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婷
摘要:本文詳述了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語文寫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提升中職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語文教學;寫作教學;寫作技巧
葉圣陶先生就曾說過,“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和書面語連在一起使用便是語文。”中職專科的語文教學工作一直作為其他教學科目的基礎,始終在中職專科的教育中處在核心位置。語文是中華語言文字的統稱,所有的知識的傳授和傳播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語文是中職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決定著他在其他科目中的學習理解能力,只有學生語言文字功底過硬才能為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語文需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及將這些能力系統的運用起來的能力。語文教學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語文寫作,語文寫作要教會學生如何將粗淺的語句變成通順的文字,是要將人的思想和情感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傳遞知識和理念,實現交流溝通。傳統的寫作活動大致分為“采集——構思——表現”三個階段,而寫作的意義在于表達情感,交流思想、傳遞信息。中職專科學生未來將要步入社會成為某一專業的技術性人才,因此他們必須具備較好的寫作功底才能從容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同時社會也需要具有寫作能力的專業性人才,中職的語文寫作教學更顯得尤為重要。寫作作為一項貫穿人一生的能力,必須在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一、中職學校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分析
(一)重視程度不夠
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往后都是要投入社會建設和生產中去的,因此學校和教師的側重點都在他們的專業技能的學習上面。對于傳統的語文寫作功底重視程度不夠高。而且中職教師可能都覺學生的寫作應在已經在小學初中階段便得到了鍛煉,所以一般都沒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引導。實際上中職學生他們融入社會的第一步往往是從走向實習崗位開始。這些學生走向實習崗位后實習單位給的反饋大多都是書面表達能力上有所欠缺。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求職書、工作規劃書、工作總結報告等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寫。有的甚至錯別字連篇,讀起來語句根本不通順。
(二)寫作基礎薄弱
大多中職學生都是初中畢業甚至是初中肄業便走入了中職專科的校門,因此他們的語文寫作功底都比較薄弱,基礎知識的積累也比較少。而現代教育和新一代的家長們都尊重學生們的個性,而中職學生們正出于青春期,這一時期他們的個性鮮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構建處于起步階段。他們都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成熟,但實際上他們的判斷力和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卻仍舊十分稚嫩。中職的語文寫作教育便是要引導中職學生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成條理通順的語句,把朦朧的思想轉變為清澈的理念。
(三)對于寫作的恐懼
學生們往往對語文寫作抱有壓力,覺得連篇累牘的語文教學像是看不到盡頭的苦海,一提到寫作更是覺得壓力山大。對于語文寫作課都是抱著能逃就逃,能不寫就不寫,能少寫就絕不多寫的態度,敷衍了事。只有當寫作這件事不再是他們聞之色變的壓力性事件時學生才會主動學習。
基于以上的問題,中職語文寫作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要做好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職語文教師主要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二、中職語文寫作教學優化對策
(一)要讓中職學生明確語文寫作的重要性,加強認知
語文寫作是一門每一個專業人才必掌握的基礎技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是經常要用到的。學生要運用在語文寫作課堂上的所學,比如說應用文的寫作、議論文的寫作、敘述文的寫作等在往后工作中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述出來。現狀的社會對能說能寫的專業人才必然更加重視。假設某一公司需要招聘某一專業技術人員。面對前來面試的兩個同樣的專業人才,若是一個能說會道,會想會寫,而另一個只知道埋頭苦干,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那么即使兩個人的專業水平相當,領導肯定會重視那個寫作功能更好的人。所以語文教學老師必須將這一現狀告知學生,要讓他們知道,寫作是為了他們將來的工作之路更加通暢。
(二)中職專科的語文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
正所謂為人師表,教師只有自己的知識積累足夠扎實,文化底蘊足夠充足才能讓學生從內心佩服崇拜。語文教學老師自己的文字表述功底要足夠強大,才能夠從更加專業的角度來指導學生進行寫作。也能教育學生讓他們知道如何才能寫好,如何才能以最快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教師在教學生活中對于各種寫作方式信手拈來,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就能提高寫作水平。
(三)延伸課外學堂,善于運用各種方式來培養學生
