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園
摘 要:從我國對素質教育的需求來看,應將原有的應試教育進行適當的轉變和完善,加強以學生為本教學原則的落實。具體到初中英語科目,教師在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地更新原有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學習新的、更高效的教學方法,針對性提高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對課前預習環節的有序開展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章對如何開展初中英語閱讀課開放式預習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開放式預習;開展
引言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需要改變和調整常規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課前預習可讓學生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還能使其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實現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正式教學前,教師需從多個層次和角度了解學生,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設計預習方案。
一、開展初中英語閱讀課開放式預習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方法,能夠首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英語科目中未知問題的探索能力。英語的學習內容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分別包括閱讀、口語、翻譯、寫作等方面,著重培養了學生的外語交流能力。不難看出,該科目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所以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切忌“填鴨式”教學,教師需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圍繞英語教材內容涉及的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和分析。課前預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學生自行提出問題,而在英語課堂正式上課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通過尋找問題的答案提高聽課效率,在收獲到相當的學習成果后,也能針對性增強學生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強對問題的探索能力,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二、開展初中英語閱讀課開放式預習的策略
(一)閱讀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閱讀材料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要與文本內容有關,所選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應適合教學實際要求和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如在講授I’m watching TV.中有關澳大利亞的內容時,給學生布置了“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ustralia?”這一針對性閱讀預習任務。學生通過到圖書館、閱覽室查找資料或上網搜集資料,對澳大利亞有了一定的了解,涉及weather,people,sports,animals等,內容豐富、詳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了預習的目的。
(二)利用思維導圖法預習文章里的詞匯
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Learning how to learn”“Talk about how to study”等不同的主題,在課前預習時候將本單元所要學習的詞匯分門別類地制作簡單的思維導圖。在進行正式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了解課前已經制作好的思維導圖,并重點指出其中的詳略不當等不足之處,逐個指導,解決學生之間的共性及個性問題。然后,教師再根據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講解,把自己對于英英語章的理解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課堂主體的作用,使其在細致觀察課堂重難點與思維導圖詳略設置的具體差異之時,思考預習時出現的相關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對本單元文章的大意已經能基本掌握了,教師課下再要求學生根據課堂所學及自己對于詞匯的深層理解,添枝加葉,完善或者創建新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對于本單元的學習將會得到更加深入,教師的課堂效率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若是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這一教學藝術,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與其他學科教師通力合作,將其加以改進和創新,想來,學生的英語學習定將取得階段性的突破,自我學習能力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三)創新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
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進行教學。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先預測這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并且事先了解文章中出現的陌生單詞。但由傳統的課前預習情況來看,這個教學環節并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學生課前預習方式,改進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預習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預習和推測課文的重點,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讓學生學習詞匯部分。可以要求學生先閱讀課文的開頭,然后推測后面的內容。同時在增加學生單詞儲備的基礎上,避免學生在拼寫單詞時出現錯誤
(四)重視預習環節的開展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要求學生對于預習內容進行合理分析和劃分,其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和幫助,確定學生合作學習的順利、愉悅開展。有些學生分析時會有疑問,包括不知道詞匯的含義、不知道語句的意思等,這會給學生預習工作產生很多的問題。其中,任課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促使學生完成預習任務,這樣學生可以熟悉學習內容。比如教師指導學生:這篇范文呼吁我們愛護地球,不再亂扔垃圾、破壞自己的家園。其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方向、方法等,在學生達到一定標準時,教師再開展后續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不懂的部分進行講解和完善,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五)精心設計預習問題
在預習中,教師需要加入各式各樣的問題,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具有基礎性和拓展性的練習題。教師需要準確把握預習學案的重要性和作用,所設計的問題需要服務于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如果學生認識到預習方案是一種變相的習題作業,那么就會產生較強的畏懼感,將預習學案當成一種課業負擔,學習興趣也會大大降低。因此,教師需要遵循“重質輕量”的原則,重視問題的設計和編寫,嚴格控制題目數量的合理性,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和氛圍。
結束語
總的來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適當開展課前預習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以及正式上課后的學習效率。這種方式也能夠促使學生增強學習效率和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將初中英語課堂內容盡可能地深入掌握,為進入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進一步提高自身對未知問題的探索水平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莊敏.初中英語閱讀課預習教學之我見[J].中學生英語,2020(36):32.
[2]趙敏.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預習活動設計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34):89.
[3]沈珺.翻轉課堂理念下初中英語閱讀的個性化教學[J].校園英語,2020(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