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摘 要:為了有效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實現高效學習及全面發展,國家出臺了雙減的政策,旨在全面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推崇素質教育和完善健全學生的人格,基于此背景下,眾多小學學校開始創新設計作業結構,調整學生作業形式以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然而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業布署時仍維持著傳統作業理念,作業優化設計不足,本文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形式進行分析,以探索出適合小學生的作業設計策略。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
前言
小學語文作業既是小學生日常學習的一部分,又承擔著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任,因此,雙減背景下,不僅要做到作業減量,更要發揮語文作業的有效優勢,結合書本知識和課外語文知識,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優化作業設計結構,創新作業形式和內容等。更主要的是調整傳統作業布置理念,充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當前語文教師們應該深入思考和實踐的重要方向。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作業內容和形式單一
應雙減政策要求,雖然很多語文教師作業布置量有所減少,但是質量卻未有效提升,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師們在作業設計的時候,內容和形式單調,例如語文作業中的抄寫生字,背誦課文,默寫古詩等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多樣性,長此以往易降低學生們完成作業的興趣,因此作業完成效果不佳,降低了語文作業的積極作用。
2、重書知識,輕課外實踐
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存在,部分教師仍然更加注重課本知識的灌輸,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較大,在作業布置時較多是圍繞課本內容展開,課外知識延伸減少,且課外作業實踐性不足,忽視了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實踐內容少導致學生很少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從而使作業流于形式。
3、忽略學生特性,未進行個性化設計
雙減背景下,教育學者更加注重學生的性格培養和綜合素質養成,而如今一些語文作業在設計上較為注重硬性要求,忽略了從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方面分層設計作業,由于學生能力各有差異,統一的作業設計無法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特別對于一些作業完成效果較差的學生,教師沒有針對這類學生設計出適合他們特點的作業,因此容易打擊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小學語文作業有效設計策略分析
1、豐富作業內容和形式
教師在語文作業布置前,需潛心研究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出合理又富含趣味的作業內容,采用不同的作業形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同時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例如,小學四年級第一單元的的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學生們要完成這樣一個寫作。首先,從內容上創新,學生們除了可以描寫一個景物,一個物體,或者自己想像中的美好地方,以此來充分發揮學生們的想象空間,描寫的詞匯可以借助文章中的句式和修辭手法。其次,在作業形式上創新,可以布置繪畫作業,讓學生們將心中喜愛的景觀用圖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或者可以做手工,剪紙和折紙等方式將景觀制作出來。通過這些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和內容能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樹立自信心,不僅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還能充分達到課后作業的效果。
2、添加實踐作業內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作業布置的本質是為了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作業的布置可以增加一些實踐性活動,既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與研究,讓學生能體會理論就是來自于實際生活,從而能更好地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例如,在學習《蝴蝶的家》這一課時,文中作業以擔憂的口吻想象蝴蝶的家會是什么樣子,抱著這個問題點,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們溝通交流,在課后作業布置的時候也可以以實踐的形式讓同學們積極參與,比如,讓學生們觀察螞蟻的家,燕子的家或者一個小種子的成長動態,做一個“小狗仔”跟蹤觀察動植物們的生活軌跡,并做好記錄,或者繪畫出來,過程中不懂的部分可以請教家長或者查閱書籍。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幫助他們學會觀察生活,提高生活感悟,并且充滿對生活的興趣和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
3、根據學生特點,分層次設計個性化作業
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及特長,接受知識和消化知識的程度不同,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應選擇分層性作業,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從作業的數量、形式和難度等方面分不同層次布置開放性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例如,在學習完《海上日出》這一課,教師布置可將作業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根據課文的熟讀理解,老師出一個命題,按照命題寫作。第二個層次是寫作大自然的一處景觀,不限題目,第三層次是根據課文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句,或者摘抄課外書籍的一些經典詞句。三個層次是根據學生能力劃定的,階梯式的作業能盡量滿足所有學生,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后期教師可以根據作業完成的效果再提高作業難度或者給學生調整層級,既達到了減壓的目的,又能促使他們穩步提高。
結束語
總之,給學生們作業減負,要遵循每個學生的特點,減量不減質,這就要求教師們努力研究作業內容,創新設計優化作業形式和內容,幫助學生們鞏固知識、內化知識,多多給予實踐活動作業,最大程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與現實世界的關聯性,享受學習,熱愛學習,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作業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夏冬一.“雙減”目標下小學數學有效性作業的設計策略[J].遼寧教育,2022(01):39-40.
[1]劉書沅.“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11):145-147.
[1]陳敢.探究落實“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教育文匯,2022(0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