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如何構建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首先分析高效課堂的基本概述,其次分析“互聯網+教育”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結合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現狀,提出“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構建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通過對上述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有助于優化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此,希望給其他英語老師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 ? “互聯網+教育”背景? ? 高中英語閱讀? ? 高效課堂? ? 構建
引言:
閱讀是教育的核心。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在培養學生們英語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到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激發學生們的閱讀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具體來說,英語教師讓更多的學生們學習更為基礎的知識內容,理解文章的基礎核心理念,便于豐富學生們的情感素養,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口語能力,推動高中英語教學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高效課堂的基本概述
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學是高考考試中比較重要的科目之一,為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建立高效課堂,英語老師要全面分析“什么是高效課堂?”以及“如何利用高效課堂在短短時間內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對此,英語老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時間的管理效率。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下,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建立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保證每一個高中生的英語成績都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在實際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英語老師要善于發揮自身的奠基者、引路人的作用,了解每一個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建立一套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計劃,吸引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質量和效率。
二、“互聯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價值
(一)開闊學生們的知識視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高中英語是高考必考科目,英語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們運用英語的表達能力和英語能力,高中英語的學習要不斷開闊學生們的眼界,讓學生們了解更多國外的歷史,假如高中英語教師將眼光放到書本上,那么學生們在此過程中就只能學到一些皮毛知識,無法學到英語的內涵精髓。因此,將“互聯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擴寬學生們的知識視野,豐富高中英語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高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二)“互聯網+教育”為創建情境閱讀奠定支撐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啟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學習動態,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進行一半的時候,就會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對此,英語教師利用“互聯網+教育”創設符合閱讀主題的教學情境,全面打開學生們的思維,為學生們營建輕松、幽默的課堂教學氛圍。
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借助互聯網技術中的音頻、視頻等輔助閱讀教學,讓學生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文章知識的內涵,跟著音頻一起朗讀,有助于校準自己的口音。
(三)有助于轉變學生們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通常都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位老師一張嘴、一臺錄音機等等,由英語老師主動給學生們灌輸相應的知識,學生們被動接受。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很容易造成師生關系緊張,也很容易打消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將“互聯網+教育”融合到高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們使用英語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和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們聽、說能力。同時,學生們要豎起耳朵、打開眼睛,綜合分析具體的語言情境,在閱讀過程中一邊閱讀一邊默默記憶,這對于日后英語寫作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同時,英語教師借助網絡的資源共享、信息全面、信息量比較大的基本特點,全面補充課外閱讀資源,拓展學生們的知識儲備量,增強優等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三、 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教學理念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考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英語老師的教學理念上還是比較傳統的、落后的,盲目的按照傳統高中英語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沒有嚴格的遵循相應的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語言的基礎性訓練,沒有注重對學生們進行英語篇章的講解和分析,在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上也缺少相應的培訓,不能充分地引導學生們在不同的語境下對于英語的各種文本表達方式和特點進行相應的研究,在學生們的英語詞匯量方面和英語常用句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導致大部分學生們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比較薄弱。高中英語老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沒有注重對不同的學生們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導致學生們的英語閱讀水平具有很大的差異性。
(二)教學方式比較落后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英語老師要及時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但是因為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時之間不能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傳統“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印象,導致英語老師在對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使得英語老師對于學生們的知識吸收、內化等有所忽視。
直白一點來說,學生們只懂得盲目接受知識,不懂得如何進行新一輪的學習,與此同時,大部分的英語老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時候,不能靈活、自由地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導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一直處于死氣沉沉的狀態中。
(三)“互聯網+教育”應用的針對性較低
高中英語教學主要內容就是“聽、說、讀、寫”,將“互聯網+教育”和高中英語教學結合在一起,首先要和“聽、說、讀、寫”內容結合起來。但是,大部分的英語老師在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時很少考慮到“互聯網+教育”應用的針對性,英語老師只會簡單地認為只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便和傳統教學模式有所區別,那么本節課的信息化程度也會有所提升。
而且,英語老師不會針對英語閱讀方面內容開展“互聯網+教育”專題教學,對于計算機的應用也僅僅還是停留在將課件投在多媒體屏幕上。
除此之外,部分英語老師很容易忽視了學生們的接受能力,盲目地向不同程度的學生們灌輸本節課需要教學的資源,不管學生們是否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盲目的灌輸反而會抑制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四)英語老師信息素養較低,限制了“互聯網+教育”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上可以下載很多的閱讀資料。但是在實際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高中英語老師信息素養較低,沒有過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計算機技術,歸根結底是因為部分英語老師依然堅信自身的教學能力更強,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一定會教出一批好學生。所以,在“互聯網+教育”應用到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構建中,部分優秀的英語老師因為自身的計算機水平較低,導致高效課堂的教學效率較差。
