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蓉
摘要:拓展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拓展教學能夠充分挖掘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調動感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而在傳統拓展教學中,教師強調知識拓展而忽略了能力拓展,無法應對新時代人才發展需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拓展教學;應用策略
拓展性教學是指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拓展以推動學生走向課外與現實生活接軌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是將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行綜合遷移,增強學生的創新型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的出發點是增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作為教師要運用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語文素養提升一個層次。
1.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優勢主要表現的三個方面
1.1拓展性教學能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拓展性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語文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做拓展性知識點的探討,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掌握知識。經過多種形式的拓展教學,學生對初中語文的認識就更加深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有所提高。當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不高的語境下,我們必須切實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真正提高學生重視語文及運用語文知識的基本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講,想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思維模式,采用拓展式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新的環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以拓展性教學方式為載體。在實際的小組合作中選出小組組長組織成員解決問題。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不斷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集思廣益、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語文學習意識有所增強。
1.2 拓展性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旳語文素養
語文拓展性教學并不局限于課堂之內,在課外我們也可采用語文拓展性教學。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課堂內的教學活動,一個是課堂外的延伸拓展教學。課堂內的拓展性教學針對教材內容的延伸學習,教師更多關注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和舉一反三的能力的培養。以《背影》一文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描述一下他們印象中記憶最深刻的背影,并說明記憶深刻的原因,這樣的拓展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朱自清的這篇《背影》有一個情感的深化,從而更能感觸作者的情感世界,而課外拓展性教學的范疇相對廣泛一些,如課外閱讀、課外活動、課外體驗。學生喜歡有趣味性的課堂,他們的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豐富多彩的課外拓展教學迎合初中生的特點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1.3 拓展性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語文來源于生活,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語文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之上。為達此目標,語文教師應樹立創新意識,超越課本,超越課堂,進行拓展性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而拓展性教學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學習,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在對教材進行學習時,教師應該全方面的把握好教材的內容,在教學的時候對教材能容納進行補充,讓學生對于主題拓展有一個充足的概念。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效的進行語文閱讀的學習,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教材中的知識進行了補充。初中拓展性語文教學方式實現了聽、說、讀、寫、玩為一體,在教學中注意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既能愉快的玩耍,還能學到知識。
2.運用一定拓展方法
2.1反彈琵琶
反彈琵琶是拓展教學中常用的拓展方式,通過打破傳統思維,逆向思考知識內容,從而獲得不一樣的收獲。例如,在學習《智子疑鄰》一課時,從表面來看,這是說聽取人意見時不能只憑關系而遭不同對待,做人要懂得交淺不可言深。但是我們反觀這個案例,文章很重要的一個字就是“疑”,懷疑而不是論斷,文章并沒有說到底是誰偷得錢財,鄰居有可能就是疑犯,所以懷疑很合理。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不一樣的結論:首先,有漏洞要及時補上,以免造成更大損失;其次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懷疑很多東西,我們懷疑同學打小報告,懷疑商家有不誠信行為,重要的是怎樣建立信任通道,消除這種懷疑,從而使雙方實現互信共贏。
2.2比較異同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選取與其相近的內容進行比較,既拓展學生知識面,又幫助學生深化對課堂知識內容理解,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例如在學習毛澤東所寫的《沁園春·雪》一詩,教師可以給出作者同時期作品,如《清平樂:六盤山》、以及同題材作品,如作者的《沁園春·長沙》、辛棄疾的《沁園春·我醉狂吟》等作品,通過系統對比,學生能進一步感受《沁園春》的內在特點,包括韻律,教材詩詞所表達的情感等。
2.3主題延伸
顧名思義,從特定主題出發,通過討論、探究等形式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主題既可以是文章思想內容,又可以是特定問題,例如在學習《應用格物致知精神》一課時,教師可以以“作者所說的格物致知精神應該是一種什么精神”為切入點,進行拓展,也可以從“新時代的格物致知與傳統意義上的格物致知有什么差別”為主題,進行拓展探究。主題延伸能實現拓展目標清晰化、特定化,與教學內容結合緊密,便于操作,廣泛應用于拓展教學之中。
2.4“最近發展區”延伸
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每個學生發展平臺、發展要求都不一樣,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實際,制定不同拓展教學方式及目標。“最近發展區”拓展操作復雜,過程繁瑣,但最符合學生學習能力、水平及發展需要,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三、注意拓展中的問題
首先,教師要深入理解課標,把握好拓展的深度與廣度。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在拓展教學前,教師要仔細研讀課程標準,既要達到課標教學要求,又要略高于課標要求。其次是拓展方式選取要合理,教無定法,教師不要選取單一或固有的拓展教學方式,可以根據教學實際,結合多種拓展方式的精髓,加以創新,提高拓展教學效率。最后是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課文及教學內容,不斷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哲學修養,通過拓展教學將語文學習過程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展現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拓展教學質量。
結語
拓展教學為學生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能夠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獲得長足發展。拓展教學補充了很多知識,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對所學主題進行系統性的掌握。讓學生找到利于自己學習的東西,通過對語文主題拓展課程的學習,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本琴. 提高初中語文拓展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 新課程導學,2012 (34).
[2] 黃謀渭. 初中語文拓展教學四法[J]. 福建教育:中學版,2008(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