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
摘要:隨著時代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突飛猛進,在橫向的發展上,我國的面貌每天都在更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縱向的發展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希望,那么國家就有希望,為了促進我國的發展,國家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學生,之前國家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但伴隨著政策的改革,“雙減”政策在我國正式落地實施,所謂“雙減”,從字面意義上就可以看出,是從兩個方面減輕學生的負擔,這兩個方面即學生的作業和學生的課外活動,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對于學生的素質要求并沒有降低,反而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所以在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方面,教師應積極響應國家的新政策,想辦法為學生布置簡而精的作業,讓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本文通過討論“雙減”政策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意義和當今小學數學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研究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運用哪些有效策略在“雙減”背景下為學生布置特色作業。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 作業設計
【正文】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進而讓學生養成能夠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作業與語文作業和英語作業有所不同,語文和英語強調記憶,而數學強調理解,所以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能完全借鑒其他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而要考慮到學生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依靠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來為學生布置一些有特色的作業。伴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數學教師更應該優化作業的設計,應該明確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在于作業的多少,而在于作業的精細,所以教師應積極努力布置一些在減輕學生負擔和心理壓力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能力的特色作業,以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
一、特色作業設計的意義
近些年來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學生們放假時間短,但作業極多,放假時間與作業布置的多少沒有形成一定的比例,這一現象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因此教育部門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改革,明確減負與提升學生的能力要同時兼得,重點不是要讓學生完成多少的作業,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的過程提升自身的能力。由此可見,作業的設計對于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為學生布置特色的作業,學生通過這一特色作業,不僅能夠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能通過完成作業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知識的系統性,對小學生后續的學習與發展非常重要。
二、當今小學數學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
在作業的布置方面,不論是哪一門學科的教師,大多數教師都是在為學生講解完課文中的理論知識之后,把讓學生完成課后的練習作為課后作業,或者憑借著之前的教學經驗為學生布置作業,這些作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極高的機械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布置課后作業,對于語文和英語這些需要記憶的學科來說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對于需要理解的數學學科來說意義不大。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思維發展較為靈活,所以這些作業的布置不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小學生的發展需求,也沒有達到國家教育部門對于小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要求,長時間為學生布置類似的數學作業,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沒有一定的挑戰性,從而喪失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情,不能很好的促進小學生的發展。
三、設計小學數學特色作業的有效策略
3.1教師應及時更新思想
時代在不斷變化,教師的思想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潮流,新課改之后,教學模式與之前相比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所以教師不能保持原有傳統的作業設計方式,應該意識到之前的機械性的作業只為學生的作業增加了量的負擔,而沒有發生質的改變,應該以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待作業的改革,要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的能力通過自己設計的作業實現質的飛躍。
3.2教師應明確數學作業設計的原則
作業不僅能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好處,還能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好處。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知識的系統性;教師通過批改作業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況以及自己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對此進行改進。為了使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的可信度更高,教師設計的作業就要有一定的水平,所以教師對作業設計的原則要有一定的把握。一要遵循一致性原則,即教師設計的作業要與上課的內容以及教學目標保持一致,使教學更加完整;二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如果作業設計的太過枯燥、死板,學生會對數學的學習喪失熱情,所以要讓作業更加富有趣味,使學生在樂趣當中完成作業,學習知識;三要遵循適中性原則,即量的適中性、作業難度的適中性,教師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
3.3教師應優化數學作業,使作業更富有內涵
布置課后作業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后有點事情干,而是為了讓學生的水平有更高的提升,所以教師應嚴格把控數學作業的水平,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高效的完成作業,提高作業完成的效率和質量。在講解新知識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業,布置此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激起學生對之前學習內容的意識,并為接下來學生的數學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講解的內容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實踐作業,既能激起學生進行作業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講解完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圍繞本節課所講的知識為學生布置作業,達到讓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也能建立數學知識之間聯系的目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頒布對小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好處,既能減輕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負擔,也能同時提升作業的質量,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效率,還能提升小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在布置作業這一層面,教師應及時更新思想,了解作業設計的原則,并使數學作業富有內涵,實現簡而精的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林培祥.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新探[J].黑河教育,2006(3).
[2]葛靈光.小學數學作業創新設計例談[J].教學與管理,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