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筱瓊
摘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重視對學生各階段的培養,尤其是小學時期,因為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差,所以需要針對其課后作業進行適當的調整。語文作為傳統學科,一直是小學教學任務的重點,基于此,在“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應以準確把握設計要點,以科學的方式規劃小學語文作業。
關鍵詞: “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策略;
引言
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作業的育人功能有所忽視。把作業當作教學任務布置給學生,隨意性大,缺少設計,更談不上創新。在當前減負增效背景下,依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兩個文件精神,我們需要從全面育人的高度去思考,分析解決作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深入探究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如何創新作業設計,給學生“松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實效性和精煉性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已經成為教學實施和分配家庭作業的主要前提。筆者結合相關調查,將近80%的學生發現自己在面對過多的作業時會感到沮喪甚至抵觸。針對小學生群體,大約有55%的小學生報告說他們面臨很多家庭作業,最終作業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所以為了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需要注意減少作業數量,注重完成作業的效果。通過少量的家庭作業,將整合并提高小學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熱情。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到有成就感,增強學習信心,增強作業的教學效果,并在作業可持續且深入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需要支持“層次教學”的概念和方法,以實現有效性和復雜性的統一。語文作業的設計應著重于教師教學中的困難和要點,結合教材與課外練習題和相關的教科書中提取一定水平的家庭作業內容。例如,在五年級語文上冊中《竊讀記》一課的學習中,針對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將作業分為多個級別,并可以將其分為基本知識問題、知識運用題和知識拔高題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分階段安排知識促進和知識應用的問題。
二、從實踐入手,使作業具有探索性
素質教育背景下,最怕的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機器,接受一切灌輸來的東西,卻不懂得也不主動對這些知識形成自己的認識,更不會主動思考、梳理知識,從結構上、性質上分類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這就充分說明學生還沒有從被動的學習慣性中走出來,他們那些潛在的學習能力和有可能養成的學習習慣和精神都被扼殺了。教學既然是教與練的結合,那么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不但要在教學中努力通過各種手段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喚醒他們的主動意識,也要在作業設計中有參與性、實踐性的元素,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性、探索性的作業培養研究精神、探索意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比如,在給學生布置觀察類的作文作業或者是“我最喜歡的禮物”等類似的作業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不要急著動筆,先去觀察某個事物,如小烏龜、一個盆景、一朵花、一個新書包等,先從外觀了解它,再通過觀察了解它的特點,如一朵花什么時候打花苞,什么時候開花,什么時候凋謝,它的顏色、花瓣的形狀、香味怎么樣等,通過觀察有了這些細致的認識,學生不但能高質量地完成作業,而且還能養成觀察、探究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敏感度,實現從任務式作業到探究性培養的轉變目的,大大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豐富作業形式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豐富作業設計形式也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和課堂知識有效延伸的重要手段。例如《我不能失信》這篇文章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將這四個小組分別安排在四個相對安全的區域進行實驗,實驗內容為:將一個錢包放在地上,學生躲在角落里進行觀察,看最終誰會撿到這個錢包。等有人撿起錢包之后再讓一個學生去詢問這個人是否撿到了錢包。通過這樣的課后作業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誠信的概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再比如《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選取任意景色進行繪畫,將自己的繪畫作品帶到課堂上進行比賽。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諸如此類的多種作業形式的設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完成作業,還能夠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全面發展。再比如《寫觀察日記》這篇文章的課后作業就可以是讓學生選取事物進行觀察,充分記錄觀察過程中每一個時間段事物的發展過程。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做一件事情時注意力的集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專門開展一次“特別的作業”主題活動,讓學生以匿名的方式提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課后作業,這樣既能夠了解學生對課后作業的真正需求,又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對作業設計的重視,立足“輕負提質”理念,積極進行作業設計的優化,以靈活多樣的作業設計形式來提升作業設計質量,真正激發學生完成作業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以高質量的語文作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劉俊虹.優化小學語文作業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7):68.
[2]東艷.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2).
[3]梁少群.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未來英才,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