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古麗·蘇力坦
摘要: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所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現階段體育教學成為各學校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中學的體育教學計劃中,基礎訓練教學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重視。從《人民教育》,《中國教育期刊》,以及《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等專業機構的相關調查研究可知,我國大多數中學在其體育課程的基礎訓練上都在進行著相應的教學改革和優化調整。隨著新課改以及教育部對體育課程基礎訓練教學計劃的具體指導政策的不斷推進與落實,現階段初中籃球的教學計劃中除了基礎性的體能訓練內容外,逐漸涉及其他具體運動形式的專項訓練等內容。并且著重強調體育課程基礎訓練除了對學生們進行身體素質培養外,還要注重加強對初中生的相關具體基礎體育訓練項目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體育;基礎訓練;體能培養;專項培養
一、初中體育課程基礎訓練的體能培養
(一)在課堂開始時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
在初中體育課基礎訓練正式開始時,初中體育老師在清點完同學們的人數后,便開始安排同學們進行正式的熱身活動。
首先,初中體育老師組織同學們分成兩個人數相等的縱列,然后安排同學們沿著操場的內圈跑道開始跑步。在剛開始跑步時,初中體育老師可以適當領跑,幫助同學們確定一個較為穩定的慢跑速度。在進行大概四分鐘的慢跑后,初中體育老師讓同學們稍微提速,并保持這個速度跑大概一分鐘的時間。隨后,體育老師讓同學們再圍著操場外圈跑道慢走兩圈,再回到原來的隊列位置。接下來,初中體育老師讓同學們分開一定的間距,開始做熱身運動。主要包括:轉動頭部,活動手腕腳腕,擴胸運動,轉動腰部,抻腿,等。基本順序為從頭到腳逐步活動。每組動作做八個節拍。在進行這些熱身動作時,初中體育老師應當在同學們面前做演示,或者安排幾名做的比較標準的同學到前面來領做。途中,初中體育老師應當注意觀察同學們的姿勢等是否標準,或者存在什么問題,并及時予以指出和糾正。
(二)在熱身結束后安排簡單的體能培養內容
初中體育老師在安排同學們進行完熱身活動后,便可以開展進一步的體能培養訓練。首先,初中體育老師從簡單的體能項目開始。體育老師安排同學們在各自之間拉開充分的距離,然后跟著體育老師的口號,一起做簡單的體能培養訓練。體能培養訓練的主要內容有:俯臥撐,蹲起,高抬腿,仰臥起坐,等。這部分內容以組數來進行訓練。俯臥撐以五個為一組,一共進行四組,組間休息為十秒鐘。蹲起以十個為一組,一共進行兩組,組間休息為十秒鐘。高抬腿以二十個為一組,一共進行三組,組間休息為十秒鐘。仰臥起坐以十個為一組,一共進行兩組,組間休息為十秒鐘。在這四個實地訓練課程的過程中,體能培養訓練的具體安排隨著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在后期同學們的體能狀況都得到較好的提升時,可以適當進行加量。同時,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也可以考慮單獨安排加量訓練。
二、初中體育課程基礎訓練的專項培養
初中體育課程基礎訓練的專項培養內容是以各種具體的運動項目為核心,重在培養同學們掌握和具備一定基礎的專項體育項目能力,發展一定的體育項目特長。在此以基礎籃球的專項培養為例。
初中體育老師組織同學們對基礎的籃球操作技術進行練習。在籃球訓練內容中,主要的籃球操作技術有三個,分別為:運球,傳球,以及投球。這三種基礎技術的教學均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教學。運球的教學主要以培養球感為主要教學目標,初中體育老師在前面做原地運球的簡單演示,由同學們進行模仿練習。體育老師對這些運球的教學內容主要以原地簡易運球的標準,對一些進階性的運球視情況對一些同學可以進行相應指導。傳球的教學相對較為簡單,初中體育老師可以與另一名同學進行配合傳球演示,然后安排同學們兩人一組,進行傳球練習。傳球的難點在于,將傳球與運球進行結合,讓同學們盡快適應傳接球與運球的連貫性。對于投球,體育老師則主要安排同學們在籃筐正前方較近的位置進行定點投球,以此為起點,逐步調整距離和方向,慢慢增大投球的難度設置,確保同學們投球能力的穩步提升。最后,初中體育老師組織同學們分成三人小組,進行組間對抗的簡單教學。比如安排一個小組進行配合的進攻練習,一個同學拿到球后開始簡單運球,另一名同學移動到對抗小組的空擋位置,然后運球同學將球傳給下一個同學,隨后第三個同學移動到適合的投籃位置,第二個同學將球傳給第三個同學,由第三個同學完成投球。在基礎性訓練的初期,不必追求過度的進行性或者防守性,主要目的在于讓同學們熟悉基本的籃球對抗性的配合進攻與配合防守的簡單模式和套路。
三、初中體育課程基礎訓練的注意事項
初中體育課程在進行正常基礎訓練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事項要進行格外的重視。
第一點就是重視同學們的反饋和意見。初中體育老師在安排具體的基礎訓練內容項目時,除了依據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相關教學指導意見外,也要注重增加對同學們相關情況的了解,從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同時也要注意聽取同學們的反饋和意見,根據同學們的整體想法,對基礎訓練的具體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實際的執教過程中,也可以隨時和同學們進行探討,很好地提高同學們的參與度和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點就是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涵蓋很多個方面,比如天氣問題,場地問題,空氣質量問題,同學們的相關情況問題,等。比如,在寒冷的天氣下,對于一些較為劇烈的運動,比如快速的高抬腿練習,或者短跑沖刺練習等,除非存在一些保障性較強的條件,否則應當出于安全考慮,對這些訓練內容予以排除,或者用其他安全性較高的訓練項目進行替代。倘若有的同學們具有心臟病或者低血糖等癥狀,則應當避免讓其做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在空氣質量特別差時,初中體育老師也可以取消室外的體育訓練項目,改在教室內做一些簡單的小活動,或者改上體育文化課,對一些體育知識和運動技巧,運動時受傷的處理,以及相關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等進行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梁志勤.對體育教學目標的再思考[J].山西體育科技.2006(01).
[2]王晨軍.對體育新課程的再認識[J].成功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權.體育課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中小學管理,2000(10):26-27.EE8860DC-0425-45B1-9691-E6BB17314D7E