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榮
摘 要: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其中任務型教學模式也逐漸普及。在課堂上合理開展任務型活動,能夠較好的增強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情景教學下的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改進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同時促進小學英語的教學改革。文章以情景教學下的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分析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了情景教學和任務型活動教學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相應的例子闡述了如何實際創設課堂教學中所需的情景,旨在不斷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景教學;任務型教學
引言
隨著全國范圍內的新課改推進,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情景教學中的效果較為明顯。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運用相關的任務型活動,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此外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由于英語的學習需要將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環境中,所以在情景中開展具體的任務型活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在任務實施前的準備階段,教師不僅需要將任務活動介紹清晰,還應該跳動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雖然主要任務完成者是學生們,但是教師也需要積極做好相關輔助工作。作為較為重要的任務總結階段,教師應該安排對在任務中出現的知識點進行相關的總結,以加強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提高情景下教學中小學英語的教學水平,改善傳統英語學習中學生不會運用英語的缺點,讓學生們能夠結合具體語境熟練運用相關英語。
一、任務實施前情景創設
(一)直觀情景創設
傳統英語教學中,常常由于英語學習的抽象性導致學生們對于相關知識點存在理解困難,學生們掌握難度也較大。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相關的圖片、視頻或者音頻都可以非常生動形象展示相關知識背景。故教師可以采用相關的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使學生們不僅只從課本中學習相關知識,還能從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中了解到英語知識。這有助于改變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枯燥心理,提高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此外,還提前構建了相關英語知識點的學習氛圍,使教師下一步開展任務型活動做好鋪墊。比如,在學習“green”時,不應該只教授相關單詞的發音和意思以及用法,還可以展示有關綠色的圖片,使學生們對于這個單詞有著強烈的印象,還可以針對同學們穿的衣服的顏色進行提問和回答。
(二)知識情景創設
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串講能夠較好地提升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整體把握,讓學生們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是運用文字框架進行知識點的總結,沒有將多媒體很好的運用起來,且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運用多媒體超文字特性,將相關知識總結進行豐富化和多樣化,在以實際學習為基礎上,提高學生們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運用相關多媒體中圖示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學習能力和為任務型活動的開展做好相關知識點的鋪墊。
(三)懸念情景創設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對于豐富多彩的世界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利用相關多彩的多媒體資源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僅只是將英語的教學方式限于講解課本,較為單一和枯燥。運用任務型活動教學,能夠較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勝負欲,同時提高學生們對于任務型活動的參與度。此外,還可以促進學生們在英語課堂上保持長久地精神集中,有效避免上課走神的情況發生。懸念情景的創設給后續的任務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任務實施中問題情景創設
在任務前的準備工作都開展順利后,教師應該注重任務實施的進展。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水平層次不一樣,教師應該在任務型活動的開展中,更關注對于任務型活動理解和參加較為吃力的同學,確保所有同學都能積極參與任務型活動,最大程度的實現任務型活動的學習促進效果。同時,教師還應該不斷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們完成任務型活動,在任務型活動的開展中,也可以開展相應的問題情景,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們完任務型活動。首先,應該要確保問題的新穎和獨特。問題的設立應該要較好的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推進任務型活動的開展。但是相關問題的設計必須符合整體任務的主題,不能使問題偏離任務型活動的開展。其次,問題的設立要能積極調動學生們的思維,促發學生們對于任務型活動的各種思考。避免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去理解和思考相應的知識點。最后,教師應該科學的設置問題的難度。將問題的難度設置太高會打擊學生們完成任務型活動的信心,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們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教師應該將問題的難度設置確立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確保學生能夠回答和理解。科學的問題情境能夠很好的活躍學生們的思維。例如,當學生們在任務型活動遇到難題時,教師應該拋出相應的問題對學生們給于一定提示,讓學生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型活動。采用不同的問題情境設計,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們對于任務型活動所涉及知識點的不斷思考,避免任務型活動與實際情況相背離。
三、任務實施后的活動情景創設
任務實施后的總結是任務型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能夠將在任務型活動中出現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將散亂的知識碎片形成科學系統的知識架構。教師在最后的任務實施后的總結中,教師要擔任“組織者”的角色,科學的引導學生們逐漸對于知識點的總結,而不是教師自身總結后直接告訴學生們。學生們自己總結相關知識體系,能夠鞏固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和記憶。比如,教師可以將部分空白的知識架構,讓學生們進行填詞或者填空,使學生們在良好的活動情景中做好任務型活動的總結,促使學生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總結。
四、結語
情景教學下的小學英語活動教學,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參加英語活動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習理解和運用相關英語知識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雅嬌.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82.
[2]方曉霞.巧設任務,讓小學英語課堂更有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