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被應用在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小學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的高效,同時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本文就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教學
伴隨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滲透到各個領域,其不僅改變了物質生產方式,也促進了教育教學的模式變革。中小學時期正處于一個體系化的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階段,雖多為基礎數學知識,但對于仍以具象認知的學生來說,理解和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為此,應充分對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處理技術的各種數學工具性質和特點因素加以綜合運用,促進移動“互聯網+”下中小學教育數學的技術創新和科學發展,為廣大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網絡課堂教學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其掌握良好的自主學習技巧。進而用于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變,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綜合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
一、以“互聯網+”技術實現教學資源整合
和其他的信息資源并不相同,“互聯網+”具有更為顯著的特征,能夠切實幫助使用者和學習者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還能夠實現人性化互動等等,這也是現代教育需要充分遵從的特征?!盎ヂ摼W+”技術的出現有效拓寬了現代數學教育資源渠道,使得師生能夠在開放的時空中進行教育。師生除可利用多元化的網絡軟件外,還能夠進行大量通訊交流,實時分享電子郵件信息等等,進而完成相互交流溝通,學習更多知識。例如,在學習《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為學生介紹埃及文化遺跡“金字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幫助學生對三角形這一知識點進行深刻、形象地理解。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教師能夠在適當地范圍內展開教學補充,促使學生不局限于課本內容,將數學世界的大門敞開地更大。
二、結合信息技術,構建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課程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學生受到個人思維能力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對這些理論性的數學知識難以形成有效的理解,即數學邏輯能力有所欠缺。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往往喜歡利用生活經驗來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傳統的情境教學法很難幫助學生形成形象化的認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數學情境教學時,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重塑生活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認知能力。以筆者的課程教學活動為例,筆者在指導學生學習《我當小廚師--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程時,為了深化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在這節課程中沒有直接為學生構建“小廚師”的生活情境,而是首先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動畫演示功能,為學生制作了一張可以“分份”的披薩,使學生對整體的“1”形成明確的認知概念,然后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開展“分一分”的課程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分數的結構、分數的運算規則等知識形成形象化的理解,這節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轉變教學觀念,突出主體地位
多數小學已經對“互聯網+”技術有了一定的重視,并且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所趨,在落實“互聯網+課堂”的前提下,需要對課堂教學觀念有一定的轉變,促進這一技術能夠充分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并實現其價值,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互聯網+技術”有正確的認知,并探索有效地發展和實踐途徑,在新課改的提出下,對小學數學課堂主體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特別是小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要有明顯的突出性,激發學生的潛能,將教學工作緊緊地圍繞學生。“互聯網+”技術打造的智慧課堂能夠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凸顯,特別是創造力和想象力,再加上豐富的資源和信息庫,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積累量,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節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圖形進行各種旋轉、平移和對稱,進一步促進學生空間形象化的概念,欣賞到數學幾何圖形的魅力,提高學生想象力。
四、利用互聯網技術布置課后作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會為學生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來幫助學生真正的鞏固和掌握數學知識,但是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如果布置大量的數學知識,會加重學生的課業壓力,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當中,不僅應該注重作業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相應的減少數學練習題的數量,進而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完成家庭作業當中,使得學生能夠高效的完成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而如果采用傳統的作業形式,學生很難有強大的約束力來自主的完成數學作業,為了能夠提高課后作業的趣味性,教師也應該去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增加課后作業的吸引力,通過課后作業來對學生進行考核,而在家中完成數學作業時可以調動學生家長的幫忙,家長監督學生自主的完成數學作業,并將學生的數學作業完成情況分享到微信群當中,以此來掌握學生的實際作業完成情況。比如在學習到關于“百分數”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學習過程當中,并將自己所完成的作業實時的發布到教學平臺當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學生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來與教師進行實時的交流,請教教師,讓教師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并且通過互聯網技術,教師還可以實時的掌握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做出針對性的指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實現了更好的發展,數學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將互聯網技術與數學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使小學數學課堂更加具有活力。通過有效地應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帶來了更大的便利,既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又對學生的探究精神進行了培養,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顧永明.“互聯網+”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J].科普童話,2019(47):104.
[2]陽治華.“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神州(上旬刊),2019(27):103.
[3]羅艷勤.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與學方式的轉變[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