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初中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是依賴于學校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但是容易被忽略的是,漢語作為中國人的母語,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使用。而實踐又是學習以及鞏固知識極好的途徑,所以戰斗在初中語文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從業者們,應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的各種教學優勢,為初中語文教學任務提供便捷通道,以保證快速高效地完成初中語文教學任務。
關鍵詞:初中語文;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實踐探索
初中語文的教學任務不能只滿足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需要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運用的靈活程度。而傳統課堂的上課空間較為固定,無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探索空間。但第二課堂對于上課地點與上課形式,并沒有拘泥于一板一眼的傳統課堂,所以學生可以在課后,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隨時隨地開展第二課堂的學習活動與探索發現。如此一來,第二課堂這個學習平臺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豐富了學生課后的業余生活,不再只被電子產品與網絡世界占據,可謂是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一、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
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方法的時候,就需要運用能夠讓學生多動手、多張嘴、多實踐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教師可以在保證學生自主探索的方向正確的情況下,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讓學生自己設計第二課堂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的作用。比如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選擇錄入了賈平凹老師的很多文章,學生在學校課堂上對賈平凹老師的文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這位作家的寫作內涵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領悟。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第二課堂上能夠自主去閱讀賈平凹老師其他的文學作品,通過積累閱讀量進而領悟作者蘊藏在文字下的精神內涵。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大大豐富了傳統課堂的教學形式,同時也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去選擇閱讀的文本,能夠保證學生的個人閱讀審美得到尊重,也會讓學生對于閱讀這件事情本身取消抵觸情緒,更快地進入閱讀狀態。教師也可以借助第二課堂,讓學生隨時隨地相互交流閱讀感悟,在交流中提升閱讀品味。由此可見,第二課堂的教學結果有利于學生人格塑造與健全,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社交中的情商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提升與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師通過對第二課堂的充分利用,同時達到了豐富學校課堂的作用,也可以將第二課堂當作是學校課堂的延展,豐富教師自身教學的方式與方法。
二、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
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語法與基礎知識,同時也需要在課外的時間進行時間與鞏固,從而真正實現語文學習的閉環。而且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也并不受語文課本的限制,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成長發育特性,為學生設計他們感興趣,同時利于學生個人成長的學習內容。而且第二課堂也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布置學習內容之后,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完成的時間與地點,學習會變得更加輕松愉快。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為學生培養個人愛好與興趣提供平臺與渠道。比如學生當天在學校的語文課堂上學習了《壺口瀑布》,對于瀑布這種自然景觀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第二課堂這個學習平臺,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去記錄生活中瀑布或是河流的美。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比如說喜歡攝影的學生就會通過膠片來記錄自然的美,喜歡繪畫的學生就可以通過畫筆來表現瀑布的美,甚至是喜歡唱歌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歌唱的形式來贊美自然景觀的美。所以學生在第二課堂上也可以通過學習來完成對興趣愛好的延申,同時沒有興趣愛好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了解其他學生的興趣,進而發現自身感興趣的活動,培養屬于自己的愛好,通過培養愛好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
三、鍛煉學生對語文知識運用的實踐性
初中語文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是對語文課堂的擴充與延申,不論是學習空間性,還是學習探索的方式方法,第二課堂都比傳統課堂要廣闊與豐富很多。所以學生在第二課堂上對于知識的主動探索的可能性就會增強,因此在第二課堂上吸收的知識量就會增多。正因如此,教師更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第二課堂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呢個狗借助第二課堂的學習平臺,對語文課上所學習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知識能夠在現實中運用。比如當天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對《傅雷家書》這本名著的導讀,讓學生領悟到了傅雷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期盼與循循教導,相信會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于自己與父母之前關系的重新思考與審視。教師可以借助第二課堂對于上課地點的靈活性這一特點,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將第二課堂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跟家長共同完成能夠彰顯自家家風,符合家庭成員愿景的家訓。在完成這一項第二課堂的學習任務時,學生不但鞏固的語文課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同時也建立了與家長良好溝通的渠道,為日后學生與家長的順利溝通奠定良好的基礎。以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家長仿照傅雷與兒子溝通的方式方法,用書信或者微信文字的形式進行溝通。首先在溝通的過程中,學生會慢慢打消對寫作或者文字表達的畏懼感,同時也可以在實踐中熟練寫作方法,鍛煉文字表達能力。而且文字溝通相較于語言的面對面溝通,發生沖突的幾率會大大降低,更有助于學生與家長建立和諧穩定的親子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因為自身知識覆蓋面廣、知識點龐雜、理論知識綜合性強、同時理論知識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等等,這些自身的特點,所以要求初中語文教育從業者們,需要勇于開發第二課堂的教學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在第二課堂,通過形式豐富的實踐性活動,增強自身學習的語文相關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語文課業水平夯實基礎,建立健全學習邏輯思維,提升學生個人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謝相勛.加強第二課堂建設 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1).
[2]洪波,楊岳.拓展創新素質培養的空間-學生第二課堂創新素質培養的認識與實踐[D].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
[3]李華,張旭東.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渠道[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本論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科學規劃課題初中第二課堂活動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9040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