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江艷
摘要: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建設項目,是學生身心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為此,教師不僅要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授,更要加強對學生道德教育思想的引導,落實德育規律,保證身心健康發展。另外,德久教育的引導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而且對于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與他人形成相對和諧的關系,對學生的技能素質的形成也有很大幫助。為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如何在德育管理中下功夫,如何將德育理念有效地滲透到各項教育管理工作中。
關鍵詞:小學德育管理;班主任角色
前言:
因為小學生在發展階段的心理和個性是非常容易的,性格特征,不管外在影響是好是壞,在德育管理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要求和班主任必須主動,通過不擇手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負責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只有不斷學習新的德育原則,提高綜合素質,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工作觀念,營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圍。
1.小學德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學校與學生家庭聯系不緊密。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是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但如今,對大多數父母來說,教育是教師的天職,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那是老師的錯,大多數父母都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發展中的重大意義。高校德育管理難以全面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家校缺乏密切聯系,影響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1.2執行機構單一。
當前,西方一些國家鼓勵學生開展道德教育,并通過與公共服務臺、社區中心的合作,使學生定期體驗道德教育的社會意義,有一定的效果。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小學生德性教育主要依靠學校進行。小學一般由班主任授課,但若班主任德育水平存在缺陷,多數學生易產生德育問題。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思想觀念不夠成熟,易受班主任的主觀意識的影響,學生對課堂德性教育的理解往往是碎片化的。它是德育教育實施臺統一的必然結果。
2.有效的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2.1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素質。
中小學是啟蒙教育向義務教育過渡的重要時期,首先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德育體系,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班主任的言行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因此,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在課余時間學習德育教育理論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班主任在提高自身道德教育能力的同時,應給予學生更多的人道主義關懷,以身作則,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真誠對待學生。
2.2.學生遵從道德細節,匿名監督并評分。
道德教育行為的培養以學生的主觀意識為基礎,但由于小學生處于叛逆期的生長發育階段,各種心理活動和行為都很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管理道德教育必須同時樹立,但要遵從道德教育、學生以細節為基礎的準化法、自己衡量道德教育的剛性指標是道德教育的優秀指標。雖然儀式感和激勵機制對學生來說可能更有力量,但它們是堅持道德標準的道德教育實踐,適用于小學的道德細節標準包括部分學生的課堂活動和學校生活細節。上課過程中,要求學生不要做與學習無關的事,認真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積極與他人討論交流;在課后活動中,學生要注意舉止端正,如升國旗,與老師溝通,積極尊重學校各科老師,養成禮貌的習慣;要求學生誠實守信,不欺騙學生,不說臟話,積極承擔責任。提出這些硬性指標,能提高學生的自覺性,遵守道德規范,開展道德教育。與此同時,班主任將實施匿名監督機制,作為考核的依據。匿名臺是指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抽取并監督的校友姓名,及時在課堂和學校生活中進行監督,記錄道德教育嚴重失衡的現象。最后,學生根據一定時間記錄的道德操守情況匯總表,向班主任發放道德教育等級,并實施一定的激勵和懲戒機制。教育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更好地遵守道德規范。
2.3繼續開展集體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團結意識和集體責任感
在硬指標中,班主任制定的一些德育標準可以作為學生德育行為的參考依據,使學生明確德育行為的具體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自覺。為了使學生對美德教育的社會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各級教師也可以向學長反饋意見,使其更好地管理學生。開展集體教育活動,是加深學生團結意識和集體責任感的重要平臺。一是有利于身體和心理的體育活動。同學們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運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集體練習比賽的同時,更好地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作用,提高團隊戰斗力。此時,學生才能感受到團隊發展的行動,在動態體驗和實施過程中形成了團隊的團結感和責任感,形成了德性教育的自覺與行動。另外,還可以參加讀書俱樂部、辯論賽等活動。在參與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與其他學生合作,相互鼓勵,共同幫助,實現美德行為的價值和意義,有效地體現為他們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更多地適應班級或社會群體,提高德育背景水平。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要有效地滲透德育理念,對全班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管理,必須從制定嚴格的數字設置、獎懲機制、德育教育等方面著手。推廣活動,以及各部門教師與家長學校聯合進行全面探索,確保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行為得到全面發展。
結尾
作為教育帶頭人的小學班主任,其工作量大,工作復雜,但對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另外,德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學生、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通過班級選拔班干部積極與家長溝通,加強德育管理,使學生成為有能力、有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許瓊.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有工作策略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1:206-207.
[2]王文德.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亞太教育,2019,07:32.
[3]瓦志宏.淺析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FD0001C6-8D45-4257-B049-BB3DD41315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