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云
關鍵詞:麗江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實踐研究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幼兒的發展與從小生長的“水土”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家鄉的地理環境、自然風情、文化氛圍對幼兒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麗江擁有著極為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主要體現在民族、語言、禮儀、民俗、服飾、節日、建筑、宗教等多個方面,利用麗江鄉土資源進行幼兒園課程開發,對幼兒園教育五大領域的充實有著重要影響,還可以讓幼兒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同時,依然可以傳承自己家鄉的民俗文化,使幼兒園課程構建更加多元化、多樣化。
1.麗江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意義
1.1有助于保護和傳承麗江地域文化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幼兒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各種文化,當前西方文化對中華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而站在麗江地區幼兒教育角度來說,主流文化對地域文化也造成了沖擊,如何保留和傳承地域文化,成為了幼兒園面臨的一大挑戰。將麗江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中,可以從幼兒階段進行地域文化的滲透,尤其是納西族文化、彝族文化、白族、傈僳族文化,這樣一來既能向幼兒傳輸主流文化,還能保護好地域文化。
1.2有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教育要以貼切幼兒生活為主,內容要更加具有廣泛性和啟蒙性,對于生活在麗江的少數民族幼兒來說,他們最早接觸的飲食文化、傳統文化大多都是以自己民族為主,所以,幼兒園在構建園本課程時,要充分考慮到麗江市多民族的特性,充分彰顯出園本課程的包容性,這樣一來,幼兒在學習過程也會積極接納非本民族的文化,用包容的心態去學習、與他人相處,這對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1.3有利于幼兒園綠色化發展
長期以來,受應試理念影響,國內幼兒園大多采用教條式育人模式,幼兒園園本課程存在一定滯后性,幼兒園忽視了鄉土資源利用,缺乏一定的本土特色。對于麗江市來說,當地幼兒園應該積極將鄉土資源融入到園本課程構建中,為幼兒創造多元文化協同育人背景,因地制宜,結合麗江地方特色,挖掘鄉土資源,突出幼兒園辦園主題,這樣一來可以大大吸引少數民族幼兒入園,這也是麗江地區幼兒園實現綠色化發展的基礎保障。
2.麗江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策略
2.1在語言領域課程中的融入
在麗江鄉土資源中,語言資源非常豐富,納西族的語言是納西語,彝族的語言是彝語,傈僳族的語言是傈僳語,還有很多其他少數民族均保留著自己民族的傳統語言,至今沿用,對于幼兒園來說,這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語言資源寶庫。在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將少數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東巴文學編寫進園本課程。幼兒普遍愛聽故事,教師還可以講述一些富有哲理的納西族童話故事,比如《玉龍山的傳說》《口弦的故事》《孤兒與神蛙》等等,將少數民族的文學結晶充分展示出來,促進少數民族幼兒樹立民族自豪感,同時也為漢族幼兒創造了解其他民族的機會,充分體現麗江鄉土資源在語言課程中的融入價值。
2.2在健康領域課程中的融入
幼兒園在健康教育課程構建和開發過程中,也可以有效利用鄉土資源,以麗江地區為例,當地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比如酥油茶、蜜餞等等,幼兒園在食譜制定中應該尊重幼兒民族文化飲食,開展健康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多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促進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此外,在麗江,有著很多傳統民間體育活動,比如打磨秋、射箭、摔跤、打跳等等,幼兒園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例如將打跳融入到戶外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隨著民族音樂舞蹈,既能實現民族文化的熏陶,還可以提高幼兒運動樂趣,與此同時,幼兒園也可以對打跳進行創新和改革,將其與舞蹈課程相結合,制定更加科學的幼兒運動計劃。
2.3在藝術領域課程中的融入
麗江是一座蘊含著非常豐富藝術文化的城市,很多音樂家、藝術家、舞蹈家定居在這里,目的就是尋找創作靈感,麗江有著著名的納西古樂、原始歌舞等等,基于此,幼兒園可以將這些鄉土特色資源融入到藝術課程構建中,例如在音樂課程設計中,融入傳統的納西族兒歌、童謠等等,比如最著名的《麗江古樂》,可以將其作為音樂欣賞內容。再例如,教師在藝術活動設計中,可以將麗江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歌舞《熱美磋》《勒巴磋》《嚕蹉》《東巴舞》等等納入課程內容,還可以將其作為戶外游戲、課間操活動,帶領幼兒真正感受《熱美磋》舞蹈的魅力,單《東巴舞蹈》就有300多種跳法,對拓展舞蹈課程內容有著非常大的資源利用價值。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麗江有著非常豐富的幼兒園課程資源,是一座文化寶庫,幼兒園應該重視對麗江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其有效融入到園本課程構建中,開辟多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共育背景,強化幼兒園辦園特色,實現綠色化發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婧.鄉土資源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有效運用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 000(005):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