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藝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由于數學思維和理性思維發展存在不足,在學習一些數學知識的時候會存在吃力的情況,那么教師就可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讓學生結合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這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使用小組活動來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首先要進行有效的分組,這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不斷提升小組學習的效率,最后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學習之間的評比,從而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組活動;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產生的,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夠很好的提升教學的效果,甚至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無法形成很好的數學學習思維,這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是不利的。那么教師就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以此來提升教學的效果,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進行有效的分組,利于教學開展
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時候能夠擁有作為平均的實力,也能夠為課堂的高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想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就需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并且在分組的過程中不能夠只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而是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對于數學知識掌握的能力,再參考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組,這樣才能夠進行科學分組。
比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發現班級當中的有一部分學生數學成績非常好,但是通過深入的了解可以發現,這部分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做了大量的習題才擁有了非常好的學習成績;而班級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講,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在不進行額外學習的情況下也能夠擁有非常好的學習成績。這就說明這兩類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有著不同的能力,而課堂教學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利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所以通過刻苦努力來獲得良好學習成績的學生在課堂的快節奏教學下是無法完成一些學習任務的,所以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應當對這部分學生按照學習一般的學生來進行分組。
二、引導進行有效學習,利于小組學習效率提升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進行自主的學習,能夠進行探究式的學習。但是,很多學生在小組內并不具備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那么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內逐漸掌握合作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從而來提升課堂學習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先復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復習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兩位數乘兩位數”進行分解,最后讓學生對分解的內容進行探究,尋找計算的方法。如計算“11×1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分解成“11×2”和“11×10”這兩個計算式,然后讓學生計算出結果。教學到這一步的時候,教師就不再引導學生進行計算,而是給出“11×12”這個計算式的正確答案,讓學生自己尋找正確的計算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探究。
三、開展小組學習評比,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
小組學習評比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提前告訴學生這節課要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并展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獎品,從而在開始教學的時候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升教學的效果。比如,在教學“復式統計表”這個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剛開始教學時告訴學生要在課堂結束的時候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并展示出幾個文具盒,并告訴學生這是獎品。這能夠有效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充滿凝聚力,這樣就能夠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時候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對于構建高效課堂來說有著積極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以教師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的時候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每一個小組之間的學習實力處于平均水平,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室還要使用學習評比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輝. 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教育界, 2021(31):2.
[2]田洪海. 基于小組合作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 中華少年, 2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