品設計的創新設計方法作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 :民族漆藝? 家居產品? ?創新設計
現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越來越需求精神文化內涵的熏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這就導致了中國傳統的工藝再次成為了新時代的寵兒。設計師在現有的美學基礎上對傳統民族大漆藝術進行持續性探究與摸索,運用全新的設計理念和審美觀念應用于大漆工藝產品中,此舉讓大漆家具更新迭代,不僅滿足了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創新,同時也豐富了現代家居產品的形式內容。新時代設計理念與傳統美學審美觀念等方面是目前大漆工藝在現當代家居設計領域中廣受青睞的重要原因。民族大漆家具產品作為現當代家居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它體現的不僅僅是歷史上民族的智慧結晶,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綜合文化經濟發展的象征性產物。所以在研究民族大漆工藝家具的創新性應用,這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從過去的傳統來說是在大漆藝術的審美情趣上增添設計感的現當代藝術品味,這是結合當下較為可行的創新發展之路,從工業革命之后的現代家居量化產品來看,大漆材料或工藝技法更像是產品內容與方法的拓展,這也是把傳統手工藝運用于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的有效方法,時代審美的碰撞與產品實用價值的根基,這讓人們重新認識和增添看民族大漆文化的藝術歸屬。
一、中國漆藝家居發展狀況
漆藝家居在我國擁有豐富的歷史底蘊,追溯至戰國時期,有專門的人對漆藝家具的生產制作進行管理。發展到了漢代,設立了專門的漆藝家具管理機構。到了唐代,漆藝家具已被列為稅收實物之一。由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間,皇室對漆藝家具的設計與制作越來越重視,民間漆藝家具的制作也發展迅速。使得中國漆家具的發展無論在工藝上還是在造型設計上都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程度。從幾千年前至今,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古代作為宮廷禮樂用品和民間實用收納物品,直至如今,除了實用器皿物品之外,上升至高端藝術品審美或收藏階段。對于這一國寶級工藝技術,在漫長的藝術歷史中日漸衰落,從而難以普及大眾生活。伴隨近現代中國進程的發展,經歷戰亂,立國發展,探尋出路,起起伏伏,這個近現代半世紀里,中國大漆藝術面臨各路危機,許多大漆工藝大師為了生計改行換面,物質匱乏年度更讓人們無心了解大漆工藝,改革開放后,國門大開,涌入大量工業產品,人們被這眼前的新鮮舶來品迅速捕捉,傳統的大漆工藝逐漸脫離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與本身最根本的實用性價值漸行漸遠,轉向家居裝飾,首飾飾品,藝術品收藏等方面。大漆工藝的制作程序繁瑣與時間成本高昂等使之與快速發展的商品經濟市場格格不入,這也讓人們望而遠之,大漆工藝純手工制作,在高速發展進程中及不利好。
近些年來,漆藝家具的設計制造幾乎模仿復刻明清古典家具的版式,明清古典漆藝家具講究大道至簡的框架結構與精細做工,強調實用與形式并重,但就現代人審美而言,只能符合較小一部分中式家裝年紀較大的人群,無法滿足廣大受眾的日常生活需求。現代漆藝家居不僅包含漆器家具,同時也包含其他家庭實用漆器與陳設裝飾大漆物品。探尋現代漆藝家居的發展之路,不限制風格,立足民族特色文化,符合現代審美情趣設計,必然是在傳承創新傳統漆工藝技術的基礎之上,結合現代家居生活產品的前衛設計理念和豐富材料生產工藝技術,研制內含傳統大漆藝術底蘊,外顯現當代藝術審美與工業科技手法的漆藝家居產品。
二、文創背景下民族漆藝家居產品機遇
1.國家政策背景支持
我國自“八五規劃”至“十四五規劃”,國家發布了眾多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文件,大量的政策規劃支持、規范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支持文化創業產業園建設,發揮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當下,我國正處于民族文化復興階段,極具民族特色的漆藝文化符號注入現代工業化產品中,民族漆藝的創新設計應用更能滿足人們對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訴求。讓大眾在消費過程中更具民族文化自信心,提升家居產品的精神文化附加值以及家居生活的幸福值。