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構建
(一)“互聯網+教育”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資源,滿足閱讀需求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們可以對此獲得更為多元化的學習資料,比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的存在,讓學生們可以主動的獲得更多的閱讀材料,便于老師妥善的安排閱讀教學資源。在實際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老師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保證構建的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更為生動化、形象化,有助于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們學習到更多的閱讀材料,滿足不同學生們的基本閱讀需求。
比如:在Unit 4《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中,英語老師借助“互聯網+教育”的網絡數據庫,從中選擇適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的信息來制作相應的教學ppt課件,在課堂上將其展示給更多的學生們,滿足學生們的基本閱讀學習需求。結合《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中,主要講述“天文文學:恒星科學”的內容,所以,在制作的PPT課件中英語老師需要為學生們提供一些關于“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圖片以及相關的視頻資料,而這其中,涵蓋的教學要點信息則是和“恒星”有關的信息,具體來說,包括:Marginal science、Th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Universal gravitation、black hole、space travel And other astronomical knowledge,通過對《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學習,培養學生們對于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們探究科學的熱情。
(二)借助“微課”進行閱讀教學,便于學生準確理解文章意思
構建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的基本目標便是培養學生們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以此為基本前提,學生們才能在閱讀不同主題、不同難度的文章時,準確無誤地獲取其中有價值的資源、信息。
對此,英語老師借助“微課”進行閱讀教學,善于引導高中生們明確閱讀的主題,幫助學生們及時清理閱讀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問題,便于學生們在考試期間可以準確地抓住其中的中心思想,捋順全文的大概意思。
比如:在高中英語Unit3 《Life in the Future》這一單元中,講的是關于“未來生活”的一篇科普性文章,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無味,高中英語老師可以制作關于“Life in the Future”的“微課”教學視頻,首先將課文中所描繪的關于“Life in the Future”的場景通過多媒體大屏幕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對于“Life in the Future”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后讓學生們針對“Life in the Future”提出自己的遐想,緊接著老師在用“微課”視頻重點講述關于“Life in the Future”的重點句子,這樣原本一篇比較冗長、復雜的英語科普類文章就會變得簡潔、直白、清晰一些,培養學生們預測未來的能力,通過對現實生活和未來生活的比對分析,喚醒更多的學生們要把握現在、珍惜當下,激發學生們的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三)借助信息技術保證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導入效果更為鮮明
要想在短短的45分鐘內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英語老師做好相應的課堂導入。通過利用電子書籍、電子報紙、電子期刊等方式,有效地建立高效課堂導入環節,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打開學生們的教學思路,提升學生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讓學生們以一種輕松、愉快的開端學習本節課的其他教學內容。
例如:在閱讀《Martin Luther King》這篇文章的時候,英語老師可以建立相對應的課堂導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發散學生們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將此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social and personal background;characteristics;political ideas; major events,將這四個部分依次通過信息技術網絡展示出來。然后將學生們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翻譯并討論其中一個部分,Try to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about …… ;然后借助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將這些內容要點的順序進行打亂,讓學生們在特定的時間內找出其中邏輯關系。
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學生們不再是被動接受英語老師輸出的知識,而是在英語老師的指引下,自主思考、自己動腦去學習,主動搜索相關的英語知識,整理其中的知識點,這樣就可以很輕松地對整篇文章進行了解。
(四)借助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老師要提高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們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學生要掌握大量的詞匯量,單純的借助于課堂上的文章教學是不足以補充自身的詞匯量的,而是要借助課外文章來豐富自身的詞匯儲備量。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學生們通過網絡平臺可以下載更多的學習資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可以學習,在家里、在圖書館都可以學習,實現了隨時隨地、想學就學的目標。
而且,在網絡平臺上獲得的學習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們擴展自身的學習空間,便于在期末考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
例如:在高中英語Unit3 《Travel Journal》這一單元中,英語老師借助網絡平臺為學生們創建不同的ppt課件,舉一反三,將相關的知識做成ppt課件,在ppt課件上面詳盡的記錄關于“Travel Journal”的知識點,比如:To learn about the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geography、To know about the Mekong River、Know to love and protect the rivers in the world。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英語的程度去點開不同的ppt課件,之后根據自己的學習速度選擇性的觀看。如果這些都不能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學生們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來查找相關的網址,尋找更多的學習資源,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之下,為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視角。將“互聯網+教育”有效的融入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結合時代社會的發展潮流,轉變過去“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建立自主化的網絡教學平臺,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英語老師還需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在高考考試的作用下,建立相應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成績。
參? 考? 文? 獻
[1]賴靜.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英語閱讀課的探索——以初中英語Is this your pencil? Section B 2a-2c為例[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1(06):51-52.
[2]汪貞.提問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與實踐[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1(02):210-211.
[3]張喜珍. 批判性閱讀——打開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新維度[J]. 英語廣場, 2020(21):125-127.
王新燕(1987.02-),女,甘肅臨洮,漢族,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