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不單單是物質層面的產品,同時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加強對圖書出版質量的管理不僅有助于提高出版單位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也是對讀者負責的重要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圖書出版單位必須要加強出版質量的管控,為讀者提供高質量讀物。文章分析與總結出版融合視域下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運用文獻資料法、實證研究法以及理論分析法等,提出了出版融合視域下提高圖書出版質量的有效路徑,既要充分重視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工作,也要建立良好的質量意識,還需要加強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助力圖書出版產業更好地應對當下的復雜形勢,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出版融合;圖書出版;質量管理;現狀不足;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4-0179-03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要想讓人們真正實現美好生活的愿望,為其提供豐富多樣的精神食糧是必不可少的,這是黨和國家給予出版社的光榮使命,同時也是出版社的良好發展機遇[2]。圖書不僅是一種文化與知識的重要載體,而且具有宣傳、教育與引導等多種社會功能。所以,為廣大閱讀群體提供高質量的圖書是出版單位必須要重視且努力發展的目標,只有出版高品質的圖書,才可以切實展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滿足現階段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幾年來,我國出版融合不斷深入,在出版物種類和模式等方面均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人們以往獲取信息的途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出版社沒有做好應對變化的有效方案,沒能構建完善的工作體制、加強對出版各個環節的監管與控制,使得一些出版物出現圖書質量降低的不良現象,并進一步導致了讀者從出版物獲得高質量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為了有效解決這樣的問題,圖書出版單位及工作人員在全面促進出版融合發展的基礎之上,還應當要及時尋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全面而有效地解決圖書出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強化圖書出版質量奠定基礎。
二、基于出版融合的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質量管理意識不強且較為傳統淡薄
從現階段出版融合發展狀況來看,出版物總體質量不高的原因是出版單位質量管理意識不強,缺乏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同時相關工作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也較為薄弱。行動往往受到意識的影響,良好的意識有助于規范人們的生活行為,對促進人們養成良好的習性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3]。
出版融合視域下,出版單位對出版質量的管理與控制工作會對出版物總體品質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可以在宏觀層面增強出版物的總體出版效果。在現代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下,一些出版單位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往往將管理重心放到出版物數量的增加上,但是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出版物的出版質量。這種不良管理意識造成實際出版的圖書差錯率越來越高,圖書出版的總體質量不斷降低,并由此誘發惡性循環[4],最終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出版單位及其相關人員沒有建立良好的質量管理意識,在開展圖書出版管理工作中,還是采用傳統模式,必然會出現較多不合理、不規范的行為。
(二)沒有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在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影響下,信息化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等不斷發展,在這些新型技術的支持下,人工智能領域得到了較大突破與進步。出版單位質量管理體系也應朝多元化方向邁進,出版單位工作人員在加強對圖書出版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時,在傳統工作模式的基礎之上,還應適當延伸和發展與當下社會形勢相滿足的質量控制手段,從而確保圖書出版能夠達到較高的品質。
另外,出版單位相關管理人員也要利用現代化的網絡軟件來改變與創新現有的質量管理工作方式,比如將黑馬軟件應用到圖書出版質量把關上,一方面能夠顯著降低人工校檢的勞動強度,縮短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出版單位節省較多的人工成本,提高校核的正確率,以此來提高質量管理的效率。這就要求出版單位質量管理體系必須朝多元化方向發展。然而從當下出版單位質量管理工作開展現狀來看,并沒有基于出版融合制訂出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提高圖書出版質量產生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
(三)質量管理人員水平高低不等
盡管在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等現代新型技術的支持下,出版單位圖書出版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然而在實際開展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工作中,依然離不開主體工作人員的操作,可以說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了圖書出版的質量。
出版單位圖書出版管理人員在專業水平、工作經驗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區別,這對提高圖書出版質量產生了較大不良影響。出版融合背景下,圖書出版需要更多專業的技術人才,因此要緊隨時代發展步伐開展人才隊伍建設,確保隊伍裝備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這對保障圖書出版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5]。
在以往出版單位開展圖書出版工作時,也存在這些方面的問題,高水平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能夠統籌兼顧到每一處工作細節,嚴格依照規定的標準與質量檢查要求落實質量管理工作,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圖書出版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確保圖書出版管理工作能有序、穩定進行。然而當圖書出版質量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時,其在開展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工作過程中往往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管理效果。
此外,低水平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往往還不能夠全面兼顧到一些意識層面的事物,難以保持管理行為的科學性,從而對圖書出版質量產生較大影響。
三、基于出版融合視域的提高圖書出版質量管理的路徑
現階段,出版產業和出版媒介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出版產業開始不斷聚合,各個出版媒介相互融合,業態更新速度快,模式也在逐步優化,圖書出版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這為圖書出版產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的新奇想法越來越多,導致其心思變得越來越雜碎。圖書質量管理的基層性、全面性以及戰略性越來越顯著[6]。媒介融合視域下,為了進一步提高出版社圖書出版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圖書出版質量管理。