目前社會的各方面都處于現代化中,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方式的文字形式。中職學生也許在一本正經的課堂上往往不愿意去寫。對教師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充滿著反感情緒。也許對教師再課堂上布置的寫作任務不屑一顧,甚至經常在語文考試上將作文寫作空著。但是在網絡上,例如說在QQ空間、新浪博客上面,他們卻都是寫作高手。也許是網絡上輕松的氛圍讓他們更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們的交流,善于發現他們在課堂之外展現出來的寫作技能,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加如魚得水。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自己的QQ空間進行各種形式的創作,不限形式,不限題材。這樣學生們便能對這樣的寫作產生興趣。教師再通過對他們的寫作進行一一點評,加以指導。這樣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將原本需要生拉硬拽的寫作技能教學滲透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四)擴大閱讀量,重視積累,要讀寫結合來進行教學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就是一個消化、吸收、積累的過程。若是閱讀量達不到,寫作便更是難以推進。寫作的技巧和表述方法,往往能在大量的閱讀中得到啟發。中職學生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外還有富余的時間。語文教師要想辦法將這些時間運用起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適當地閱讀課外書籍。比如說教師列出課外書名單,讓學生們照著名單上的書去看。閱讀名單上盡可能地涵蓋一些名人傳記、文學名著、散文合集等各種。學生們通過課外書的閱讀可以擴寬視野,積累知識,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教師還可以不定期地舉行各種形式的讀書討論,通過寫讀后感等方式,有目的性的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這些課外文的閱讀也能夠讓學生們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也可以通過書本中佳句名言的摘抄,來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只有讀的多,寫的時候才有話題寫,寫作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學生積累得夠多,寫作才能更加簡單,才會更愿意去寫。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五)激發興趣,因材施教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任何事物都要產生興趣才能生成內在驅動力。寫作也是一樣,只有學生對寫作不再排斥,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要認真仔細地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短處,才能從正確的角度入手進行教導。中職學生因其特殊性,他們往往初中畢業便走向了中職專科學校。其成長的環境和家庭教育的氛圍也不一樣,這就注定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的方式和效率也各不相同。若是教師在教學寫作時一視同仁,采取統一單調的教學方式,照本宣讀,以灌輸式教育為主。基礎強表達能力的好的學生也許能從中學習到許多,但是對于那些基礎知識原本便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讓他們寫作水平有所提升,甚至往往還會適得其反,讓他們對寫作產生厭惡情緒。所以中職語文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六)引導其做生活的有心人,挖掘身邊的素材
語文寫作要有一定的素材,那些生動的文字都源于生活中的事物。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才能將身邊的美好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中職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從細致入微處來積累素材。在寫作時才能有話可寫,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筆者在高中學習時,有一次語文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時間,每次走在街上都會聞到一股似有若無的香味,哪位同學知道這是為什么?這個問題引發了同學們的熱烈討論,正是五六月份的季節,并不是桂花盛開的時候。街上也并沒有看到繁花盛開。但是那股香味確確實實的存在,每個同學都曾經聞到過,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從何而來。也從來沒有去思量這個問題。有一個平時不善言辭的同學輕聲說:是香樟樹的味道,我們城市種了許多的香樟樹,但是香樟樹的花特別小,藏在茂盛的樹葉中根本看不見。這時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老師這時說,生活中的美好無時無刻不存在,只有成為生活的有心人,觀察身邊的一切。寫作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寫的文字才能躍然紙上讓人產生共情。
(七)結合本身的專業,貼近生活實際教學
現代化教育強調的是要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中職學生走入中職學校的目的也是要學習專業技能,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因此中職教育要貼合其教育的理念。在中職的語文寫作教學中要提倡寫實用性強的文章。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規劃教學計劃。比如說以后求職需要用到的求職書,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這些應用文的寫作教育,帶有目的的去教學。學生們帶有目的的學習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學時更要學寫結合進行教學。只有自己動手去寫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布置寫作任務,比如說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寫一篇自己的求職信。寫好后教師要逐一點評,將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出來,再告訴他們如何去改正這些問題。在讀寫結合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三、結語
為了適應我國飛速發展的經濟水平,中職專科的教學是將來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場所,中職語文寫作水平是每一個學生工作學習的必備技能。因此從事中職專科的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應該將其視為教學的重點,有意識的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升能讓中職學生受益一生。
參考文獻:
[1]張穎松.運用過程寫作法提高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效率[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