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平
摘 要:在減負教育新政策的形勢下,優化教學質量是師生的共同目標,為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形式多樣化、數量適當、評價鑒賞、科學布置作業,從而讓學生在減少作業的同時,對知識點加強鞏固。在教學中,布置作業是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布置作業、讓學生課后練習和教師批改作業,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如何讓學生認真學習、認真做作業、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是每位數學老師以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為探索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減負高效、作業
引言
通過對作業的練習,讓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展更寬的知識面,對初中數學作業實行減負高效的同時,讓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過程中充滿趣味性,使得學生對數學產生樂趣。
一、對作業時間和數量的掌控
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控制在一定程度,大量的作業讓學生學習時間長,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學習效果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作業是為了檢驗教學質量,也是在課后鞏固知識的方法,由于題海戰術導致的大量作業,讓許多學生苦不堪言,而在“雙減”的背景下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概括和研究,整理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布置作業,在減少了學生做作業的時間的同時也提高了作業效率。
以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對一元一次方程進行教學時,所布置的計算題目應不超過10道,而且要選擇計算量適中,難易度適中的題目,覆蓋多種運算的混合計算題。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將時間把控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學生圍繞課堂內容完成作業,增強知識點的掌握,避免學生對繁重的作業產生厭學的心理,使學生花費的學習精力得到鞏固。
二、對課堂作業進行精準篩選
教師在同一堂課進行教學時,因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有的學生進度是不一樣的,對新知識接受能力也不一樣,導致作業呈現的效果達不到預期。而教師在對于這種現象,要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對于習題要進行篩選精煉。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著重基礎知識,布置作業時要讓學生對知識點充分掌握,為以后的學習做基礎。比如,對于如何整理錯題,有的學生不會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整理,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關于收集錯題的作業,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錯題,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對基礎知識的加深。
以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為例:在對有理數進行教學時,要鍛煉學生運用不同法則和思維能力著手,許多學生在解題步驟中時常犯錯,主要是因為一些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固和解題過程粗心大意導致的,導致后面的解題過程中產生壓力,作為教師要對此類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增強基礎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中設置分層作業對學生精準教學
教師在課堂結束后,根據上課時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情況,將作業分別布置為必做題和拓展題,必做題以基礎知識點為主,而拓展題則是在原有知識點的基礎上增加適當的難度,讓有能力的學生將拓展題作為趣味作業,提高學生在寫作業時的樂趣,并且還能拓展知識面。這種教學方式,既對學生精準教學、合理設計的作業,也保證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完成作業,同時還能考慮不同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需求。初中數學作業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布置,并對學習知識的理解設計分層作業,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以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為例:在學習整式加減時,布置整式加減的基礎性作業,比如化簡求數值、同類項合并類型題目,同時也要為拓展題布置運用整式加減解決的應用題目。而以往的教學方式中,統一布置作業會導致有難題時,部分同學答不出來,讓學生喪失學習信心。而設置分層作業,是為了學生能在題目中靈活運用公式,能做到舉一反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每個學生做完作業后能有所收獲。
四、作業的多樣化讓學習充滿趣味
因為數學這門學科是枯燥乏味的,為了讓作業更有趣味性、整合性和實用性,不管是選擇題、判斷題、理解題、問答題都可以讓題目變得新奇、好理解,對學生有吸引力。在數學作業設計方面,教師不僅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還要多樣化,通過多樣化的作業,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樂趣。設計多樣化作業是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得到提高,讓數學基礎知識不穩固的學生喜歡數學,發現數學獨特的魅力。
以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為例:在教學對稱圖形時,給學生布置剪對稱圖形。當學生將剪好的圖形展示出來,有樹、蝴蝶、等腰三角形等漂亮的圖案,這種課堂趣味又能培養一個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增加同學的審美。再對生活中出現絢麗多彩的圖形進行展示,比如扇子、風車、鉆石等,通過舉例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學生充分感受對稱在生活中的運用。
結論
在新的教學方式下,減少作業量能讓一些基礎知識不穩固的同學增強知識印象,對知識穩固的學生拓展更全面的知識點,從而對學生進行更準確的教學。作業的多樣化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是主動性和趣味性,能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實現數學作業“減負”與“高效”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姚燕華. (2019).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 數學大世界:上旬(11), 1.
[2]農家習. (2019). "減負增效"從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抓起.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1), 2.
[3]楊秀生. (2019). 實施分層課堂作業讓數學教學"減負增效"策略研究. 課程教育研究(26), 2.
[4]李宗旗. (2019). 減負增效背景下的分層數學作業研究. 教育觀察, 8(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