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在新形勢下的影響下,病理教學也迎來的新的發展變化,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能夠緊跟時代,將思政課程有機融入病理學教學體系,進一步推動病理學教學體系的發展成為當下的一個問題。本文將會對這一問題做出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思政;有機融入;病理學;教學體系;改革;實踐
立德樹人是發展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更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立身根本。學校在人才培養制度的構建上要以樹人為核心,以樹德人才為基礎,努力形成學校全員、全程、全方位教育的新局面,將學校立德樹人基本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學生實處。
一、立足教學大綱,制定相應的目標
1.1根據不同學科,根據課時規模和教學目標,確定基本知識點,從總體上分析和布局思政教學元素相互融合的切入點、方式和渠道,并注重于教材、課堂等德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按照學生發展規律,針對專業領域和學科的內容,創新和變革傳統教學模式,并整合互聯網的資源優勢,通過各種新教學方式,場景模擬、討論式教學、網絡互助等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全面發掘并實現學生病理學課堂中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及其承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從而達到內容和知識教學功用的有機統一。
1.2應用積極開發個性化的病理學數字化教育平臺,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線上教育,與傳統的線下教育方式相結合,進一步拓寬了教學途徑。在線上教育精心設計課程與教學引導,尤其重視在課堂互動,績效評估等環節,積極引導學生正面能量,以誠信、學習的態度作為積分獎勵,充分調動學習者積極性;線下推廣則根據形勢、政策、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在教師布置教學思考題與作業時加以有機融入,并進行人文關愛與校園環境營造。如在疫情時期,教師以學校名稱向在校就讀的學生書寫"致學生的一封信";在直播開課前提出"無論你在哪里?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課堂";在課間休息播放有關學校景觀、學生作品、學校活動等的教學錄像;直播課堂都有專業制作的背景,老師正裝出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加強了與教師們在課堂上的互動性和溝通,共同營造了優秀的思政教學培訓環境。
二、整合思政內容
2.1大班授課與小組討論相結合。
傳統的大班級教學方法也具有一定缺陷,不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與積極主動性,所以,通過實行"大班授課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新型互動式教學方法,不但能夠保證傳統的研究教學方法的研究理論性、集中程度和普遍性上的優勢,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教學質量。此外,每堂課程的重難點將會通過融入社會熱點,同時根據學生感興趣的點與社會的注點,做出綜合整理,最后作為重點融入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應做到教學理論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在每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了網絡教學、醫學知識競賽、醫學圖文競賽、臨床實習、尸檢實驗、標本制備等多種形式。學校要組織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同時還要在家庭生活和人際關系方面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使學生的實際教學能力進一步提高一倍。此外,學校要定期舉辦勤工助學、送溫暖養老院等活動,積極開展學生科技創業等相關活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思想修養和思想覺悟。例如,在2020,COVID-19的霧霾籠罩著整個中國,臨床診斷和治療迫切需要病理解剖學的有力支持。法醫劉亮的團隊將在中國進行第一次尸檢COVID-19,不考慮人身安全,及時指導臨床治療和用藥,挽救無數生命。法醫病理學家不僅可以揭露犯罪,還可以提供醫療建議和指導臨床實踐。我們打算通過這個例子來增強法醫學學生的自豪感,引導學生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勇敢地面對民族危機和困難。
三、融入途徑與類型
3.1專題嵌入式啟發學生
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和一些重大事件很容易被學生關注。在這些社會熱點中適當地添加一些思想政治因素,將在學生的教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與2019年至今的新型冠狀病毒進行結合,肺炎疫情在中國和世界上“大肆”傳播。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積極響應州政府的號召,一起前往武漢。使學生更真實地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密不可分,以討論、辨析的方式,用愛國主義、責任感和感恩相結合的良好教育課程來啟發和引導學生。
3.2采用討論辨析式教學
挖掘學習者日常生活中的和課本知識點有關元素,讓學習者進行分組討論,互相溝通,既可增加學習者參與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的能力。例如:當老師在教學呼吸道吸道系統疾病時,可以運用PBL的教學方式,對"孩子贍養得病老人"這個問題進行提問,同時讓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對小組討論得出的結果進行點評,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贍養父母是孩子應盡的義務,同時讓學生們了解一些老年入的社會保障問題以及與之相關法律常識。
3.3滲透式啟發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也不能在傳統的單方面灌輸講授中止步不前,而應當將德育灌和滲透同時進行,在潛移默化中與日常生活與教學相結合。實行潛移默化的“穿透式”教學,做到"無言、無形、無求",但其實卻進行良好的結合,達到教育效果。應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學生能夠受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要時刻以身作則,以自身過硬的能力與素質,在潛移默化中使得學生的品行得到陶冶。
四、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不斷改革考核評價方式
通過小組成員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在第二課堂中采用積分獎勵和教師激勵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道德修養和個人素質。同時,教學團隊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五、結束語
在新形勢的推動下,高校紛紛圍繞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如何培養"四有青年"等等教育的核心工作展開討論。創新教育方式,為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病理學屬于醫學必修基礎科目之一,更應腳踏實地,切實落實好教育工作,培養未來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尤麗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1(23):30-31.
[2]徐國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5):50-51.
[3]李紅.試論如何在中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J].考試周刊,2021(04):57-58.
[4]譚艷蓮.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的對策探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1):31.
[5]許述琴.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0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