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
摘 要:在高中時期,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就是數學,但高中時期數學知識點多理解起來較困難,怎樣能讓學生理解復雜的數學知識教師們一直在不斷尋找新方法。巧設問題情境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高中數學提供了新的方法。巧設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走入數學的世界,讓學生通過特定的情境來學習數學,來更好的理解之前不懂的知識。
關鍵詞:巧設問題情境? 高中數學課堂? 探討
[正文]高中數學是學生在高中時期要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需要學生具備更好的數學思維。如何養成數學思維一直是教師在研究的課題。隨著現在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改的實行,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提出來新要求,要求學生開拓思維,活學活用。巧設問題情境能夠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巧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學習環境,學生根據特定的學習情境來理解數學知識,將學生之前不能理解的知識帶入學生熟悉的情境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熟悉的生活來理解數學知識。巧設問題情境可以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但如何將其與高中數學課堂相結合,一直是教師在思考的課題。
一、巧設問題情境活躍高中數學課堂探討的現狀
新課改的提出與實施,也讓高中數學學習的側重點發生了變化,教師要對之前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來幫助學生提高創新能力,培養自身數學思維,更好的適應新課改。巧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是以學生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其與課本知識結合,來創設一種符合書中知識的問題情境。根據問題的情境來思考答案,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有興趣,有助于幫助學生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將巧設問題情境合理的運用到高中數學課堂上可以讓高中課堂不再死氣沉沉,課堂的氣氛得到活躍。但巧設問題情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將其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時還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在之前一直是教師講知識之后學生自己理解進行做題的傳統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對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模式,教師其有一定認識但卻不知道如何將其運用。在之前的數學課堂中一直是教師占據主導作用但巧設問題情境更多的是讓學生掌握主動權。
二、巧設問題情境活躍高中數學課堂探討的對策
2.1將生活與巧設問題情境相結合
數學來源與生活,與生活密不可分。在高中時所學的數學知識有很多內容都可以應用與實際生活。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選取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將數學與生活結合,減少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感。教師通過選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與數學相結合來設置問題情境可以給學生一種熟悉感,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感受數學知識 更有助于學生將復雜的知識簡化理解。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數學必修二第一章《立體幾何初步》時,教師就可以將立體幾何的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以點、線、面的位置關系為例,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哪些點、哪些線、哪些面,可以讓學生來思考,以教室作為學生思考的范圍,學生可以尋找教室內的點、線、面。并觀察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也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常見的空間幾何體,來舉例子,認識空間幾何體。這讓學生將本來抽象的幾何知識具體化,在做題時能夠與生活實際想聯系發散思維。
2.2通過實踐來巧設問題情境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實踐操作能力受到了更多教師的關注。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實踐內容。將數學課堂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實踐內容巧設問題的情境。在設立問題情境的同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能學到課本知識。將實踐知識與問題情境相結合,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記憶會更牢固,對數學知識也會有更深理解。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數學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立問題情境,之后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親自動手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假設自己是調查員,根據隨機調查的定義來自己設計一項調查,將調查的內容做成一個表格并根據調查內容測算概率。學生可以隨機擲骰子,每擲一次骰子記錄一次點數,之后測算出小的點數出現的概率,大的點數出現的概率,學生也可以測算單獨的一個小數點出現的概率。可以擲骰子也可以去弄其他的一些項目,但學生在最后要寫出自己的實踐過程以及之后實踐的結論,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
結語
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上,應用巧設問題情境法,學生可以將之前自己無法理解的復雜知識帶入特定情境進行簡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巧設問題情境可以刺激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趣味學習的夢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了讓巧設問題情境真正發揮作用,教師要轉變自身觀念,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走入問題情境中,根據問題情境來進行思考,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靜.創設問題情境教學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知識文庫,2016(17):225.
[2]田福俊,朱建鴻.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課堂[J].中華少年,2016(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