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梁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學更應將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放置于重要位置,以核心素養為基礎開展生物課程的教學改革。一方面有利于改革與創新生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則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與品質,這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意義重大。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有效策略
對于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講,接觸與學習生物知識難免會感覺到比較艱難。這時候教師如果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興趣激發的話,那么可能學生理解與掌握的知識點僅僅局限于表面,大大制約著學生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基于此,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生物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一、從教師角度出發
抽象的生物知識怎樣才能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至關重要。要想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勢必先要對核心素養有正確與深入的認知,并且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們,如此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核心素養融合于生物課堂的重要性,將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產生積極影響。
教師需要善于運用情境創設法,情境創設法旨在通過為學生創設各種與生物知識有關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學會用生物的思維與眼光去觀察事物,分析與生物有關的現象。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與獨立分析意識,繼而將核心素養潛移默化的滲透于生物課程中。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節“光合作用”的教學課堂,教師完全可以將這部分知識先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比較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相信同學們都去過農家樂或者采摘園游玩,在里面存在著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的長勢有的一樣,有的卻不一樣,有的果實飽滿,有的則果實較小。帶著疑問,在向蔬菜大棚的培育人員請教之后頓時豁然開朗。原來蔬菜和水果生長都需要陽光,在陽光的照射下,溫度逐步上升,加上水分充足,就會產生較強的光合作用,反之即使水分一樣,長勢卻顯得不是那么精神。通過此類教學情境的導入之后再開展正常教學工作,不僅學生對光合作用的原理、特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生物科學思維,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理念的落實。
二、從教學角度出發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載體,很多時候由于課堂教學設備、課程教學模式等條件的制約,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并不能顯著提升。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核心素養的理念指導下,關注課堂教學效果,加強師生間的合作交流,并且以生活中的實例導入,循循善誘,將核心素養切實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首先,教師與學生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在了解到學生真實學習所需的基礎之上,教師需要不斷地主動調整生物課程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以學生更易接受,更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滲透核心素養理念。既營造了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又有利于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是教學質量與核心素養雙向提升的根本保障。
這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一點的是,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基礎能力不同,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善于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解決。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的層次制定不一樣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甚至布置不一樣的課堂作業。引導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收獲學習的快樂。
三、從評價角度出發
在教師、學生、課堂三方面都準備完畢之后,最后就要構建基于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以便真實、客觀的評價學生在課堂內、課堂外的綜合表現。一方面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的了解生物教學的進程以及實際效果。另一方面則讓評價的變得更有意義,綜合且全面的評價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快樂成長,當然對于學生生物成績的提升也將產生積極作用。
關于評價體系的建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評價標準,應由傳統的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向著更多元化的標準而轉變,例如增加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評價,實踐活動參與度評價、實驗操作評價等等。關于評價方式,建議采取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家長評價等有別于傳統評價的方式。
諸如此類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夠體現出每一位高中生的綜合核心素養,而且還能客觀且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在某一階段的綜合表現,有利于教師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是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根本保障。
四、結語
高中生物是一門較為抽象且實驗眾多的課程,其重點研究的是生命與科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生物課堂,其教學應更側重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育,如與生物知識學習相關的思辨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并付諸實踐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小組協作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劉洪博.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16):152.
[2]王金盤.現階段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探索[J].新課程·下旬,2019(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