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福
摘要:學生的全面培養和提升離不開教師的輔助,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引導者和組織者,領導者,需要教師能夠不斷對自身進行完善,優化學習先進的思想觀點,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和提升鍛煉。
關鍵詞:初中歷史;時空觀念;學生培養
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具體的對學生進行培養,需要教師立足于教材文本開展教學活動,來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解決自身所存在的思想觀念,錯誤問題及時對此進行糾正,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教學。
一、梳理歷史發展過程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夠正確認識到時空觀念對學生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只是粗暴地從地理空間和時間長度上面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方式雖然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時空觀念進行培養,但與此同時也會造成學生錯誤的認知。對于學生而言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具體的培養時空觀念,首先應當能夠對時空這一概念進行分析,明確時空是指時間和空間。其次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不,不同時間段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應當能夠從時間和空間這兩方面來對此進行分析。教師自身思想觀念的更新,能夠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當中使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完善和優化教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應當能夠對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進行梳理和回顧,總結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加宏觀地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對歷史發展進程進行分析和考量。對于不同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之間的關系,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將歷史環境對于整個歷史推動進程所產生的影響也能夠更加全面地進行分析。尤其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回顧,總結復習讓學生能夠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來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能夠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通過對歷史的學習總結,回顧發現問題,在后續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更好地避免出現類似問題,推動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讓學生的成長和培養能夠更好地符合時代發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八年級上冊的歷史課本當中,對我國的近代史進行了教學,通過這一方面的學習,能夠對我國近代史的起因和發展過程進行梳理。近代史也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較為容易混亂的部分,學生對于大多數的時間梳理容易出現問題,自身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能夠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時空觀念是容易出局限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時間方面的梳理,讓學生明確不同時間背景下所出現和產生的社會歷史事件。尤其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這一頁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時間戰線相對較長,歷史事件也相對較多,學生更為容易造成時空觀念的錯亂。
二、注重知識梳理和回顧
時空觀念主題教學中,教師以時空觀念培養為導向,為學生擬定教學主題,根據教學結構的相關要求和需要,整理可用教學素材。這一環節,教師要注意將文字史料注明出處,注釋內容主要包括史料披露時間、事件空間信息。尤其是涉及比較難理解的文字型史料時,注釋內容會起到更好的作用。學生可以利用時空信息對事實進行理解。此外,教師還要用歷史的眼光鑒別“影像素材”使用價值,對網絡上或者課本上的教學資料進行二次開發,促使素材與歷史事件發生的時空框架相符合,避免學生出現記憶混亂,事件的發生時間和空間等信息張冠李戴。最后,歷史教師要圍繞教學需要,選擇時間軸、地圖類的直觀性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建立時空觀念。時間軸、地圖類素材的選用,應充分考慮學生生活體驗,力圖順利激發學生共情,促使學生深入到一定時空框架之后再對目標事件進行分析、理解。大多數的教師自身的個人意識還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和缺陷,從而導致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仍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對學生的應試能力方面進行培養。教師自身并不在乎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提升和鍛煉,這會導致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脫節。學生自身的歷史時空觀念相對較為孱弱,需要教師能夠從宏觀的角度上來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更新和培養,讓學生的認識能夠得到拓展豐富。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自身對于不同歷史事件和外界環境因素方面,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整合,推動學生自身邏輯體系的完善優化。對學生的時空觀念進行更加深入的培養,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育學,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高質量的對歷史方面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讓學生對相關的學習資源能夠更好地進行優化整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除了應當能夠對新教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和發展以外,還應當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的對此進行回顧復習,引導學生二次學習,并對這一方面的歷史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尤其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能夠通過單元主線和板塊主題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來對此進行復習。例如,學生從七年級開始所涉及到的內容為中國古代史、八年級開始對中國近現代史進行學習,學生九年級所學內容為世界史。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及時地對以往知識內容進行回顧,復習和總結梳理,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內容進行整合,推動學生樹立時空觀念和歷史時光全球觀,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能夠得到鍛煉和培養。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能夠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和提升鍛煉,使得學生的成長能夠更加符合時代發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潘衛庭.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2):148-149.
[2]唐雅慧.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歷史課件的有效性探究[J]. 學周刊,2022,(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