(一)促使精品意識融入出版單位文化中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出版產業不僅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同時也需要擔負起重要的文化使命。出版物是現代社會文化的關鍵性載體,在出版單位文化構建過程中充分融入精品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圖書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自推出精品好書之后,其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普遍熱愛。精品好書不單單表示的是圖書基本思想內容,同時也要求圖書各個段落文字、裝幀設計等細節做到高水準。在圖書出版過程中,文字編輯工作人員、圖畫編輯工作人員以及技術編輯工作人員等要建立良好的精品意識,將出版一本高質量的好書作為自身榮耀的象征,貫徹落實各項管理流程,認真推敲、精益求精,才能夠充分體現出自身的文化工匠精神,為不斷提高圖書出版質量提供保障。
(二)加強質量管理意識向治理意識轉變
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出版物也變得多樣化,這為出版單位開展一些出版活動提供了優異的基礎條件,在現代出版產業中提高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任何出版單位都要充分重視質量管理工作,結合自身情況積極開展質量管理改革,促使管理逐漸發展為治理,充分發揮已有制度的優勢,積極開展新型治理方法的探究工作,充分重視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并將精品意識結合到實際工作中,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改善圖書出版產業的總體質量水平。
圖書出版單位在開展各項工作時要在行業標準和具體市場需求的基礎之上,在選題策劃、稿件編輯加工、設計制造以及印刷等工序中全面融入流程質量管理意識,將以往強制性的工作轉變為輔助性的工作,不斷提高出版單位的品牌影響力,從而為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構建健全的圖書出版質量管理體系
從宏觀層面來看,出版融合視域下對圖書出版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更加多樣化,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圖書出版質量管控的難度。
針對這種情況,相關管理人員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過程中要探索并整合一些切實可行的技術路線,以IS09001質量體系為參考基礎,不斷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圖書出版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出版領域一方面要不斷改進《圖書出版編校質量考核制度》《圖書編輯單位目標責任管理指導方針》等管理體制,另一方面還要全面執行中宣部印發的《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這對不斷完善圖書出版質量管理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當下媒體融合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版單位在開展圖書出版質量管控工作時要在傳統管理工作中尋找創新點,在貫徹落實傳統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各項工作要求的基礎上,積極完善新型技術的崗位績效管理制度。在提高圖書出版質量的同時,加強管理思維的改革與創新,進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效果,確保管理工作能夠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此外,出版單位管理人員還要積極學習與引進現代新型技術手段,以此來加強對專項管理內容的核查,在進一步提高圖書出版管理效率的同時,顯著改善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例如,在開展圖書校對工作的過程中,在運用傳統人工方式開展審核工作的基礎上,工作人員在正式開始發排與付印之前也能夠運用相關智能化軟件進行審核與校編。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合理運用不斷提高圖書出版的質量,圖書出版質量管理也因此具有較高的成效,從而實現了出版工作的創新與優化。
(四)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出版單位要想不斷發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出版單位開展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出版單位一方面要積極開展高水平、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工作,進一步充實出版質量管理人才隊伍。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與學習,使其掌握更多的現代化新型技術與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出版單位質量管理團隊的逐步壯大。
第一,在開展圖書出版質量管理工作時,出版單位要深入調查與了解當下市場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之上確定自身的市場定位。此外,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將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人員考核的重要指標,引入大量高水平專業人才,為出版單位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
第二,出版單位在加強人才引進的同時,還要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管理體制,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實訓,將以往的培訓活動逐漸發展成為實訓。依托對人才管理方式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以此來不斷提升出版質量管理隊伍的綜合水平。在開展正常的員工知識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開展相應的實訓考核評估,促使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團隊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展。
(五)完善圖書評估體制,健全圖書評審制度
在針對圖書出版后的評審制度方面,出版單位不僅要完善圖書評估體制,還要健全圖書評審制度,確保圖書出版過程中的各個流程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管。為了進一步提高圖書出版質量,一方面要在發行前控制好質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視發行后的評審工作。從某種層面上來看,出版后的圖書評審體制在提高圖書出版質量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工作人員出版責任體制中的關鍵內容。
圖書質量評審結果、獎懲的處理均為圖書質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實際開展圖書出版質量評審工作時,一方面要嚴格依照專業標準,認真傾聽專家的指導意見。另一方面要廣泛獲取讀者的反饋信息,對圖書的實際社會反響進行科學評估。
不僅要有經濟與效率標準,也要有人文與政治標準,進而逐步健全圖書出版后的評審體制,為圖書出版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推動圖書出版以增大數量為主導轉變為以注重經濟效益的提升為主導,提升圖書出版整體產業水平。
四、結語
圖書出版質量是現階段出版融合視域下媒體業態的重要依托,是每一個出版單位在不斷發展與改革過程中都要充分重視的地方。現階段,圖書出版的信息傳播途徑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出版單位相關管理人員要充分了解與重視當下圖書出版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不斷加強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創設切實可行的管理流程,構建一支實力雄厚的高水平質量管理團隊,推動平時管理工作充分融入出版單位運行體系中,為實現圖書出版質量管理方式與方法的創新奠定基礎,進而促進出版單位的不斷發展,實現整個信息市場的創新與構建。
參考文獻:
[1] 楊榮,杜艷平,唐賈軍.圖書出版媒介融合運營模式研究:基于15家圖書出版集團的觀察[J].出版科學,2019,27(4):58-62.
[2] 韓贊.新時代科技出版融合發展路徑探索:以某出版社科技圖書出版為例[J].科技傳播,2020,12(15):25-26.
[3] 張昊越.淺談出版社如何做好圖書編校質量管理:以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6):186-187.
[4] 劉芳.“互聯網+”背景下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探析[J].文化產業,2021(16):163-164.
[5] 滕耘.提升圖書編校質量 推動出版強國建設:圖書編校質量檢查中的常見差錯分析與對策[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1,37(5):67-71.
[6] 王建建.出版融合轉型背景下教輔圖書編輯如何向產品經理角色轉型[J].新聞傳播,2021(16):94-95.
作者簡介 郭帥,本科,編輯,研究方向:醫學專業圖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