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嬌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發展,針對高中生物教學工作展開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一般認為,高中階段正處于學生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學科教育的同時,也需要教師進一步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引導,通過學生的心理教育引導來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指導學生的今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本身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么通過心理教育工作的展開,也能夠舒緩學生的壓力和負擔,讓學生能夠正視成功與失敗,從而在相較輕松和健康的氛圍下取得良好的成績。因此,本文立足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
引言
生物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其本身也有著很大的難度,一些學生在生物學習中不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這就很容易加劇學生的心理壓力,并同時給學生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教師同步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合理定位自身的情況,合理定位自身的學習狀態,從而及時進行調整,既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一、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展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便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需要有具體的目標計劃,并能夠針對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反饋。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高中階段仍處于成長時期,學生的認知、思維和價值觀都會發生變化,那么連帶出來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也需要抓住這些變量來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前教師對學生的評估和考量指標仍然比較單一,仍是建立在乘數和成績和分數基礎上的。這就導致了當學生出現成績和分數問題時,便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分數和成績,也會忽略掉學生其他方面的閃光點,不利于學生的綜合全面成長,也不利于學生的正面性引導。其次,一些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仍采取傳統枯燥的這些方法,這就導致了氛圍的壓抑和乏味。那么,當學生感知分為后,便很容易出現厭倦學習的情況。最后,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導入同樣缺乏針對性。針對不同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征和不同差異,為能夠進行有效的觀察和具體化的教育,這就導致了西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缺乏清晰的目標,限制了其在個體學生身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和價值。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促進生物知識同生活的融合
針對以上問題,在高中生物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是需要做好生物知識同學生實際生活的融合,以生活現象作為切入點來進行引導和啟發。例如,在教學生命起源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播放多媒體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母親十月懷胎,生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母親。這也是因為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的階段,往往不善于對自己的父母表達心中所想,并會在課堂上出現頂撞教師,在家庭中出現頂撞父母的情況。但如果針對這些問題,教師硬性要求學生去孝順父母,也會造成反面的效果。因此,更好的方式還是先去改變學生自身的認知,在潛移默化中去削弱學生的叛逆情緒,從而通過學生的自身認知建立來指導自身的行為。
(二)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在高中生物教學信健康教育工作展開的過程中,也需要教師進一步把握好教育教育的方向。那么在具體工作展開中,則是需要教師首先針對班級內的每一個學生進行觀察和分析,要把握好每一個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特點和性格特點,從中提煉出具體的價值觀導向,以此來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針對一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其擅長的方面入手,給予學生自我表達的機會,并在這一過程中多對學生進行鼓勵,以此來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反之,面對一些過于外向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開展集體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收斂學生的鋒芒,讓學生學會如何約束自己,如何與他人分享,與他人合作,從而在針對性的教育指導下實現學生的。
(三)通過專業的生物知識來對學生的身心問題進行解決
一般認為,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往往比較大,并在學生學習壓力的導向下,也影響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便可以通過生物鐘有關人體構造方面的知識講解,來幫助學生對自身的狀態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把握好壓力情況的具體表象。如此一來,不僅僅是由教師來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進行指導,學生自己也能夠進行自我疏導,從而保證自身處在一個更理想的狀態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能夠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保持一個愉悅、良好的氛圍和情緒。同時,高中生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掌握自我疏導的正確方式,不僅僅是在學習方面取得好的成績,也在生活中達到好的狀態,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 馮茂祿, 葉茂華, 耿海峰,等. 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科學教育, 2006, 12(4):3.
[2] 張寶珍. 關于在農村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考試周刊, 2019(16):1.
[3] 顧赟珺. 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新課程導學:中旬刊, 20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