2.家居生活產品市場需求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科技文化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飛速提升,家居生活環境樣式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普遍。民族漆藝只有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才有機會得到普及發展,自古以來的日常生活中也運用到這些實用的漆器物品,食物容器,酒具家具等等,因此立足現代家居生活環境,把漆藝與現代家居設計結合起來,以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重塑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風格,給漆藝帶來新的生命力回歸現代生活的同時,達到契合民族文化內涵與工業商品價值的平衡點。
目前知識付費、網絡流量等在文化創意型產業中日漸重要,民族性精神與現代性審美融合的創意設計也是文創產品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互聯網+文化藝術、商業運營、生產制作等資源整合,新型文創產業模式的業態逐漸為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帶來方向,這些都為民族漆藝的產品發展提供了有利現實條件。
民族漆藝與家居日用產品器物的結合正是民族漆藝之美滲透到現代生活中去的體現。民族漆藝只有準確地以服務于人民群眾為目的,同現代工業化設計生產改造相結合,才能更普遍的進入廣大群眾家庭,美化家居生活環境。將傳統民族漆藝元素或材料和國際設計理念、中國漆藝家居設計相結合,注重精神審美和器物實用,讓民族漆藝家居設計成為一種符合現代人家居生活時尚的流行趨勢。
3.全球家居裝飾市場的巨大需求
從事大漆設計最為典型的參考案例隸屬日本,90年代日本便確定以設計為核心的文化競爭力理念,這是在亞洲創意文化產業中搶占工藝重組的先機。另外日本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互聯官網將主導權交給消費者,這是十分前衛大膽的個性化模式,極大程度上獲得了群眾的普遍認同感。
另外全球家居軟裝行業爆發,給我國民族漆藝市場也帶來了契機。在室內家居軟裝飾行業當中,家居產品幾乎涵蓋了一半以上的生活物品、娛樂物品、工藝奢飾品等等。為促進民族漆藝家居產品市場化,可以嘗試參考瑞典的宜家風格,從最基本的家居搭配開始,深入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這值得國內的漆藝家居產業借鑒學習。
三、漆藝元素在家居產品的創新設計路徑
1.大漆作為環保材料的家居裝飾運用
現代室內家居環境當中,人們追求環保無污染的材料,室內設計渴望達到住戶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狀態,所有在家居裝飾中,大漆作為純天然的樹脂涂料,具有非常強的材料穩定性,防腐防潮、抗酸絕緣、色澤持久等特點,融合木制、麻布、藤竹、石材等等天然材料元素,巧妙與漆藝元素結合設計,運用大漆材料的可塑性,包容其他材料元素,漆藝的拋光亮面與麻、石等質感材料,形成鮮明的質地對比。當然大漆作為涂料材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材料的稀缺性,作為純天然材料,需要手工割漆,后期過濾加工制作,無法類似工廠材料進行量產,這也是導致高昂價格的漆藝材料無法普遍作為裝修材料應用,只能停留在高檔空間設計中。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作為家居產品出現的大漆材料得到廣泛認同,在家居環境中的應用也逐漸普及起來。
漆藝家居產品已不僅僅是昂貴的工藝品或單一的家具物品,而是普及成為群眾日常家居用品。以大漆材料繪制的文房產品,在書房內凝神創作盡享自然之美,大漆的氣味與色澤都與工業材料相差甚遠,環保與時尚,實用與優雅完美統一,在室內家居環境裝飾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
2.新興材料與技術為大漆提供全新設計思路
現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更新換代,新興的技術手段應運而生,如3D打印,數字掃描建模雕刻,電子噴繪研磨等等,補充了民族漆藝純手工制作的技術效率短板, 不論從造型制作、色彩調配都為漆藝創作打開了全新的局面。 例如3D打印技術可以與漆藝脫胎技術相融合,利用3D打印的模型可塑性,直接開展繃布上膠形成造型基礎,后期髹飾大漆材料,達到新穎的創作手法效果。另外化學合成材料也廣泛使用,雖不能完全環保家用,但在公共區域或部分場所能可以進行材料替代,降低成本,工序便捷等,例如腰果漆,合成漆材料,當然在運用載體方面,也涌現出大量新材料,鋁板、玻璃、金屬等等,在此類新材料上面進行漆藝制作,不僅運用傳統漆藝工序技法,也會運用到現代材料的分解技術,腐蝕、結晶等手段,將畫面偶然呈現不同于常規手法的色彩肌理效果,這是材料集成的發展方向。 這是需要設計師的思維靈感和眼界工夫,借助新興材料與技術制作出耳目一新的現代漆藝作品。
