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自己的個性化思想與見解,對各類事物會存在自己的判定標準,但是因為學生缺乏社會閱歷、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干擾,會無法堅持正確的理想信念,對于學生的成長與未來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應積極利用我國擁有的紅色文化,特別是應積極運用本土紅色文化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進而提升培養效果并實現培養目標。
關鍵詞:理想信念;紅色文化;滲透策略
引言:
我國現代作家丁玲曾經說過:“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無論過程多么艱苦、環境多么惡劣都能忍受”,指出了理想信念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的重要性。因此,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應注重學生理想信念的培養,并將理想信念培養貫穿于管理工作始終,進而不斷感染學生的思想意識,在促進學生擁有理想信念的同時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一、融入交流中,感染學生思想意識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對各類事物擁有自己的判定標準,班主任在教育引導學生時需要采取與之交流的方式,通過交流讓學生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進而在了解學生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尊重自己的,進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并為后續教育引導奠定基礎[1]。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可以融入本土紅色文化,讓學生運用“紅色文化”擁有的精神理念去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在有效改善學生問題的同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例如,高中階段的學習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某位學生在學習與成長中表現出茫然狀態,表現在: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相似,學習的過程只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剩余時間投身于娛樂中,并且還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家長因未掌握正確的教育引導方法,教育的結果呈現出學生采取了反向行為。班主任在管理這類學生時可以采取交流的方式,并且要從學生娛樂的內容入手,利用與學生擁有相同的喜好,達到讓學生能夠與自己積極交流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業余時間與學生共同玩耍游戲,并表揚學生游戲技能水平很高,可以讓學生產生優越感。然后,班主任可先詢問學生有沒有想過利用游戲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這一問題是學生從未想過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當前娛樂的需求。此時,班主任可以給予學生布置一個游戲任務,讓學生挖掘當地擁有的紅色文化、了解與本土紅色文化相關的各類事件,并根據本土紅色文化創造出游戲設計方案。同時,要求學生將紅色文化擁有的精神在游戲中體現出來。在學生制作出來后,班主任則觀察學生的方案中是否體現了紅色文化精神,可以了解學生是否學習了紅色文化,并對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可增強學生在游戲領域發展的自信心。最后,班主任將學習與理想實現的關系表達出來、在實現中遇到的困難闡述出來,再將紅色文化——不放棄、堅持自己理想的信念闡述出來,進而促進學生產生理想信念并擁有堅持、不放棄的思想態度,并促進了學生更好的成長。
二、融入活動中,增強學生理想信念
學校教育教學中會創建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升學生各項能力,比如藝術類的活動、體育類的活動等,并且在開展活動時會存在比賽的模式,在比賽中會存在學生失敗的現象,并對學生的內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自尊心要比小學、初中顯著增強,在面對挫折時會產生較強的情緒波動,并易采取消極的行為。因此,班主任在比賽類的活動中要對學生失敗這一行為展開教育引導工作,利用本土紅色文化擁有的理想信念去感染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而讓學生明確“只有不斷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將失敗轉變成成功。”
例如,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學生在比賽中失利,內心都受到了一定打擊。此時,班主任可以引入本土紅色文化,將本土擁有的“紅色”歷史失敗事件闡述出來,可以同時配備多媒體將當時的場景再現等,并詢問學生:“如果你是當時的先輩們,你會選擇放棄嗎?就如同現在你們比賽失敗了。”由于學生并未在當時的場景中,很難做出自己的選擇,班主任可以在給予學生一分鐘的時間后,將先輩們的抉擇及最終取得勝利的結果告知給學生,也同樣可以采用多媒體情景再現的方式展示,利用先輩們的抉擇與擁有信念去感染學生,進而讓學生擁有這一信念,并作用于行為中,敢于面對失敗并努力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融入課堂中,充分發揮出語文學科的作用
在語文教材中融入了較多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章,班主任在利用紅色文化滲透培養學生理想信念時,可以利用語文課堂滲透紅色文化,在充分發揮出語文學科作用的同時,讓紅色文化感染學生的思想意識,在學生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時,實現了培養目標。
例如,語文教材中編入了《長征勝利萬歲》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描寫的是我國紅軍為了抗戰勝利而采取的措施,長征策略實施的意義體現出了“把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堅信革命事業必定勝利的精神。”班主任在引領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促進學生學習這一精神時,可以將學生的“小家”比喻成國家這一“大家”,可將國家經歷的事件引入學生的“小家”內,讓學生思考自己會怎樣做,然后再引入國家這一“大家”與學生“小家”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認知到“沒有‘大家何來‘小家”。同時,班主任將每個領域的人才付出促進了國家快速的發展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國家的發展與每個人都有直接的關系,進會因為之前“小家”的鋪墊、“沒有‘大家何來‘小家”而促進學生產生積極學習成長并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力量的情緒,進一步實現了學生擁有理想信念這一教學目標。
結束語: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應積極運用本土紅色文化擁有的理想信念去感染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而促進學生擁有自己的理想,并運用紅色文化擁有的信念去勇敢面對實現理想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困難,達到堅持、不放棄自己理想的目的,實現學生穩定、快速成長的教育目標。同時,班主任還應積極創新本土紅色文化的滲透策略,讓更有效的滲透方法落實于教育中并充分發揮出作用,進而讓學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固。
參考文獻:
[1]夏文紅. 初探紅色文化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踐[J]. 女人坊, 2021(16):2.
[2]余媛媛. 紅色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J]. 江西教育, 20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