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亞婷
摘要:大學英語課程優化旨在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課程知識,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發展需求,大學英語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強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優化,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學生的能力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基于此,本文針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立足“互聯網+”時代特征,探索出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優化策略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得以不斷普及與應用,促使各行業得以不斷改革與完善,就連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教育事業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得以不斷創新與發展。大學英語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課程,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結合互聯網技術積極開展創新改革工作,促使教學模式得以不斷優化,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一、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素質教育與信息化教學的需求,教師要順應時代變化,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優化,讓學生在豐富的資源環境下獲得各項能力發展,開展跨領域與跨文化交流,以此提升教學質量。首先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教學理念是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依據,更新教學理念代表著教學行為與教學活動的改變。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要結合新時代行業需求與互聯網先進技術調整教學方案,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與教育資源價值,為學生個人能力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其次要更新教育資源觀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信息傳播方式與收集方法發生極大改變,教師要把握現有教學資源的特點,加強對新興媒體的應用,一方面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興趣特點,站在學生視角分析教學內容,以大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教學。另一方面要強化在新媒體渠道的傳播,將相關課程視頻發布于新媒體平臺,以專業英語知識武裝學生頭腦,讓學生在碎片化時間里學習英語,促使學生知識儲備增加。最后要以教師思想更新帶動學生學習觀念轉變。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大學英語這門課程,提起對課程的重視,促使學生強化自主學習,通過多種渠道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升學習效果。
二、加強先進技術應用,激發學生學科興趣
課堂教學是鍛煉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借助先進技術豐富教學活動。多媒體教學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手段,教師要結合此技術開展新型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互聯網時代環境下,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得以不斷拓展,課余生活方式逐漸豐富,傳統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固定,無法滿足學生的資源獲取需求。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渠道的開放性與多元性特點進行教學,將網絡平臺的豐富資源引進至教學活動,以開闊學生視野。結合課程文本內容找出相應的圖文資源或視頻資源,在教學中將其展示出來,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參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網絡渠道了解更多關于班級學生的興趣特點,將課件制作成他們喜好的方式,將興趣與教學相融合,比如為學生播放英文電影片段,播放完畢后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模仿,以趣味性方式展示英文對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構建出以興趣為驅動力的課堂,創設出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促使教學質量提升。
三、創新英語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
創新是推動時代發展與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強化教學模式的創新,結合適當人才需求探索出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首先教師要加強對先進教學模式的應用。翻轉課堂、云課堂等都是基于信息時代的先進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教學服務,讓學生通過線上渠道獲取教學信息,對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其次要創新教學資源。傳統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單純依賴教材開展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開闊的發展空間。互聯網平臺為教師豐富資源庫、構建多元化教學平臺提供了支撐,教師在教學改革工作中要強化對此平臺的應用,不僅可以以此豐富課程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以此實現自我能力提升,學習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與經驗,進而促使教學質量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推廣,教育教學實現了與先進科學技術的有效融合。在此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要強化教學改革工作,借助先進教學技術積極調整教學模式,通過網絡渠道獲取豐富教學資源,利用網絡平臺強化課程知識傳播,讓學生在新穎的教學環境中獲得成長,實現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語言支撐。
參考文獻:
[1]鄔慶兒.“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教材建設研究——以《人文英語2》教材為例[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1(06):12-17+107.
[2]宗亞妮.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運用[J].數據,2021(1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