3.作為大漆藝術品點綴室內家居氛圍
室內空間一般以整體效果為主,大面積留白或硬裝固定式構造,使得家居氛圍形式單一,給人印象刻板統一,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因此在此基礎之上,需要進行藝術點綴,大漆工藝作為民族時尚藝術收藏品,可以通過產品色彩與空間色調對比和諧統一,材質美感與具有手工溫度質感的沉淀,讓家居空間大大提高了生活品味。民族漆藝作品的藝術性表達,不能只沉浸在傳統技法,還需要符合設計美感,這將為室內空間增添視覺亮點,注入精神文化底蘊。例如在國家很多大型的室內空間中,墻壁懸掛、隔間屏風等描繪祖國大好山河,氣勢宏偉,色彩鮮明,讓外賓眼前一亮,直面感受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民族漆藝運用于公共或家居室內空間作為藝術品裝飾具有雙重意義,不僅在點綴空間效果上帶來視覺張力,同時為傳播民族藝術文化開辟新的道路。
四、結語
不論從橫向還是縱向觀察民族漆藝的發展,為中國現代漆藝家居產品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及啟發。我國民族漆藝作為優秀的傳統工藝一直傳承至今,面對時代潮流的快速生產下需要進行轉型再造,符合當下生活需求與審美標準,將純粹欣賞的民族漆藝工藝制品拉回現實社會,充分考慮家居實用功能,這也是目前藝術創作者一直探尋不同的技術方法和融合路徑的目標。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更需要抓住機會,打造代表中國的民族藝術品牌,基于國家領導人民族文化自信思想來看,這也是讓民族文化走向全球的必經之路。通過現有的科學技術與生產水平,深入開發民族漆藝產品,將民族漆藝的實用功能再一次發掘出來,在手工制作與機械化生產輔助發共同協作下,拓展現代家居市場,重回大眾視野,達到現當代家居設計中漆物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高度融合。探討傳統民族漆藝在家居空間裝飾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漆藝家居產品可行性的嘗試和開發,真正地把傳統民族漆藝的價值與現代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傳承發揚民族漆藝的物質屬性特長與精神文化屬性內涵,為現代家居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鄭蕓.漆藝在現代家居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03):87-88.
[2]張鷥鷥,李春慧.四川傳統漆藝在現代家居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2):76-77.
[3]莊菲菲.傳統漆藝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工業設計,2019(10):132-133.
[4]董麗娜.論傳統漆藝文化在現代家居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J].居舍,2019(34):20.
[5]盧利波,劉先.基于創新設計理念下的揚州漆器產品開發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10):95-96.
[6]王家榮. 淺析傳統漆藝與現代產品設計的融合[J]. 工業設計,2016,9(1):105-106.
基金項目:2021年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文創視域下民族漆藝產品設計創新與應用研究”(KY202107);2022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桂西苗族傳統紋樣在現代漆藝家居產品中的應用研究”(2022KY1640)。
作者簡介:劉曉霞(1993—),女,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南寧理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
通訊作者:葛偉(1992—),男,安徽省合肥市人,單位(學校):南寧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