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
摘要: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過程中,語文教學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問題。要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需認真分析雙減政策,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在課堂中就順利消化語文知識,擁有更多的課余時間發展愛好。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目前,部分語文課堂的教學存在非常多的問題,學生承擔著較重的作業負擔、學習壓力,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就需認真分析教學內容,靈活運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手段,開展趣味合作學習活動,同時還可構建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在新型課堂中掌握充足的語文知識。
一、雙減政策的解讀
雙減政策指的是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和課外輔導壓力。雙減政策的實行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第一,發揮學校教育的獨特優勢。要想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那么就需要教師能重視課堂教學,適當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在課堂中就順利消化和理解語文知識,力求其在學好、學足、學飽;第二,要想落實雙減政策,那么就需教師優化設計課后作業,為其留下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要想在語文課堂中真正落實雙減政策,那么就需要教師有效解決當前教學質量低下的現狀,給予學生更多探究和體驗的時間、機會,使其能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實現個人綜合能力的穩步提高[1]。
二、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學內容是基礎所在。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雙減政策的落實,都與教學內容的組織存在緊密關聯。從語文學科的教學來看,低年級需要學習和理解漢字,再進行閱讀、口語交際、寫作教學,這是經過長期教學研究所得到的結論,也符合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想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教師就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從微觀角度進行細致篩選與整理。
例如,在開展識字教學時,教師就需創新教學內容,將所學知識編寫成各種童謠,而非是簡單地傳達教材內容,讓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高效學習[2]。又比如,在教學《花的學校》時,教師就可在上課時為學生展示各種與花相關的道具、圖片等,帶給學生美好的視覺享受,激活其學習興趣。在課堂氛圍變得逐漸活躍后,教師就可適當補充教學內容,逐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從當前的語文教學情況來看,仍有部分教師尚未徹底轉變教學理念,未能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只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力度,而這出現了更多的問題。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需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精心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小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那么教師就可利用這一點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減輕學生的身心負擔,使其從角色角度順利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3]。
例如,在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時,教師就可借助信息技術播放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科普視頻,既可以是卡通動畫,也可以是科普類紀錄片。之后,教師就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結合課文內容、視頻內容等,想象自己開著飛船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宇航員,看到各種各樣有趣的畫面、事物等,體會和感知課文中描繪的各種情境。之后,教師可與學生一起精讀課文內容,認真分析和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完成各種課堂練習。在這樣的課堂中,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信息技術等充分結合起來,滿足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開展合作學習活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時刻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活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能始終保持高效學習的狀態。小學生正處于發展和成長的啟蒙階段,各方面的能力還需進行發展,難以順利完成高效學習。為了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其順利消化重難點知識,教師就可嘗試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之間能相互學習、交流討論、共同成長[4]。合作學習不僅可大大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還能實現學習效率的提高,擁有展示自我的平臺。
例如,在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該篇文章擁有十分深厚的內涵,是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在學習該篇課文時,不僅可讓學生掌握充足的語文知識和技能,還能使其逐漸形成樂于助人的精神,能從價值觀、情感等角度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在理解課文內容時,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此時教師就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各小組的學生共同閱讀課文內容,將課文內容借助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各小組可借助合作學習取得十分理想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習效果和效率的提升。
(四)構建生活情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這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但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無法靈活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實現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教師就需聯系日常生活構建生活情境,讓生活和課堂在教育方面形成合力[5]。
例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時,該篇課文蘊含的道理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生活中處處都蘊藏著這一道理,每個事物、人都擁有優點和缺點。在教學中,教師可將生活中出現的事情作為教學案例,讓學生能聯系日常生活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能認真觀察生活,從中發現哲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落實雙減政策,教師就需在第一時間更新教學理念,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全身心參與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因此,教師需綜合性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出語文學科的內在潛力。
參考文獻:
[1]陳博. "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J]. 現代教學, 2021(21):36-37.
[2]陳丹丹. 趣味引領——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 新作文:小學(1-3年級), 2021(2):2.
[3]何召云. "讓學引思"——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踐[J]. 小學時代, 2020(7):2.
[4]宋晨溪. "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 遼寧教育, 2022(1):3.
[5]王偉偉. 自主自學引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