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宇航
摘 要: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延伸,也是學生牢固理解掌握知識的一種方式,有效的作業內容,能夠幫助學生不斷吸收內化知識內容。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較為考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單純依靠學生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后學生需要通過一些作業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識。“雙減”政策的提出,要求消除我國傳統作業存在的弊端,對此教師就要做好作業的優化設計。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引言
“雙減”背景下無論是在作業內容上的設計,還是作業評價方式上,都要發生相應的轉變。本篇文章基于“雙減”背景,對小學數學作業優化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
“雙減”政策的實施,學生的學業負擔得到了一定的減輕,完成學校學習后,學生也不再參與額外的補習班。在這一背景下學生的學業負擔得到了有效的緩解,更加考驗教師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提倡提質增效,作業也要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著力于突出作業內容的探究性質,以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為導向,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靈活、好動的階段,不喜歡枯燥無味的作業內容,同時學生也渴望得到教師與家長的認可。通過作業內容的不斷優化設計,充分釋放學生在作業當中的主觀能動性。
不斷積累數學經驗,發展數學課程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一)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雙減”背景下,數學創新思維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其學習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在課堂教學中,作業布置也同樣如此,教師就要注重作業的趣味性,讓作業成為一件學生樂于主動參與的活動。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完成“位置與方向”這一部分相關知識內容后,在傳統作業布置時,教師都會為學生準備一些關于位置與方向的練習題,都是選用文字練習題。這一部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傳統作業模式教師只是在單純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對學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價值。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就要轉變此種傳統作業模式,不妨轉換一下思路。教師可以鼓勵同學們將自己放學回家的路途繪制出來,并且標注出來沿途的一些建筑物,或者是常常會遇到的人,還有沿街的商鋪。繪制完成后,鼓勵學生將圖中建筑物以位置與方向的形式編著出來,學生可以原定一個參照物。這樣一來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增強作業完成的興趣,同時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細心觀察的良好的習慣。
(二)構建分層化作業內容
在傳統作業布置過程中,面相于班級全體同學,教師都選用統一的作業方案,這也就導致一些學生無法獨立完成所有作業,而選擇報補習班。一些學生基礎較弱,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只能在補習班當中進行額外的補習,導致學生睡眠較少,第二天課堂學習狀態不佳,形成了惡性循環。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完成“分數乘法”這一單元內容后,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構建分層化的教學內容。這一單元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內容較多,包含有分數乘除法、小數乘分數、分數乘除法簡便運算等,并且這一部分內容在數學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生掌握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分層作業的布置就更加重要了。針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作業內容還是要放在基礎層面,如讓學生自主做好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夠將知識內容歸納到思維導圖當中,并且能夠完成基礎的題目。針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就可以布置一些綜合性的作業內容,將所有知識點融匯在一起,幫助學生更為牢固的掌握。針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作業就是提升一定的難度,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并在這基礎上不斷地成長進步。
(三)轉變傳統作業評判方式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教師不應該單純的用成績與對錯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好壞,每個學生都在不斷的成長與進步。教師在評判作業時,就要避免選用成績評價的方式。
例如,班級當中有一位男同學,日常十分的活潑好動,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下,這名學生開始努力,雖然教師每次布置的作業內容,這名男同學仍然有一部分不能完成,但是已經能夠看到他的努力與進步。如若此時教師評判作業時,給他一個成績分數,這時學生就有可能受到分數的影響,認為自己努力了分數已經不理想,從而喪失信心。對此教師在評判作業內容時,除了幫助學生盯正習題的對錯,還可以在本子上為學生寫上鼓勵的話語,起到激勵的作用。又或者肯定學生近期的努力,同時表明日后可以怎樣做。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感受到教師給予自己的關心,認為教師也關注到了自己,從而擁有前進的動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更加注意效率與質量的提升,主張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若想切實有效優化小學數學作業,教師就要聯系實際,設計實踐性、操作性強的作業內容,將作業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參考文獻:
[1]余家歡.如何提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04):132-133.
[2]葛利紅.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40.
[3]宋錦霞.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外作業優化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