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杉
摘 要:思維導圖是用來組織表征知識的圖文并重的工具,師生共同手持思維導圖這把利器,提高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概述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巧妙地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以此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生的思維水平快速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學習效率;研究對策
思維導圖是用來組織表征知識的圖文并重的工具,簡單而有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勢,讓它成為教與學的一把利器,師生共同手持這把利器,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特點,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優化知識結構、提升解題能力等,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
一、思維導圖與學生特點相適合,激發學習興趣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思維導圖將各種零散的智慧、觀點等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系統,允許學生自由聯想,不像傳統教育那樣,要求遵循從概念到概念的“線形思維”,而是按照大腦思維的結構進行放射性的“網狀思維”,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智力開發的高峰期,對各種顏色、圖形特別感興趣,而孩子們一般情況下只是在美術課堂中才能接觸到豐富的色彩,因此,教會孩子用思維導圖去表達,在可視化的情境下,效果十分明顯。思維導圖可以將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有趣起來,因此也獲得了教師的青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激趣,以此促進學生興趣不斷提升的同時數學學習效率也可以更上一層樓。例如,在學習“可能性”內容時,教師上課前就將“一定”“不可能”“可能”三個詞語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并引導學生分別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此時,學生的興趣很高,熱情地表達著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教師也由此引出一些數學問題,鼓勵他們繼續判斷,為順利地展開教學活動打下基礎。當教師將確定和不確定事件描述的方法講解給學生后,又鼓勵學生列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同時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印象,同時其課堂主體地位也達到了凸顯,真正貫徹和落實新課改教學理念。
二、思維導圖與教學設計相結合,優化知識結構
思維導圖可以將很多知識點聯系到一起,也可以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優化數學知識結構,以此促進學生快速突破課堂重難點知識的同時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題的效率也隨之升高。
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這一課時,這部分內容涉及的概念很多,如周長、面積以及六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等。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明確復習任務:(1)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表示的意義?(2)小學階段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3)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請將以上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并且能讓人一眼就看出平面圖形面積計算之間的聯系。
三、思維導圖與創新思維相融合,提升解題能力
解題能力不僅考驗的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扎實程度,還考驗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將思維導圖與“解決問題”有機地相結合,對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維導圖是一種比較形象且直觀的教學輔助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講解數學題目時利用思維導圖將不同的解題方法呈現出來,促使學生在學習各種解題方法之間的關系時解題能力和思維得以進步和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先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學會豎式計算兩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當學生掌握了計算方法后,教師將購買羽毛球拍的應用題目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思考“一副羽毛球拍28元,現在商店搞活動買三送一,請問實際上每副球拍花了多少元”。學生立即思考起來,有的人提議先計算出花費的總金額再除以4,有的人則提議先除以4算出節約的錢數再用原來的價格減去節約的錢數。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兩種方法直觀地呈現出來,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直觀地看出兩者的區別和聯系,進而學會使用多種方法從多角度解決問題。思維導圖的輔助,不僅促進學生思維得以發散,更利于學生解題能力快速提升,為其后續靈活應用多種方法解答問題奠定了基礎。
四、思維導圖與新舊知識相整合,開展復習活動
復習課程的設置是為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進而重新鞏固知識點,以便增強記憶。但是,一般情況下,教師們復習方式十分單一,在課上重新講述一遍知識點并針對學生反映加以重點強調,這種復習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學心理。為了促進學生復習效率快速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復習活動的開展,并在復習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友好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才可以提升數學復習的實效性。
例如,學生在復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單元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一上課先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三個名稱并列書寫在黑板上,然后問道:“同學們,還記得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這些圖形的哪些知識點嗎?”話還沒說完,學生們便七嘴八舌地回答起來,有的人想到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有的人想到了平行四邊形的特點,還有的人想到了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等知識點。為了引導學生建立起本章節知識的聯系,教師鼓勵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并且當他們回答出某一知識點后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并加以引導促使其能夠回憶起更多的知識點,同時了解到各個知識點間的巧妙聯系。在思維導圖輔助下的數學復習課堂中,師生可以有效互動,學生的復習效果也明顯高于之前。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以學為主,靈活應用思維導圖目的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尊重學生課堂地位的基礎上將思維導圖融入各個教學環節,以此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奠定基礎。D6765809-7F44-4914-BDD4-865C1CEA68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